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辟 谣乌鲁木齐北京北路发洪水了?假的!详情:近日,有网民发布视频并配图“乌鲁木齐北京北路发洪水了”,引发关注。经当地应急管理局和城市管理局核实:该网民所述内容不实。近期乌鲁木齐市北京北路未发生洪水灾害。当地网信部门提醒广大网民: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请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携手共建清朗网络空间。(来源:“乌鲁木齐网络举报”微信公众号)科 普这种水千万别用,容易孳生蚊虫,请直接倒在地上!详情:近日,一些地方雨水充沛,部分市民保存雨水用于浇花,其实这相当于在家里放了“定时炸弹”!大概一周后,家里就会被无处不在的蚊子“狂轰乱炸”。对此,疾控部门工作人员介绍:雨水充沛的天气为蚊虫孳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存水的水缸、水桶等更易成为蚊虫的“月子中心”。从卵变成蚊子的过程一共需要7到9天,及时清理积水就能把蚊子扼杀在摇篮里。需要注意的是已经孳生蚊虫的水,不要倒进下水道里,应直接倒在水泥地上,让幼虫自然干燥死亡。如何防止蚊虫孳生?1. 定期检查积水:每周一次,检查家中花盆、瓶罐、地漏等易积水处。雨后重点巡查阳台、庭院、屋顶,避免积水残留。2. 长期防蚊:改变积水环境。加盖密封:储水容器(如桶、缸)必须加盖,防止蚊子产卵。养鱼控蚊:水池、水缸中养鱼(如孔雀鱼、斗鱼),自然消灭蚊子的幼虫孑孓。使用生物灭蚊剂:对水生生物无害,专杀蚊幼虫。如发现长期积水地(如工地、废弃水池等),应及时向物业或当地疾控部门报告。(来源:“新华网”微信公众号)通 报假冒退役少将、中科院院士,阮某平被刑拘!详情:近日,网传阮某平冒充院士等身份行骗。经属地公安部门全面深入调查,已初步查明阮某平(男,63岁)涉嫌假冒退役少将、中科院院士等特殊身份非法获利,并多次假冒特殊身份参加社会活动。目前,阮某平因涉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通 报编造出入玉溪城区需缴费谣言,网警依法查处详情:近日,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一视频,并配文“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即日起玉溪市政府决定:凡是进入城区的必须缴纳200元的城镇维护费用,该费用可以在5年内随意出入玉溪城区!500元可以一辈子随意出入玉溪!”,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造成误导。经公安机关查明,网民李某某为蹭热度、博流量,以提升自身账号关注度,故意编造上述虚假信息发布至网络,引发大量网民的关注、讨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日前,公安机关已依法给予李某某行政处罚。(来源:“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传播夏季是蚊虫繁殖的高峰期需从源头控制蚊媒孳生↓↓↓形态白纹伊蚊背部有一道明显的白色纵纹,而埃及伊蚊背部有独特的“竖琴”状白色斑纹。分布区域白纹伊蚊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而埃及伊蚊仅分布在南方局部地区。孳生习性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都喜欢在小型积水中繁殖,攻击性强,可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多种疾病。清理各类积水定期检查并清除室内外小型积水,如花盆托盘、瓶罐、冰箱底部接水盘等。填平坑洼地面,可硬化和疏通排水沟渠,确保无积水。管理储水容器蓄水池、水箱等应加盖密封,水生植物容器及时换水并彻底清洗内壁。废旧轮胎应钻孔排水或遮盖,露天堆放的物品需用防雨布遮盖。特殊场所处理竹筒、树洞可用石灰沙或三合土填塞,防止积水。湖泊、池塘等防止污水流入,定期清理淤泥和杂草,岸边1米处深挖以减少蚊虫孳生。保持环境清洁清除垃圾、杂物,减少蚊虫栖息场所。定期疏通地下室、屋顶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优化设施设计雨棚改为斜坡式,避免积水。污水井可安装防蚊闸或改造为弯曲管式,防止蚊虫进入。当室外蚊虫密度较高时,要由专业人员使用“三证齐全”(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证)的卫生杀虫剂,规范开展消杀工作。可采用以下方法:空间喷雾通过专业设备将药剂雾化成微小颗粒,在空中与蚊虫接触,快速杀灭成蚊。滞留喷洒将长效杀虫剂喷洒在墙面、绿化带等蚊虫栖息处,达到持久灭蚊的效果。外出时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含避蚊胺、避蚊酮等成分的驱避剂。家中安装纱窗、纱门,推荐使用蚊帐防蚊。行前准备查询目的地蚊媒传染病流行情况,科学安排行程。准备含避蚊胺、避蚊酮等成分的驱蚊剂、便携式蚊帐等防护用品。住宿选择优先选择有纱窗、纱门的住宿场所。如条件有限,可使用便携式蚊帐。返程后观察旅行结束后2周内仍需预防蚊虫叮咬,确保不会因隐性感染,导致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传播。做好自身的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如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活动史。防控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需以“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为核心,采取科学灭蚊措施,有效降低蚊媒密度,阻断疾病传播。来源丨健康中国、健康广东
