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激战正酣的十五运会武术散打测试赛上,女子团体赛迎来巅峰对决时刻。经过激烈比拼,中山队拿下女子丙组团体冠军、广州队斩获女子乙组团体冠军,姑娘们以实力与拼搏诠释了武术散打魅力。赛场上,女将们英姿飒爽,出拳刚劲有力,踢腿凌厉迅猛,防守稳健扎实。将散打的力与美、平日刻苦训练的成果展现得淋漓尽致。经过几番激烈角逐,最终中山市代表队以2:0战胜佛山队,夺得女子丙组团体冠军;广州市代表队亦力克汕尾队,将女子乙组团体桂冠收入囊中。女子丙组团体冠军中山队队员 王馨怡:对手也是很不错的,然后自己的表现也是很好,就是自己能把腿的力量完美地踢出去,自己这一年的努力有了很大的收获,以后会继续加油。女子丙组团体冠军中山队队员 李佳芯:这一次我们战术主要是用到了游击战术,你进我退,然后在对手放下防御的瞬间,再踢过去。在这一年的训练时间里,我有流汗、有紧张、有兴奋。我父亲给我很大动力,还有鼓励,也很感谢我的教练,他总是在我失败的时候来鼓励我,跟我说不要担心,有一个强大的队友,所以说这次的比赛有很多人的努力,还有我自己的一些辛苦得来的。女子乙组团体冠军广州队队员 刘瑞琳:这是我的人生中第一块金牌,我觉得今天对手发挥还是挺好的,她的反击做得很不错,我想的是先主动进攻,然后如果她进我就打防守反击,但是可能是上战场的时候太兴奋了,脑子里面只有进攻了,就没有想太多。女子乙组团体冠军广州队队员 杜裕悦:会给队友加油,然后帮她热身一下,觉得自己的队友也是很厉害,就带领我们夺得了冠军。 湛江台记者黄婉悦 冯表报道
8月28日,湛江科技学院在该校新湖校区举行以“扎根湛江服务湾区,创新引领铸就未来”为主题的“媒体看湛科”暨湛江科技学院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活动。来自全国30余家媒体单位记者和新媒体平台教育领域的传播达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湛江科技学院高质量发展行动白皮书》的发布,探寻这所粤西办学规模最大的民办本科高校近年高质量发展的密码。新闻发布会上,湛江科技学院发布了《湛江科技学院高质量发展行动白皮书》,以近10万字的内容,从四大方面20个维度全面呈现了湛江科技学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份重磅发布的《白皮书》,成为解读学校发展逻辑和发展现状的“密码本”。湛江科技学院校长彭寿清以“十个坚持”“十个实施”“十个新”解读《白皮书》的主要内容。从“十个坚持”“十个实施”“十个新”中,可一窥该校高质量发展的高位布局和扎实行动。其中亮眼的成果可圈可点:创新性提出了“五育并举·五创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新提升。仅从学生学科竞赛一项来看,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数量大幅跃升,2024年较2022年增长超13倍,学生在“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中屡获金奖。动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广东制造业当家和湛江产业实际,系统布局新工科、新商科、新医科和新文科专业集群,学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新能力显著增强,专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仅2024年就有近千名毕业生入职粤港澳大湾区优质企业。实施“走进AI”十大行动计划,逐步形成“教室智能、课堂智能、教师智能、管理智能”的智慧教育新面貌。开放合作协同育人活跃,联合中量、华住、中兴通讯等30余家企业共建6个产业学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成效显著;还和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校校合作,联合攻关课题,推动教学和科研资源跨省跨校共建共享。创新创业教育独具特色,累计孵化学生校友企业近百家,孵化典型项目年产值超千万元,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取得明显突破。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29%,硕博专任教师占比达85%。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实施产科教融合创新模式,建设“生猪产业研究所”“北部湾植物生态与景观研究中心”等7个科研创新平台,使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精准对接区域和产业需求。大手笔推进“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新医科”实验实训室建设,仅2024年就投资逾1.6亿元建成金工实训楼。学校打出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获得了回报:根据ABC排名数据,湛江科技学院在2025年中国民办本科院校满意度排名(广东)中名列第3;根据校友会2025广东省最好民办大学排名数据,湛江科技学院在广东省民办高校中名列第12。当天,《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发布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专委会秘书长、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挑战与思考”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仅仅有一张文凭对考生不再有吸引力,高校应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他充分肯定了湛江科技学院在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认为其“五创融合”模式为同类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答记者问环节。