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辟 谣国家档案局郑重声明:从未组织过地方档案部门征订书籍的活动详情:近日,有不法分子盗用国家档案局名义要求地方档案部门征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释义》《档案开放审核标准化体系建设》《保密和档案安全法律法规汇编》等书籍。对此,国家档案局郑重声明:该局从未组织类似活动,与此类征订工作没有任何关系。国家档案局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来源:“国家档案局”微信公众号)科 普航天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详情:2025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当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距地面400km高度的中国空间站上,航天员们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此前有媒体报道,美国航天员斯科特在太空期间出现颈动脉和视网膜变厚、体重变轻、认知能力下降等变化。因此部分网友认为,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实际上,航天员所改变的是基因表达而非基因本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解释道,航天员在太空中长时间生活后,受太空环境影响,一些外在基因表达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人类即使在地面生活,熬几次夜基因表达就可能变化。但真正的遗传“密码”,也就是内在基因并不会发生改变。空间站的航天员都是飘着睡觉的?这并不是事实,在狭小的舱内漂浮很容易碰撞到各类仪器设备,发生危险,所以航天员睡觉时都要把自己在专门的睡袋中固定好。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问天实验舱各有三个独立睡眠区,航天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灵活地选择睡眠区内睡袋的固定方式,有些航天员喜欢更安稳的全固定方式,有些航天员喜欢更自由的漂浮感,就采取半固定的方式,让睡袋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在太空伙食很好更容易发胖?在《天宫TV》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航天员们在太空中的真实状态,很多细心的网友通过这个节目发现航天员们在太空中的脸明显比在地面时大了一圈,于是就有传言调侃,空间站的伙食是不是太好了,航天员们在那里更容易发胖。网友们其实说对了一半,空间站的伙食确实不错,但造成面部看起来发胖的原因是在失重环境下,头部分布的体液会变多,所以面部看起来好像胖了一圈。(来源:“北京网络举报”微信公众号)提 示“五星”酒店并非“五星级”!酒店预订遇“照骗”该如何维权?详情:消费者入住酒店后发现与宣传页面不符该怎么办?日前,北京互联网法院通过一个司法案例提示消费者,酒店预订如遇“照骗”,应该注意留存相关证据。案例:广东的樵先生发现某平台上挂的一家国际品牌酒店名字后面标有五颗星,认为这是一家“五星级”酒店,就预订了三天两晚的房间,并在线支付了6968元的房费。入住后,樵先生感觉“货不对板”。通过查询发现,这家酒店并非是我国原国家旅游局评定的五星酒店。为此,樵先生诉到法院,认为平台的行为构成欺诈,要求退一赔三。法庭上,酒店预订平台公司辩称,他们在酒店名称后面标注的五颗星,并不是五星级酒店的标志,而是对酒店的一个评分。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后认为,虽然被告网站未直接以文字形式宣传涉案酒店为“五星级”酒店,但根据人们日常生活经验及约定俗成的判断标准,已足以误导消费者,构成欺诈。因此对原告三倍赔偿金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法官提示,如果消费者遇到酒店虚假宣传,首先要用手机录像取证,留存和酒店沟通的相关证据,然后让线上预订平台来协调,因为平台对签约酒店有惩戒、考评机制,如果协商解决不成,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和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争取快速解决。实在不行,再到法院进行起诉。(来源:“央广网”微信公众号)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阅读2128
