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湛江广视网,注册
新闻图片
广东通报病例分布!注意:这两个重点时间段是伊蚊叮咬高峰

截至7月26日24时,今年全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目前,已治愈出院和解除医学观察3224例。专家提醒,基孔肯雅热预防关键是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传播。在此,呼吁广大市民增强防控意识,定期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清除杂物,从源头上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加强个人和居家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明显症状,请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专家解读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01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早在1952年在非洲被发现,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主要发生在美洲、非洲、东南亚的部分地区。基孔肯雅热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主要特征。多数症状较轻,病程1~2周后可自行恢复,但少数患者可能发生慢性关节疼痛等(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所有年龄人群均易感,但需要重点关注重症高风险人群,包括围产期感染的新生儿、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02患了基孔肯雅热有什么症状?主要有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三大症状。1.发热:一般会持续1-7天,伴有寒战、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2.皮疹:多出现在发病后第2-5天,半数以上病例在躯干、四肢伸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数天后消退,可伴脱屑。3.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远端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通常1-3周缓解,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03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有什么不一样?基孔肯雅热跟大家熟悉的登革热相比,有两个一样和两个不一样。04基孔肯雅热是怎样传播的?基孔肯雅热在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播,是通过伊蚊(花斑蚊)来传播的。没有蚊子叮咬就不会得基孔肯雅热。携带病毒的蚊虫,它们叮人以后,人就被感染了,病毒在人体内又会复制,一般会经过3~7天人就发病了,出现发热、出疹或者关节痛。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天内具有传染性。这段时间蚊虫叮人以后,蚊虫就被感染,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2至10天后,蚊子再叮咬人时,就传播病毒了,这样不断循环。05居民应该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经伊蚊传播。伊蚊依靠在各类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产生幼虫。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装纱窗、支蚊帐、长衣裤、驱蚊剂)。此外,在今年全球高发的形势下,如果计划前往东南亚、非洲、南美等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出行前一定要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06气温越高伊蚊传播病毒就越活跃吗?蚊虫一般都是春季开始有,夏季到秋季是比较高峰的,但是蚊虫也不是温度越高它就越多。研究表明,不同地域的伊蚊习性有所不同,最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5~28℃之间。如果气温超过33℃,甚至35℃,实际上蚊虫的密度并不是最高的。由于昼夜温差,晚上往往是比较适合它的。伊蚊活跃的叮咬高峰时段是早上7时至9时和傍晚17时至19时,所以这个时间段也是防止蚊虫叮咬的重点时间段,但是其他时间也不能掉以轻心。07今年基孔肯雅热病例为什么会比较多?世界卫生组织专家7月22日发出警报,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基孔肯雅病毒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输入到我国,加上我国也有这种疾病的传播媒介——伊蚊,就会引起在本地传播,叠加汛期台风、降雨等天气影响,今年有可能基孔肯雅热病例比较多。08如果我家附近有基孔肯雅热病例,应该怎么办?首先,不要被蚊子叮咬。可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上衣和长裤、住所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等。(详情:今天起,出门多穿浅色衣服!)还要做好防蚊灭蚊,检查阳台、室内容器等,清倒积水;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如垃圾袋、一次性饭盒、水杯等。另外,如果出现关节痛、皮疹和发热症状,请前往医疗机构就诊。09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驱蚊产品?预防基孔肯雅热最关键的就是防止伊蚊叮咬,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驱蚊剂,关键是选择取得国家正式农药登记证(在有效期内)的合格产品。首先要看标识,标识里边最关键的就是农药登记证号和生产许可,这就代表驱蚊产品是有质量保证的,并且对人类的危害刺激是在安全值范围内。第二,看驱蚊产品的有效期和保护力,如果产品标注可持续驱蚊4小时以上,涂抹后驱蚊效果可维持4小时。如果希望加强驱蚊效果,可缩短涂抹时间,在出汗后及时进行补涂。10普通群众需要检测基孔肯雅热吗?若出现三大症状(关节痛、皮疹和发热)之一且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蚊虫叮咬史,可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如无上述症状,不需要开展基孔肯雅热检测。目前基孔肯雅热没办法自测,需要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林炳亮:11怀疑感染了基孔肯雅热该怎么办?为了大家的健康,如果个人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如果个人近期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者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可主动向接诊医生说明。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至关重要。一旦确诊应配合医院和社区要求做好防蚊隔离。治疗以退热、关节炎止痛、缓解皮疹瘙痒等支持、对症治疗为主,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儿童避免使用水杨酸类药物。如果病情需要,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12感染基孔肯雅热后关节痛会持续多久?基孔肯雅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关节疼痛致身体蜷曲。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通常1~3周缓解,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快快转发到家人群预防基孔肯雅热稿件来源:网信湛江

