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发生“0804”疫情以来,友谊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下高效有序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期间志愿者、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大力支持、积极参与、携手抗疫,勠力同心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来自西非尼日利亚的外国友人Sam,目前在湛江一家外贸公司从事翻译工作,居住在霞山友谊街道。当他得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消息后,与妻子主动联系社区,报名参加志愿者。在友谊街道原汇花园核酸检测点位上,Sam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维持秩序、指导群众扫描场所码、测量体温,检测现场井然有序。他的中国妻子则在不远处的志愿岗协助群众扫填写粤核酸信息和扫码。核酸检测工作时间长,天气炎热,夫妻两人穿着防护服一站就是一整天,汗流浃背,却从未抱怨过一句。Sam更是把四名外国留学生动员起来,一起到友谊街道核酸检测点位上支援入场扫码、测体温等志愿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抗击疫情、服务社区。当问及为何要积极参与本次志愿服务时,Sam说:“我在湛江结婚、工作和生活,已经融入了这里,我虽然是外国人,但绝对不是外人。湛江就是我的家,我也要为防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他的妻子和学生也为能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感到自豪和高兴。前来参与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的外国留学生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亲身体会到中国人团结一心抗疫付出的艰辛和令人震撼的决心和力量。前往做核酸检测的群众对这些外国友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为他们的踏实、认真、友善的工作态度点赞。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疫情面前,不分国界语言,外国友人用行动诠释“疫情防控,志愿同行”的精神,成为支援友谊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的特别力量,与街道工作人员和群众一起共同筑起防疫的“友谊桥”。附:现场图片Sam与妻子在志愿服务岗外国留学生在为群众测温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施显彪审核:吕小兰
从8月4日雷州市出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到8月11日霞山区发现2例疑是阳性病例后(另1例排除了),我们面临着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复杂、防控压力空前增大的状况。患者从哪来?接触了哪些人?活动轨迹是怎样的?答案一一为公众揭晓。而要搞清楚这些问题,离不开一个重要的环节——流调溯源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发生,由8名医务人员组成流调小组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完毕,迅速投入流调溯源工作中。他们当中有党员、有入党积极分子;有的是经验丰富、多次参加流调溯源工作的抗疫“老将”,有的则是首次加入的“小白”。由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组成部分流调小组成员在霞山区流调溯源中心里,队员们有的负责疫情监测,有的负责现场流调,有的负责信息统计分析与报送,有的负责病例个案调查和密接人员追踪排查等。传播途径和传播链的追溯就像是破案,而负责破案的就是这新冠病毒“追踪者”——疾控流调员,他们要尽量在最短时间内摸清楚每个上报病例的活动轨迹,分析出感染途径和传播链,并及时采取措施阻断病毒传播,从而将病毒的感染人群控制在最小范围。他们争分夺秒,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犹如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福尔摩斯”。流调人员在夜以继日的开展流调溯源工作8.12凌晨流调队员穿好防护服,带上消毒器械,采样箱、调查表,披星戴月的进行密接家庭的流行病学调查 8.13到高风险地区现场采样、调取监控信息、核查信息、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排查追踪、流调溯源工作是疫情控制的“最强大脑”,为确保流调工作“一刻不误”、“一人不漏”、“一查到底”,争分夺秒跑赢病毒,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我们的流调小组的队员们以流调中心为家,24小时待命,基本上每天连轴转,接到任务后,迅速出动,立即奔赴现场采样、调取监控信息、核查信息、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排查追踪、数据分析、绘制疫情传播链树状图,对每一位流调对象开展“破案式”线索排查,确保做到应查尽查,应排尽排,不放过任何一条可疑线索,回来后撰写处置报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准确上报。。。。流调人员奋战在防疫一线,不知疲倦、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忘记了家里年幼的儿女,忽略了不适的身体,大家奋斗的目标始终一致,“争分夺秒,和病毒赛跑”只为高效完成这份“无我”的团体工作”,为百姓健康筑牢一道道防线,就是她们不变的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党员们义不容辞冲锋在前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在疫情面前,她们是逆行者;在使命面前,她们是排头兵。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请党放心,战‘疫’有我”的担当。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施显彪审核:吕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