今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重要节点。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联合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省委农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等单位共同举办创建助力“百千万工程”——“文明乡风润南粤”系列活动,以精神文明创建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4月30日,活动启动仪式在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举行,对外发布系列活动安排,并同步举办乡村非遗文化集市等活动。创建助力“百千万工程”——“文明乡风润南粤”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举行。孔剑锋 摄当天的启动仪式上,揭阳普宁市泥沟村英歌队演出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作品《盛世雄风》,韶关市翁源县翁城镇的一群学生带来了诗歌朗诵,来自全省各地的乡村演艺达人用歌声唱响豪情,广州市龙狮协会献上少年狮舞表演……多场“带露珠、沾泥土、冒热气”的文艺表演赢得阵阵喝彩。在乡村非遗文化集市、“岭南处处是春天·‘“百千万工程”’”主题摄影展两大特色展区,广大市民近距离感受乡村振兴背后的文明故事。据悉,全省各地接下来还将陆续开展系列活动,实现“一年办一次、一次办一年”,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年年有奖项”。现场文艺表演赢得阵阵喝彩。现场文艺表演赢得阵阵喝彩。孔剑锋 摄创建助力“百千万工程”——“文明乡风润南粤”系列活动突出作用于人,坚持“为民、利民、惠民、靠民”理念,通过创、赛、演、选、展、游、传等七大系列,深入开展全民参与、形式多元、影响广泛的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层次焕发人民群众奋进“百千万工程”的内生动力,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具体推进上,实行省级顶层设计、市级主责推进、县镇村三级实施、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运行模式,首批将启动38项活动,以贯穿全年、覆盖全域的“1+7+N”系列为牵引,吸引更多群众从台下走到台上、从观众成为主角,着力“出人物、出形象、出声音、出故事”,充分展现全省各地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不断焕发“百千万一起干”的新动能。创建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启动。创建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启动。来源:南方+
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向每一位劳动者致以最诚挚的节日祝福!从广袤田野到精密实验室从繁忙车间到浩瀚星辰大海每一分辛勤都在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图景编织经纬感谢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你在这个专属于伟大劳动者的节日里请深情地向自己致敬那个在晨曦中毅然启程在暮霭里默默坚守的身影早已在岁月长河中站成动人风景诠释着坚持与奉献的力量更请向所有劳动者致以崇高敬意让我们以行动传递尊重:一次真诚的感谢一份对劳动者权益的守护亦或是假期中文明出行、珍视他人劳动成果的细微之举都是对辛勤耕耘最深沉的告白劳动是最美的生命修辞劳动者是时代永恒的坐标谨以五月的繁花献给所有创造奇迹的双手愿时光不负热爱所有付出终有所获END文案:陈韫琪(实习)海报制作:陈冠儒(实习)融媒体编辑:余楚文责编:唐凯明审核:吕小兰、傅萱
种植牙是修复缺牙、恢复咀嚼功能的有效方式。但部分市民咨询时,会遇到医生建议“植入骨粉”的情况,这类附加项目是否有必要?一起来关注!近年来,随着种植牙技术的普及,“骨粉”这一专业术语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湛江牙加美口腔医院种植医生 梁乔智:骨粉的主要作用是弥补患者自身骨量不足。比如,缺牙时间较长的患者,牙槽骨会逐渐萎缩导致骨量不足,这时候直接种牙,可能无法获得良好的稳定性,从而影响种植牙成功率。因此需要植入骨粉进行骨增量手术,为种植体提供足够且稳定的支撑。电话采访:医生说我种牙需要加骨粉,但网上有人说是过度治疗,我怎么判断自己是否需要植骨呢?湛江牙加美口腔医院种植医生 梁乔智:针对是否需要植骨的问题,现代数字化种植技术已经建立严格的评估标准,术前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结合三维口腔CT扫描,精确评估患者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和密度,只有在明确患者骨量不足的情况下,才会建议使用骨粉。记者了解到,湛江牙加美口腔医院正在开展“数字化种植牙公益筛查”活动,为市民提供挂号、口腔检查、口腔CT检查以及种植方案设计等免费项目,帮助缺牙市民科学评估口腔情况,有需求的市民可提前预约咨询。湛江牙加美口腔医院种植医生 梁乔智:长期缺牙导致的牙槽骨严重流失,不仅会增加治疗难度和费用,还会延长修复周期。如果患者骨量充足,大概3-6 个月就可完成骨结合;如果患者骨量严重不足,从植骨手术到种植体与牙槽骨结合,总周期大概要6-12 个月。所以患者要尽早修复缺牙,避免后期出现牙槽骨流失、邻牙倾斜以及对颌牙伸长等问题。在此特别提醒接受植骨手术的市民,恢复期间需保持口腔卫生清洁,避免食用过硬或刺激性食物,同时按照医嘱定期复诊,以便医生监测骨组织愈合情况,确保后续种植手术达到最佳效果。
近日中共湛江市委办公室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就认真做好“五一”假期有关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抓好贯彻落实全文如下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稳定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认真做好“五一”假期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度过欢乐平安祥和的节日,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做细做实各项工作。“五一”假期,群众出行出游需求大幅增加,人流车流物流更加密集,叠加可能出现的强对流天气,防风险保安全压力增大。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抓实抓细“五一”假期前后各项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属地管理,党政“一把手”亲自上手亲自抓,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二、坚持强化责任落实,全力做好防汛工作。