2025-07-28 11:57:09
新闻图片
广东荔枝突围记

盛夏的广东,蝉鸣荔熟。7月初,走进东莞市樟木头镇壹浩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荔枝种植园,一颗颗饱满圆润的“观音绿”荔枝挂满枝头,色如红霞轻踩碧波,甚是喜人。  “‘观音绿’属于荔枝晚熟品种,从6月中旬开始陆续上市,销售期可以持续到7月中下旬。”壹浩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敏康介绍,“我们利用广东岭南荔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补贴资金进行了450亩荔枝树‘高接换种’,现在1100多亩的荔枝园内,‘观音绿’品种大约占到80%。”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岭南荔枝的盛名早已成为千古佳话。荔枝是广东最重要、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全省荔枝种植面积稳定在420万亩以上,“大年”产量约160万吨,在全省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茂名柏桥村考察调研时指出,这里是荔枝之乡,荔枝种植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市场空间广阔,要进一步提高种植、保鲜、加工等技术,把荔枝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得更好。进一步为广东荔枝指明了发展方向。  近年来,广东通过实施《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依托部省政策扶持,打造一批荔枝高标准“五化”果园,从“品种优质化、防控绿色化、水肥智能化、生产机械化、管理数字化”5个方面,不断提升荔枝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补齐保鲜加工短板,荔枝销得更远;荔枝营销体系持续拓展,农文旅融合如火如荼。广东岭南荔枝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围绕种植、加工、仓储、销售等环节补链延链强链。  眼下,红火了近3个月的广东荔枝已进入销售收官阶段,虽是丰产“大年”,但广东仍然有荔枝丰产又丰收的坚实底气,荔枝产业从规模优势向价值优势升级,彰显出广东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创新实践。发力种植端引导推动品种更新换代  在今年6月举办的“6·6给‘荔’节——广东荔枝全球品鲜嘉年华”上,个大又鲜甜的“仙桃荔”一经亮相就“吸睛”无数。这是2023年华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研究选育出来的成果之一,今年在广州从化、阳江阳西等地全面上市销售。  夏日的广州市从化区荔枝文化博览园(以下简称“荔博园”),荔枝林被染成一片绯红,颗颗饱满的荔枝压弯枝头,而在众多荔枝品种中,个头大、形如仙桃的“仙桃荔”尤为引人注目。“‘仙桃荔’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荔枝品种之一,单果均重达50克,最大的能够达到110克,目前已销往一线城市和各大省会城市。”荔博园负责人李树峰拿出一颗如鸡蛋大小的“仙桃荔”置于掌心介绍着。  荔博园由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近年来,荔博园强化科技创新,园内的荔枝科创中心实验室建设项目为2021年荔枝产业集群项目,实验室利用中央财政补贴购置荔枝生理分析和品质评价实验仪器设备,为研发提供数据支撑。  最近,东莞市厚街桂冠荔枝专业合作社社长黄志强心情不错。今年他种植了60亩“冰荔”,产量超两万斤,眼下都已销售完毕。“很多老客户早早就发消息来询问‘冰荔’上市时间、售价等相关情况。”黄志强说。今年是“大年”,荔枝丰产,但“冰荔”依然价格坚挺。  近年来,黄志强一直坚持与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保持紧密联系,开展荔枝新品种的培育和研发。