2025年8月19日谣 言9月15日起开征“房东税”?真相:近日,网传随着9月15日《住房租赁条例》落地,“房东税”将正式开征。所谓“加税令”,主要源自对《住房租赁条例》第八条和第三十条的讨论。事实上,《条例》仅明确了租赁合同实名制备案制度以及税务等部门共享备案信息,有人据此认为“备案”和“信息共享”,意味着将会全面向房东征收税款。对此,专家表示,《条例》的出台与税收之间并无关联,《条例》核心内容是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保护租客和房东的合法权益,而非增加税负。针对所谓的征收“房东税”和要“加税”的消息,税务部门也进行了辟谣。“成都税务”微信公众号发文指出,出租房屋相应的税费政策,是实施了数十年的规定,并未因《条例》出台而调整,更没有新增“房东税”。《条例》推动租赁信息备案,本质上是让纳税流程更规范,而非突然“加税”。(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法治网”微信公众号)科 普“出伏”后应该如何养生?详情:从“出伏”(8月19日)到秋分(9月23日),气候逐渐干燥,昼夜温差加大,需要格外注意身体养护。这段时间,很多人会出现咽喉肿痛、口干舌燥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同时,中风、心梗、脑梗发生率比较高,所以增强养生防病意识很重要。“出伏”后养生记住这6点1.吃得“润”一点:这个时节,可以多吃润燥的食物,如百合、蜂蜜、梨、银耳、牛奶等;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芹菜、萝卜等。建议尽量少吃或不吃燥热、油炸、肥腻的食物,冰镇西瓜、冰激凌等也最好减少。2.心情好一点:“出伏”之后,自然环境开始萧条、干燥,人的心情容易受其影响,产生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要注意静心平气,尽量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可以选择做些平缓轻松、出汗较少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八段锦等。3.喝水多一点:预防秋燥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喝水、多喝茶。晚上可以喝杯蜂蜜水,润肺祛燥,缓解因秋燥引起的肠道不畅等症状。4.睡得早一点:“出伏”后容易感到疲乏无力,这是换季时的正常现象。减缓秋乏,睡眠尤其要充足。此外也要注意早睡早起,少熬夜。5.穿得暖一点:“出伏”后这段时间,昼夜温差变大,要注意早晚防寒,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特别是老年朋友。6.通风勤一点:“出伏”后,气温逐渐下降,雨水逐渐增多,空气中的霉菌遇到适宜条件,会在媒介物上繁殖。要注意勤通风,选择晴朗的日子把衣物、床单等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多晾一晾。(来源:“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提 示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预警:警惕“助学贷款办理”骗局!详情:近日,正值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高峰期,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现有不法分子混入助学贷款咨询QQ、微信群中,假冒工作人员添加群内学生为好友,以助学贷款办理遇到问题为由实施诈骗。请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务必提高警惕,不要轻易通过陌生人的好友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办理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会要求转账。学生在办理助学贷款过程中有疑问,请联系当地县级或就读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如遇财物损失,请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来源:“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通 报西安市网信办通报一批网络违法违规行为详情:近期,西安市网信办联合公安、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持续深入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乱象,现对查处的部分案例通报如下。1.社交平台账号“木子XXX”通过“搬运、拼凑、剪辑”等方式,集纳并编造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虚假招聘信息,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破坏网络生态。2.短视频账号“XXX刘老师”为增粉引流,利用AI生成技术编造涉西安市中考数据虚假信息,欺骗公众,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破坏网络生态。3.短视频账号“X儿”未标注信息来源,恶意蹭炒公共政策和社会热点事件,借机推销售卖商品、课程或服务,严重扰乱网络传播秩序和社会秩序。4.短视频账号“西安XX”为博眼球、吸流量,集纳发布各类负面不实信息,歪曲实事,扰乱网络传播秩序。5.公众账号“西咸XX”嫁接拼凑旧闻旧事,发布2025年西安市高考文理科状元成绩单等虚假不实信息,扰乱网络传播秩序。以上人员及违规账号均已被依法处理。(来源:“网信西安”微信公众号)详情:西安市网信办通报一批网络违法违规行为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