我市正值汛期强对流多发季节,据气象部门预报,“五一”期间我市天气较不稳定,雷雨与高温晴热天气交替,可能出现短时大风和强降水天气。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切实做到“五个宁可”,落实“三个联系”责任对接制度,确保各项防御措施抓实抓到位。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强化夜间防范提醒,严格落实暴雨预警双重“叫应”机制。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滚动发布预警信息,为公众日常生活、假日出行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落实重点领域安全防范措施,针对山洪地质灾害、江河洪水、交通安全、海上安全等方面,全面排查风险隐患,提前做好防御工作。严格落实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和避险转移“四个一律”等工作机制,坚决果断及早转移受威胁群众。三、加强交通组织调度,保障出行安全顺畅。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针对假期大流量公众出行需求,加强客货流实时监测、研判分析,紧盯客运枢纽、火车站、港口、机场、收费站、服务区等重点区域,加强运力供给,做好停车、加油、充电等服务保障。强化琼州海峡、跨江跨海大桥和省际通道等重要交通节点的服务管理,做好通行安全和服务保障工作。及时精准推送实时路况、天气变化等信息,引导群众合理安排行程、安全出行。加强汛期灾害监测预警,及时消除事故易发路段、地质灾害路段的安全隐患。强化路面巡查,严查“三超一疲劳”、非法营运、货车违法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平稳有序。四、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多措并举提振消费。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充分用好“五一”黄金周,加力组织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进一步打造“湛放消费 湛美生活”消费品牌,着力提振汽车、手机、家电、家居、家装等消费。围绕群众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消费需求,鼓励品牌商家举办首发首秀首展,着力增加特色餐饮、休闲旅游、文体娱乐等服务供给,扩大“老字号”和非遗消费,打造更多商旅文体娱融合消费新业态。及时启动节日市场价格监测,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生活必需品产销保供,确保量价平稳。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加强重点消费品质量监管,依法查处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五、开展多彩文旅活动,激发假日文旅活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文化展览等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充分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扎实做好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免费开放和服务工作,开展“湛美文化行”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强化来湛游客服务,提升旅游消费体验,让游客来得方便、游得舒适、回得满意。加强对各类旅游企业、景区景点、旅游场所设施的安全检查,督促景区加强游客流量管控。提醒游客根据天气、路况、自身身体状况等因素谨慎参与野外探险等活动。六、守牢安全稳定底线,严防发生重大事故。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实施“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安全、渔业船舶、非煤矿山、危化品、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持续深入开展拉网式、起底式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确保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加强繁华商圈、集贸市场、景区景点、文体场馆、医院诊所、交通枢纽等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防范,严格落实重大活动安保防范措施。加强社会面巡防管控,严防极端事件发生。精准开展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全面落实重点环节疫情防控,积极开展健康科普宣教和信息发布。强化应急物资和医疗资源统筹调配,扎实做好应对处置和医疗救治。密切关注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七、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各地各部门要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坚决杜绝各类“节日腐败”。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廉洁过节、文明过节,自觉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及时通报曝光,持续形成震慑。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作风,反对讲排场比阔气、攀比炫富等不良风气,倡导良好社会风尚。八、加强值班值守工作,高效处置突发事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出请假报备等制度,强化对值班值守工作的督促检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不得同时离开辖区。直接服务群众的单位要合理安排节日期间值班执勤,切实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遇有敏感事件、重特大突发事件或者其他重要紧急情况第一时间请示报告,坚决杜绝迟报、漏报、谎报、瞒报。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准备,确保遇有突发事件迅速响应、高效处置。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朱姗娜审核:傅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