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马锞介绍,中心培育了众多荔枝新品种,包含“冰荔”“观音绿”“岭丰糯”“唐夏红”等,成功入选“广东省十大主推荔枝新品种”,帮助东莞一大批荔农实现丰产又丰收。  在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建设的广东优质中晚熟荔枝示范基地,马锞指着一棵荔枝树说:“我们在广东岭南荔枝产业集群的资金支持下,进行了30亩荔枝树的‘高接换种’工作,嫁接上自主选育的优质中晚熟荔枝品种。你看,这棵树是我们最早进行换种的,今年已经顺利结果并采摘。”目前,基地共种植了20余个荔枝品种,面向农户不定期举办培训活动,进一步推广荔枝新品种。  通过换种优质的荔枝,进一步提升荔枝的市场价值,王敏康也深谙其道。“‘观音绿’市场价格仍然稳定,很受大城市消费者欢迎,不愁卖。”王敏康笑着说。  荔枝要实现优质高产,品种固然重要,但科技力量的支撑也不可或缺。“今年我们在种植期通过无人机与机器人巡检,使用激光雷达精准识别树冠长势,提高养护水平。”荔博园生产总监韦帮稳表示,为进一步提升采摘效率,该公司结合采收需求研发数据模型,单个机器人在数据模型指引下,每分钟可采摘荔枝60颗,每日可采摘荔枝近千斤。  “2021年至2023年,在产业集群项目支持下,除了‘高接换种’外,还进行了智慧果园改造、水肥一体化系统安装、农资与机械设备采购等。”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智慧农业负责人表示。在智慧果园管理系统大屏上,基地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数据一览无余,还可对荔枝树生长情况进行监测。  在智能水肥灌溉系统中控室中,水肥一体化系统可根据荔枝树不同季节需水、需肥规律和土壤水分监测信息,精准供应水分及养分。工作人员只需操作控制系统,有机肥便会顺着管道输送给每一棵荔枝树。打赢“保鲜战”精深加工再上新台阶  在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馆内,摆放着一盆用清水浸泡着的荔枝。“这是用清水解冻后的冻眠荔枝,虽然已经储存了一整年,但鲜果还原度可达80%以上。”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建忠解释。剥开后,果肉晶莹剔透,一口吃下,肉质鲜嫩。  荔枝不耐贮藏,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然而随着科技的持续突破,速冻锁鲜、冻眠保鲜等技术让荔枝等季节性水果保留原始风味,打破季节限制,实现全年可售,跨越山海,从岭南果园走向全球市场。特别是在丰收年,可进一步缓解荔枝季节性集中上市的压力。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长期致力于荔枝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的研究。该所副研究员程丽娜介绍,冻眠一年的荔枝解冻后外观与鲜果没有显著差异,糖类、多酚和有机酸等营养成分保持在80%以上。  “2021年,我们申请建设了10170立方米的荔枝加工冷库,2022年,依托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了荔枝智能标准化分选线、速冻加工设备等。同时,我们公司也配套投入了5900万元。”欧阳建忠介绍,“因为有了这些新技术,我们不断扩大销售市场。今年出口荔枝超4000吨,还新开拓了中东、中亚及俄罗斯市场。我对今年的荔枝销售充满信心!”广东荔枝出口远销美国、印度尼西亚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位于集群联动区的廉江联兴荔枝专业合作社今年荔枝出口总量1400吨左右,同比增加50%,出口到欧盟、美国、加拿大和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仙进奉”“岭丰糯”等优质品种得到客户好评。茂名市的广东铭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出口荔枝3200吨,金额约2500万元,比去年增长80%,荔枝出口至15个国家,且新增了卡塔尔、白俄罗斯等出口国。  同样位于从化区的广州浩恩奉仕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荔枝加工如火如荼。