到场的新闻媒体围绕湛江科技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学生在高水平学科竞赛中的亮眼表现、学校作为应用型大学怎样以科研精准对接区域和产业需求、学校通过三五年的高质量发展后希望呈现给社会各界怎样的办学形象等问题展开提问。针对“学校希望呈现给社会各界怎样的办学形象”的问题,校长彭寿清提出三个关键词——做有爱的教育、办有温度的学校、培养有品味的学生。他着重谈了“培养有品味的学生”,希望培养有审美能力、有文化底蕴、有创造思维、有自律品质的当代青年。当天的系列交流活动中,湛江科技学院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广东省分赛两个金奖项目的路演备受瞩目。《东方仙草》项目团队介绍该团队创新优化灵芝绿色栽培技术,参加30余次红旅实践活动,累计获149项国家级、省级奖项荣誉;《南竹富贵》项目则依托湛江富贵竹产业优势,布局各大互联网销售平台,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大关,有效带动周边种植户实现年增收数万元。两个项目的实战成果,赢得在场嘉宾的阵阵掌声。 随后,各媒体记者和新媒体平台达人深入参观校园,从图书馆到实验室,从音乐厅到“一站式”学生社区,从体育馆到金工实训楼,触摸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具象热度:图书馆“智慧书架”的便捷,数智VR虚拟现实等实验室的先进,音乐厅现代化高端声光系统的配备,刚建成投用的大气磅礴的金工实训楼,空间开阔的室内体育馆……通过实地走访,各媒体记者和新媒体平台达人不仅看到了湛江科技学院在硬件投入与育人环境上的用心,更感受到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如何贯穿于学校的每一处空间、每一门课程和每一次实践中,更体会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不只是数据增长,更是让师生在学习、科研、生活中收获成长感、幸福感。记者 恩助 珏瑜 通讯员 杨文玲 韦雪婷
湛江七夕约会路线掐指一算一年一度的大型浪漫节日——七夕!它!来!了!贴心小编已火速送上【湛江七夕一日约会宝藏路线】从经典浪漫、文艺怀旧再到南端邂逅总有一条路线能够心动值拉满路线一邂逅浪漫·滨海风情线上午金沙湾浪漫启程从市区出发,抵达金沙湾观海长廊。牵手在洁白的沙滩上漫步,以“蓝天、白云、沙滩”为背景拍摄下第一张七夕合影。在海边的咖啡馆买两杯冷饮,吹着海风看着海天一色,让爱意在微咸的海风中发酵。中午海鲜午餐选择一家海鲜酒楼,尝一顿开渔后的海鲜大餐,给日子添点浪漫。下午红嘴鸥游船&下午茶乘坐红嘴鸥游船,从海上视角欣赏湛江港的壮阔、十里军港的震撼和海湾大桥的宏伟,这是独一无二的“海上约会”。下船后,找一家咖啡馆或甜品店,享受一段甜蜜的下午茶时光。夜晚日落晚餐沿着霞山观海长廊散步,看落日熔金将海湾染成暖色调。寻海景餐厅,在落日余晖和渐渐亮起的城市夜景中,共进七夕浪漫晚餐,为这一天画上完美句号。路线二文艺小众·怀旧探索线上午老街慢时光赤坎老街,在骑楼建筑间探寻湛江的历史缩影。在老街里随意穿梭,寻找古码头旧址、古老的商号,在斑驳的光影中拍一组怀旧风格的情侣照。中午午餐尝尝市井风味,水井头油条、田艾籺、炸虾饼等特色小吃,用味蕾感受地道湛江味。下午创意手作找一家DIY手工作坊,共同完成一件七夕纪念品,珍藏这份独家记忆。夜晚奥体中心夜景傍晚时分,前往坡头奥体中心海滩,回望华灯初上的海湾大桥与市区,夜景璀璨。在沙滩旁的坡小夜市入座,吹着海风欣赏夜景,享受烧烤搭糖水,烟火气与浪漫感并存。奥体五环广场晚霞。杨证民 摄路线三一路向南·双海相约线上午:一路向南从湛江市区出发直奔徐闻灯楼角,打卡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地标。在琼州海峡与北部湾的交汇处,蔚为壮观的“合水线”处相拥。寻找北纬20°13'14"的浪漫坐标,拍下爱的记忆。合水线。陈北跑 摄中午:品尝地道渔港风味在放坡村找一家餐馆尝“鲜”,花蟹粥、本地特色腌粉都值得一试。下午:悠闲时光参观由珊瑚石砌成的南极村艺术家部落,在面海咖啡厅小坐,在海风轻抚中享受闲暇时光。这将一段刻着北纬20°13'14"爱的记忆之旅。图源:徐闻发布祝天下有情人七夕快乐!旅途甜蜜!来源:湛江旅游
28日14时,南海热带低压位于湛江市区东南方约860公里的海面上,预计24小时内将受其影响,风力可达6级以上,从8月28日15时56分起,湛江市区台风蓝色预警信号生效,请注意防御。湛江市气象台发布防御指引:1.进入台风戒备状态,做好防御台风准备。2.注意了解台风最新消息和政府及有关部门防御台风通知。3.加固门窗和板房、铁皮屋、棚架等临时搭建物,妥善安置室外搁置物和悬挂物。4.海水养殖、海上作业人员应当适时撤离,船舶应当及时回港避风或者采取其他避风措施。
湛江德利车辆部件有限公司(原湛江德利化油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1月,公司注册资本2125万美元,其中: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占52%,香港辉煌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占(泰国正大集团)28%,广东广晟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占20%三方合资组成。主要生产经营汽车零部件、摩托车化油器、摩托车电喷系统等产品。 公司本部位于湛江市麻章区金康西路32号,占地13.3万平方米,总投资超4.8亿元,员工1465人。德利公司下设东风(十堰)有色铸件有限公司、广州德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二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和广州市花都区。 