每日食材推荐—莴笋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号召湛江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中心暖心呈现《食膳新视界》栏目紧扣2025国家体重管理年政策深度解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从政策风向到餐桌实践从中医食疗智慧到医疗前沿动态为您打造“舌尖上的健康革命”!这里有权威专家破解养生误区四季食疗妙方医疗政策深度解读还有杏林名医讲述暖心故事锁定《食膳新视界》见证从“治病为中心”到“健康为中心”的时代转型来一键开启全民健康新“食”代吃出活力,吃出品质让健康从餐桌开始👇“立夏吃莴笋,暑热不缠身”立夏后气温升高,莴笋水分充足、口感清爽,正是缓解暑气的天然食材。莴笋也称为“千金菜”,有助于调节夏季易出现的烦躁血压;膳食纤维促进消化,适合春夏换季时调理肠胃。01莴笋介绍莴笋,又称茎用莴苣或莴苣笋,是菊科莴苣属的一种变种蔬菜,以肥大的肉质茎为主要食用部分。茎部直立,呈圆柱形或圆锥形,表皮多为淡绿色或紫红色,肉质脆嫩。叶片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或不规则裂片,颜色从浅绿到深绿不等。02莴笋的营养价值低热量,适合控制体重每100克莴笋仅含约14-20千卡,且水分含量高(约95%),适合减肥或低热量饮食人群。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K:促进血液凝固,维护骨骼健康(每100克约含30-40微克)。维生素C: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每100克约含4-8毫克)。 叶酸(维生素B9)对孕妇尤其重要,支持细胞分裂和胎儿发育。维生素A(β-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莴笋叶中,有益视力及皮肤健康。矿物质含量较高钾:调节血压和心脏功能(每100克约含150-200毫克)。钙、镁:少量存在,有助于骨骼和肌肉健康。铁:莴笋叶含铁量高于茎部,可辅助预防贫血。膳食纤维每100克约含0.6-1克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调节血糖和胆固醇。抗氧化物质含莴苣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炎、镇静作用(莴笋汁传统上用于助眠)。 叶部抗氧化能力更强,建议不要丢弃。其他活性成分菊糖(一种益生元):支持肠道有益菌群生长。 天然叶绿素(尤其在绿叶部分),帮助排毒。03食谱推荐凉拌莴笋丝特点:清爽开胃,适合夏季食用。食材:莴笋1根蒜末、小米辣(可选)盐、生抽、香醋、香油、白糖少许做法:1. 莴笋去皮切丝,用盐腌10分钟,挤干水分。2. 加入蒜末、小米辣,淋上生抽、香醋、香油、白糖拌匀即可。莴笋炒肉片特点:荤素搭配,鲜嫩下饭。食材:莴笋1根、瘦肉150g(猪肉/牛肉)蒜片、生抽、淀粉、料酒做法:1. 肉片用生抽、淀粉、料酒腌制10分钟。2. 莴笋切片,焯水30秒捞出。3. 热油爆香蒜片,炒肉片至变色,加入莴笋翻炒,调味即可。(内容来源于网络)这个夏天,让莴笋为餐桌增添一抹清新吧!无论是热炒、煮汤还是凉拌,它都能让家常菜瞬间升级~快动手试试这些做法,把春日的清爽吃进肚子里!END文案:林语艳(实习)视频:郑玉君融媒体编辑:林语艳(实习)责编:唐凯明审核:吕小兰、傅萱
广东不仅是制造业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国内每3颗菠萝就有1颗产自广东。4月初,广东徐闻的菠萝就早早地进入了大规模采收期。今年当地一共种植了35万亩菠萝,收获鲜果预计超70万吨,产值预计达到27.2亿元。产量增加,果农增收背后有什么秘诀呢?我们一起去果园看看。在广东徐闻的菠萝地里,农户们忙着采摘、搬运。现场不少采购商在看过菠萝品质后直接下单,田间地头化身为“卖场”,大批的鲜果即刻就运往全国各地。新农人 许志辉:品质多好,一点黑心都没有,金黄金黄的。2018年,徐闻的菠萝曾经大面积滞销,为了不再重蹈覆辙;从三年前起,在种植方面,农业部门会针对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对种植户进行提前预警;销售上,由湛江农业部门建立的菠萝指数平台,对市场价格和供求方面给种植户进行宏观指导。多方综合努力,菠萝的品质连年提升,销售价格也在往上走。怎么保证卖出的每一颗菠萝都没有问题呢?记者来到了徐闻菠萝国际采购交易中心,2022年,这里投用了全国第一条智能化菠萝分拣线。在这条100多米长的智能分拣线上,一个个菠萝正在排队通过检测箱。分选机可以实时检测出每颗菠萝的糖分、黑心等情况,仅用90秒,就完成了一颗菠萝从农产品到商品的转变。湛江农垦公司副总经理 苏增生:它可以通过对菠萝内在品质的检测,把不合格的菠萝排除出来,确保每一批上市的菠萝都能够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品质,这样来提振市场的信心和经销商的信心。果子的品质得到了保障,但如何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并吃到“好果”,新农人们也有他们的办法。新农人 许志辉:其实对比老一辈的话,我们是属于开启了一个新的赛道,就是我们通过电商平台。我们这一个多月不到两个月时间,已经成功地把菠萝带出去一百万斤了。