“我们利用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了4条生产线,包括多功能荔枝果汁深精加工生产线、荔枝爆爆珠精深加工生产线等,可用来制作荔枝果汁、荔枝酱等,其中荔枝爆爆珠是我们推出的新品,可用作茶饮的配料。除了在国内市场销售外,还远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公司负责人朱萍对记者说。  荔枝不仅要“产得出”“保得住”,更要“卖得好”,发展荔枝精深加工,以新质生产力挖掘荔枝价值,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已成为必要之举。推开位于惠州市博罗县的广东荔枝庄园酒业有限公司荔枝酒加工厂的大门,浓郁果香裹挟着微醺酒气扑面而来。发酵车间内,不锈钢发酵罐整齐排列,新鲜荔枝正在这里悄然酿成琼浆。  “我们有果酒、果汁、饮用水等多条生产线,又利用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了灭菌机、果汁储罐、果酒发酵罐、吹瓶机等设备。荔枝酒也出口至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广东荔枝庄园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中波介绍。  “我们和美妆公司合作开发了荔枝面膜、荔枝护肤品。”欧阳建忠举起一套护肤品礼盒介绍,“我们提供原料并负责销售,美妆公司进行研发生产。像这款礼盒的保湿水里含有荔枝果皮提取物,可以让果皮也物尽其用,提高了荔枝的整果利用率。”打好营销牌文旅融合更给“荔”  在“6·6给‘荔’节——广东荔枝全球品鲜嘉年华”上,来自广东主产区的各大荔枝品种同台竞艳,来自多地的带货主播现场带货;乘着《长安的荔枝》的热度,广东省高州市在陕西省西安市大唐不夜城举办旅游推介活动,1000斤荔枝24小时内从高州直送西安……荔枝迎来丰收季,各类营销推介活动也层出不穷。  记者了解到,今年广东省专门成立荔枝生产销售工作组,出台全省荔枝促销行动方案。“广东省将不断推广深化荔枝营销‘12221’体系和短视频矩阵运营模式,赋能荔枝销售端。”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广东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发挥媒体在垂直领域的信息传播、资源整合、品牌塑造等功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其中提出着力荔枝等优势产业,发挥媒体优势,整合资源推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农人IP等系统品牌建设。  “为加快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公司组建了电商销售团队,建设线上平台,创建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提升自有品牌‘观荔’的品牌知名度。”王敏康表示。  如今,广东各荔枝产区大力发展荔枝农旅融合,积极开发旅游观光、采摘体验、荔枝文化等资源,拓展了“荔枝+旅游”等新业态。  临近傍晚,在荔博园内的餐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店门口更是排起等位长队。“这里的招牌菜是荔枝木烤鸡,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整个园区无需门票,游客可以自由参观。在荔枝培育区游客还可以亲手采摘各品种的荔枝。”李树峰介绍。  如今,广东岭南荔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现,现已形成集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现代流通、品牌营销、科技创新和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从古时的“一骑红尘妃子笑”,到如今通过现代产业链“飞入寻常百姓家”,折射出了广东荔枝产业的向新之变。在这里,一颗颗荔枝终将成为照亮乡村全面振兴之路的“产业明珠”,千年佳果,今朝更甜。    (扫码观看视频)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钟欣 祖爽