主要业务为汽车压铸件业务及摩托车供油系业务,其中汽车压铸件业务,主要包括铝、镁有色金属压铸件系列产品生产制造,产品压铸、机加工、装配、试验等全价值链工序,汽车动力、车身、底盘等系统的铝、镁有色合金压铸件系列产品的开发、模具制造以及产品加工,制造技术、质量水平、生产效率行业领先,压铸年生产能力达45000吨铝当量,覆盖锌、铝、镁合金压铸件及3500吨以下压铸机生产产品;摩托车供油系业务,主要包括摩托车化油器、摩托车电喷节流阀体及系统、通用机供油系产品,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摩托车化油器供应商,国内市场占有率30%以上,公司成立至今32年来累计产销量超过1亿只,销量连续20年保持国内同行业第一,产品多次获得国内摩托车主机厂家好评。 经过32年的稳步发展,湛江德利已成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并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产品为国内外知名汽车及摩托车厂家配套,并成为他们的战略供应商,同时为德尔福、大陆电子、日产、本田、康明斯全球采购等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商供货,目前已形成日产全球、本田全球、通用全球、丰田全球的“四个全球”国际市场战略格局。 2024年湛江本部工业总产值7.62亿元,出口额4183万元,利润总额5631万元,纳税总额3643万元。2025年湛江本部预计工业总产值约8.43亿元,同比增长约10.63%、利润总额约6029万元,同比增长约7.07%。记者:唐诚敏
龙头村委会山车村位于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西北面,紧邻省道286线和湛江机场高速公路,距镇政府驻地约1公里,常住人口约2280人,村庄总面积80公顷,耕地面积86.67公顷,山林面积26.67公顷,水域面积6公顷。村民经济收入以经商、务农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番薯、花生、风景树等。 近年来,山车村紧抓“百千万工程”发展契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多方筹措社会资本,先后投入84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有文化楼、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长廊、农家书屋、篮球场等休闲文化设施。借助乡贤群体的资金优势,先后投入约350万元,建成观光长廊、大王公庙,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素有龙头镇“后花园”的美称。 山车村采取“土地入股+自筹”的方式,吸纳社会多元化力量打造山车村商业街。以优化调整闲置土地为基础,整体采用统一现代装修风格,科学搭配色彩、招牌、绿植、灯光照明等配套设施,新建10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商铺,打造一个集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市场。2024年,山车村紧抓典型镇村的培育机遇,通过央企助力,将山车村周边环境整治提升纳入典型镇建设项目,推动辖区内人民大道升级改造工程、人民大道外立面微改造工程、山车村美丽碧道工程配套建设,为商户入驻提供良好的周边环境。记者:唐诚敏
湛江南国花卉科技园位于湛徐高速麻章出口处,是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示范区的北核心区,是湛江市政府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广东省农业科技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区位于湛徐高速麻章出口处,离湛江市区13公里、高铁站6公里、湛江机场22公里、湛江港28公里。于2008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园区占地约3100亩,目前园区硬底化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已建设完成,并成功引进台湾巨扬园艺、台湾大玮园艺、湛江恒达园林、三沐园林、天运园艺、富贵园艺等150多家国内外知名花卉园林企业入园经营发展。 目前园区拥有花卉交易中心15000多平方米,资材交易区4000多平方米,富贵竹加工出口基地4.67万平方米,幌伞枫(幸福树)加工区33.4万平方米,精品盆栽种植区4万多平方米,绿化苗木假植、展示区1700亩,休闲观光区600亩。拥有现代化智能科普温室3600平方米,钢结构大棚7000多平方米,薄膜温室5万多平方米。园区通过整合区域资源,增强与珠三角、西南、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构建了从种苗研发、种植到生产加工、销售、电商、进出口以及种植设施、基质、植保等生产配套服务完整产业链,充分有效发挥了产业集聚效应,引导市场供求及价格竞争良性发展,形成了粤西最大的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和贸易集散中心,产业集群效应辐射全国和东南亚。园区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湛江市现代产业50强项目、湛江市农业龙头企业等。 2017年,湛江南国花卉科技园全面转型升级,相继建成“湛江花卉交易中心”、“品胜天鹅湖”和国防教育主题园“雏鹰基地”等花卉相关的休闲旅游项目,大力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和花卉休闲观光融合发展,积极引导入园企业转型升级,合力创建“赏花购花、亲子科普、国防教育、户外休闲、体育拓展、农业观光、蔬果采摘及花卉饮食文化”一站式花卉休闲观光旅游主题乐园,累计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记者:唐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