“00后”的许志辉是徐闻土生土长的“菠萝三代”,两年前,他从深圳回到家乡,接过家族的菠萝园。和许多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一样,他很快尝到了电商销售的甜头。但他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抓住了短视频的风口,用镜头记录菠萝的生长,这也为他积累了一定的粉丝量。这种营销方式,不仅帮自家菠萝打开了销路,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徐闻菠萝这个品牌。新农人 许志辉:我生活在一个充满AI,还有无人机的时代。我想对老一辈说,你用锄头种出来的“甜”我会让无人机带它飞向全世界。荔枝园来了“AI管家”除了菠萝,广东也是荔枝的主产区。眼下,在广州市从化区的100多家荔枝园里,最忙碌的是果园刚刚请来的“智慧管家”。先通过一个短片,从无人机视角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工作。AI 赋能荔枝园 开启农业数字化转型听着荔枝园里的无人机讲“广普”,真是太有趣了。通过这个短片,我们也大致了解了无人机是如何给荔枝园精准下达处方的。这套果园“智慧管家”,是由中山大学飞鸟团队研发的,和此前应用在农业上的植保无人机相比,它们还多了一个“AI大脑”。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 石茜:先对您的果园进行一个信息化,主要是包括统计一下树的棵数,同时去评估一下花量,特别是我们对每棵树都可以有一个点位,以后您想去飞哪棵树,您直接点这棵树,无人机就自己飞过去了。所以我们第一次的飞巡就是把您的果园变成一个数字化的果园,然后果园进行了数字化之后,以后的飞巡您就可以直接一键起飞了。眼下,正是荔枝开花坐果的关键期,中山大学飞鸟团队接到了许多荔枝园的邀请。种植户们希望通过接入“AI管家”,能将荔枝的品质提升。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广东荔枝来花早,成花率高,有很大概率将迎来荔枝的大年。而对于种植户来说,这个消息却让他们喜忧参半,喜的是荔枝可能高产,忧的是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来保证荔枝的品质。广州市从化荔枝博览园种植技术总监 韦帮稳:今年花量比较大,花量大的话消耗比较大,所以我们说我们利用飞鸟给我们预警,就会告诉我们多少花量比较合适。既能达到丰产,又能达到优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23年起,石茜教授带领飞鸟团队开始试点“AI+无人机”的智慧种植模式。通过遥感技术、无人机低空飞巡、AI识别作物长势等进行农情预警,再由大数据来指导种植,实现对果园的数字化管理。试点后的果园产量平均增长了20%,荔枝品质也有明显提升。今年,飞鸟团队研发的这套果园“智慧管家”,还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列为技术新模式,在广州、惠州、东莞、湛江、茂名等荔枝主产区进行推广。当无人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广东农业的数字化转型,正迈出最坚实的一步。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朱姗娜审核:傅萱
视界早报 01 我市部署2025年海洋伏季休渔暨渔业安全生产工作02 “广东工人艺术团走进湛江坡头”文艺晚会大型演出精彩上演03 【马上办帮帮团】南桥河畔夜晚歌声扰民 莫让歌声变噪声04 湛江西站加开多趟列车 助力旅客“五一”假期畅行你可曾为硇洲岛的百年灯塔驻足?为安铺古镇的石板路按下快门?为夜市里滋滋冒油的炭烧生蚝举起手机?湛江的美,藏在骑楼的雕花窗棂里,在海湾的粼粼波光中,在每个平凡日子里的人间烟火气中。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暖心呈现《早安湛江》日历系列,以“一日一景一问候”的方式,让千万人在每个清晨与鲜美湛江邂逅。现在,我们向全城发出邀约:无论你定格的是晨曦中渔港的波光,还是深夜里巷口的灯火;是高楼大厦的摩登剪影,还是老街糖水铺的烟火蒸腾——所有关于湛江的心动瞬间,都是湛江最鲜活的注脚,值得成为这座城市递给世界的“早安明信片”。🌅投稿即有机会:✅ 作品将登上电视台官方日历,千万人见证湛江风采!✅ 入选即标注你的昵称,做城市的“代言人”!✅ 多次入选更有惊喜礼品回馈你的热爱!📮 投稿指南:1️⃣ 定格心动:拍摄湛江的美景、美食、烟火或活力瞬间(高清原图更易脱颖而出)。2️⃣扫码即传: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一键上传作品,3分钟完成投稿!🌞 特别提醒:投稿长期有效,每日精选推送。别让美好在相册里沉睡,我们等待你的镜头,让湛江的千万种模样,都成为人间值得的“早安开场白”。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 融媒体编辑:谢胜强责编:梁春燕审核:吕小兰 熊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