2025-07-28 10:40:20
新闻图片
湛江:以赛为笔 绘就城市新画卷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朱姗娜审核:傅萱

2025-07-28 09:17:14
新闻图片
市领导到吴川督导检查基孔肯雅热登革热防控情况 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全力保障群众健康安全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朱姗娜审核:傅萱

2025-07-28 09:16:27
新闻图片
“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助力湛江打造“AI 渗透之城”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朱姗娜审核:傅萱

2025-07-28 09:15:57
新闻图片
视界早报7月28日

视界早报01 吴川市党员干部下沉一线 党群联动 筑牢基孔肯雅热登革热防控屏障02 廉江市疾控中心发出健康提示 严防基孔肯雅热登革热03 霞山区“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你可曾为硇洲岛的百年灯塔驻足?为安铺古镇的石板路按下快门?为夜市里滋滋冒油的炭烧生蚝举起手机?湛江的美,藏在骑楼的雕花窗棂里,在海湾的粼粼波光中,在每个平凡日子里的人间烟火气中。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暖心呈现《早安湛江》日历系列,以“一日一景一问候”的方式,让千万人在每个清晨与鲜美湛江邂逅。现在,我们向全城发出邀约:无论你定格的是晨曦中渔港的波光,还是深夜里巷口的灯火;是高楼大厦的摩登剪影,还是老街糖水铺的烟火蒸腾——所有关于湛江的心动瞬间,都是湛江最鲜活的注脚,值得成为这座城市递给世界的“早安明信片”。🌅投稿即有机会:✅ 作品将登上电视台官方日历,千万人见证湛江风采!✅ 入选即标注你的昵称,做城市的“代言人”!✅ 多次入选更有惊喜礼品回馈你的热爱!📮 投稿指南:1️⃣ 定格心动:拍摄湛江的美景、美食、烟火或活力瞬间(高清原图更易脱颖而出)。2️⃣扫码即传: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一键上传作品,3分钟完成投稿!🌞 特别提醒:投稿长期有效,每日精选推送。别让美好在相册里沉睡,我们等待你的镜头,让湛江的千万种模样,都成为人间值得的“早安开场白”。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 融媒体编辑:谢胜强责编:梁春燕审核:吕小兰 熊禄中

2025-07-28 07:00:00
新闻图片
央视推荐!湛江这里的美,“天花板”级别!

7月26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推出《海 岛 天 花 板 原 来 在 广 东 !》一文其中作为海岸线南端起点的湛江凭借其独特的海岛风光与浓郁的地域文化成功圈粉无数这里有中国第一长滩的壮阔有火山与大海碰撞的奇观有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浪漫坐标更有非遗文化与碧海金沙的完美融合跟着央视新闻打卡笔记一起走进湛江开启一场难忘的极南海岛之旅吧!湛江·极南之旅打卡广东海岛,从海岸线南端的海角开始吧!在湛江,风光旖旎的海岛风光是夏日度假不可错过的美丽选择。⛱️东海岛第一长滩是湛江最出片的景色,龙海天沙滩长达28公里,放眼望去看不到尽头。△龙海天旅游度假区。图片来源:网友@blue🌊△第一长滩上演国家级非遗项目--湛江人龙舞。这是雷州半岛民间舞蹈之魂,节奏鲜明,鼓点强劲。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硇(náo)洲岛,是中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火山岛,岛上的火山岩和柱状节理让人眼界大开。广东最南部的徐闻有个南极村,这里是北纬20°13′14″,记得打卡中国大陆最南端地标。△中国大陆最南端滘尾角灯塔如果海岛游还不过瘾,就回到城市。在赤坎区金沙湾踏浪玩沙,乘红嘴鸥游船,看万顷碧波浮光跃金。周末,漫步市区的特呈岛,在红树林栈道上观白鹭翩飞,绿意盎然的水上森林,是夏日给眼睛做的天然SPA。当《奔赴山海 不负热爱》的旋律在广东海岛响起湛江的浪声也在同步和鸣这片海,等你来听;这份热爱,等你来赴 ——湛江的故事,永远未完待续来源:网信湛江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朱姗娜审核:傅萱

2025-07-27 20:40:33
新闻图片
沃土育壮苗——广东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民用无人机产量同比增长58.2%,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集区规模居全国前列,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4%……今年上半年,广东依托厚实的制造业基础和持续的改革创新,不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飞得更远更稳7月3日,广汽高域自主研发的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成功完成首飞。“这是我们取得的又一重大技术进步。”广汽集团旗下飞行汽车品牌广汽高域创始人苏庆鹏说。这是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拍摄的广汽传祺品牌展出的一款飞行汽车(2025年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GOVY AirJet兼具固定翼的高效巡航能力和多旋翼的垂直起降灵活性,无需跑道即可快速起飞降落,可适应城市复杂的起降环境。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广东的低空经济正加速“向上飞”。据广东省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同比增长58.2%。基础更实,“试飞”迈向“常态飞”。在深圳前海的低空空域,每天上午10点半起,不停飞过的快递无人机正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顺丰旗下无人机物流企业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政务总监陈孝辉说,公司已在深圳投入168架无人机,每天飞行架次达六七百次。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一架无人机搭载着快件从深圳蛇口集装箱码头附近的起降点起飞,准备飞往中山(2024年1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截至目前,广东已开通5G-A基站超1.1万个、无人机航线700多条,无人机物流配送年飞行近80万架次。广州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广州正推进1个跑道型通用机场、8个枢纽型垂直起降场、600个常态化使用起降点建设,为低空“常态飞”夯实基础。无人机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壮大。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白玉介绍,广东聚集了低空经济相关企业1.5万余家,消费级无人机占全国市场份额的95%,工业级无人机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4%。这是在珠海航展上展示的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2024年1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今年以来,亿航智能的无人机在海外一些城市实现载人首飞,丰翼科技的物流无人机为18个国家提供服务……广东的无人机正越来越多地“飞向”世界。机器人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在深圳地铁2号线,机器人自己搭乘地铁、自主规划最优线路,为站内7-Eleven便利店送货上门;在深圳南山街头,穿戴着警用装备的机器人协助警察巡逻……行走在岭南大地,记者感受到一个“人机共生”的世界正从科幻走入现实。应用场景牵引创新创造——在深圳市龙岗区,一处处路面场地、水库水域等不断变身为具身智能机器人试验场。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署长赵冰冰说,龙岗正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街区”,推动机器人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场景落地应用。这是在深圳的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拍摄的管道检测机器人(2025年6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今年1月,《广东省加快应用场景创新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行动方案》出台,计划到2027年,每年促进在省内实现首用首试新技术新产品不少于100项。产业布局百花竞放——深圳推动工业机器人及集成应用以面向3C产业为主,广州则是以汽车、船舶、航空等高端制造业为主,佛山推进工业机器人在家电、陶瓷、纺织等重点行业的集成应用,东莞则把集成应用的重点放在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上……广东省机器人协会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闵华清说,这些地方在机器人赛道上各有特点,各美其美。增长动能强劲——广东省工信厅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5.41万套,同比增长34%,服务机器人产量748.86万套,同比增长23%。广东目前已拥有机器人本体及零部件完整产业链。工厂“拧螺丝”、家庭搞清洁、船舶除锈、公园割草……在广东,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服务于生产生活。新能源产业活力迸发在广东汕头南澳岛的蔚蓝海域上,116台海上风机扇叶轻转间,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流向南粤大地。截至今年上半年,汕头已建成3个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120万千瓦。这是在广东汕尾拍摄的中广核“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网箱平台(2024年9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风从南海来,电向绿处去。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统计,截至6月底,广东省新能源累计并网容量超8000万千瓦,占各类型电源总装机的约33%,其中,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达1251万千瓦,同比增长超15%;绿电交易量达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随着风、光等新能源电力的大规模发展和广泛应用,广东的能源结构正持续转型。”南方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高级经理唐宝说。今年以来,广东不断推出创新举措,推动新能源车网互动走深走实。这是在广州番禺广汽智联新能源产业园拍摄的埃安智慧产线(2025年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近日,广州荔湾区新能源车主赵先生收到一张电费账单,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不是他要给广州供电局交电费,而是广州供电局要给他电费。据广州供电局总工程师冯庆燎介绍,居民用电动汽车通过车网互动技术(V2G)反向送电给电网,每度电可获得0.5元至0.7元的峰谷电价差收益,后续还可享受专项的财政补贴。来自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7%、42.2%,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月琴表示,广东将继续聚焦核心部件、关键材料、车用芯片等开展攻关,在电池、电机、电控和无人驾驶、车网协同等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塑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优势。来源:新华全媒头条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朱姗娜审核:傅萱

2025-07-27 20:37:44
新闻图片
【视界快讯】吴川市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全力保障群众健康安全

7月27日,吴川市、县、镇三级有关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塘缀镇村巷、街道周边,清理花盆托盘、水瓶等积水容器,并对公共区域、垃圾桶周边、下水道口等蚊媒易栖息点进行全面消杀,降低蚊媒密度,切断传播途径。此外,还通过悬挂标语、张贴海报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防控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吴川市将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确保防控工作精细化、全覆盖;做到响应迅速、行动高效,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将风险隐患消除;向先进地区学习,借鉴他们在蚊媒传染病防控中的成功模式和创新举措,不断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各项防控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湛江台记者黄婉悦 欧永南报道

2025-07-27 19: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