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十五运会湛江赛区食品安全,我市通过统一采购、专车押运、驻点检测、全链条监管等一系列严密措施,构建起高效可靠的食品安全保障网,为赛事“舌尖上的安全”筑牢防线。目前,首批运动员食材已顺利入仓,标志着湛江赛事食安保障工作全面进入实战状态。8月 25 日至 29 日,湛江将承办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暨十五运会武术(散打)测试赛;11 月 13 日至 16 日,将承办十五运会武术散打比赛。为了做好赛事食品安全供应工作,运动员六大类食材从广州总仓采购,六大类以外的食材,由湛江赛区专仓从遴选合格的生产企业(基地)采购、检测和存储。8月18日,记者在湛江赛区唯一食材专仓——湛江公交集团鑫悦餐饮公司看到,4辆赛事冷链运输车完成设备调试和消杀工作后,在市执委会的指导监督下,前往广州总仓执行首次运输任务。经过连夜奔波,冷链运输车于8 月19 日凌晨返抵湛江专仓,在湛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现场监督下进行入库,全程杜绝食源性兴奋剂风险,严格保障每一份食材的安全合规。湛江公交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管理员袁希表示,截止到18日中午,已经完成了供应非运动员除蔬果类食材的全部入库,相关部门已完成样品抽样送检。为确保赛事期间参赛人员的食品安全,配备了赛事冷链保障车队,满足专车配送、专人押运要求。所有食材入库均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现场监督下进行抽检,确保从源头到终端全程可追溯。作为赛事接待酒店,海滨宾馆、君豪酒店严格按照十五运会食品安全要求,食材库房、厨房和餐厅专用,避免食材交叉污染,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以万全之策守护赛事“舌尖上的安全”。湛江海滨宾馆销售总监陈清丽介绍,湛江海滨宾馆坚决围绕食品安全目标,严格按赛事保障标准对餐厅后厨进行了系统性的整改,确保食品制作环节的安全、卫生与整洁。食材供应方面,建立了“统一配送+规范储藏”保障机制,从源头杜绝食品变质、污染风险。在食品制作环节,将由具备国宴服务经验的大厨全程把控菜品执行与质量标准,搭配精英厨师团队进行烹饪。从食材到出品的环节把控,既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又确保菜品新鲜、营养均衡,为赛事提供有力的饮食保障。为切实做好十五运会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管理,湛江多部门联动发力:配合省执委会食品安全和反兴奋剂风险防控工作专班举办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培训,抽调市、区以及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业务骨干,组成食品安全现场保障人员小组;组织全市市场监管系统食品安全保障相关业务工作人员,市公安局、市卫健局、市疾控中心、接待酒店等23名相关人员,参加食品安全专题培训;严格按照省执委会要求,制定食品安全检测方案,由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承接检测工作任务,为赛事顺利举办提供坚实支撑。为保障十五运会湛江赛区赛事运行期间食品安全,市市场监管局主要从三方面精准发力:一是与农业部门一同,严格遴选供会食品生产企业、种养殖基地以及供应商,从源头确保赛事食材供应的安全性;二是组织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对食材、酒店后厨环境等进行检验检测,提前消除风险;三是对食材专仓储存、运输、酒店加工等全环节进行监管,采取“驻点保障与巡查监管”的双机制,全力以赴守护全体参赛人员与工作人员的饮食安全。湛江台记者:刘丁当 冯表 李赤 通讯员:肖春明 陈燕玲报道
登录湛江“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点击进入“饭堂监管”界面,面食烹调区、点心间、小炒部备餐间、蔬菜加工间等重点区域的实时画面即刻呈现眼前。应急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学校后厨的分餐间、备餐间、肉类加工区等关键环节的实时影像。即便正值暑假仍有工作人员穿梭于操作区间开展细致的消杀与清扫重点清理积水容器和卫生死角全力防范蚊媒疾病传播风险这一幕,来自湛江市第二中学一位学生家长的手机屏幕,也成为湛江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工程落地见效、实现全域覆盖的生动注脚。食品安全无小事,校园餐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自推进校园餐专项整治以来,湛江市充分运用智慧监管手段,着力打造让学生舒心、家长安心、社会放心的校园餐饮环境。后厨走向“台前”,全过程阳光监督“菜是不是现炒的?”“后厨干不干净?”“厨师操作是否规范?”这些曾萦绕于家长心头的疑问,如今在湛江有了清晰的答案。通过在食堂后厨关键区域安装高清摄像设备,并全部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学生家长只需通过手机小程序,即可随时查看孩子所在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制作全过程,实现对孩子就餐安全的“云监督”。截至目前湛江全市所有供餐学校已100%接入市级智慧监管平台学校后厨从昔日“幕后”走向“台前”彻底置于阳光监督之下全市所有供餐学校已100%接入湛江“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在遂溪县应急管理中心,“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正在平稳运行。工作人员轻点鼠标,随机调取一所学校的监控画面,分餐间、备餐间、肉类加工区等关键环节的实时影像清晰投放在大屏上。即便暑假期间厨房暂无人作业,系统依然持续运转,静默守护每一处细节。这一数字化监管新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监管效能和覆盖广度,更以“眼见为实”的方式缓解了家长焦虑,增强了社会对校园食品安全的信任感,逐步构筑起一道坚实高效的“舌尖安全”数字化防线。AI“巡更”,构建家校共治新格局遂溪县的实践是湛江协同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作的一个缩影。该县早在2020年就已实现校园食堂“明厨亮灶”全覆盖。2024年6月,遂溪依托新建的应急管理中心,打造“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覆盖全县所有中小学及幼儿园,实现对食堂环境卫生、食材原料、加工操作、人员规范行为及学生就餐等环节的全过程、全方位实时监管。常春藤东海岸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用餐。当前,在原有实时视频监控、回放及食堂档案管理等核心功能基础上,湛江“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还新增了菜单展示、陪餐管理及家长学生留言互动等模块。家长不仅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直接查看后厨直播视频,还能匿名留言提出意见或建议,构建了更为开放、互动的家校共治新格局。该平台还引入AI智能识别技术,实现无人作业时段的自动环境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动态,如鼠类活动等,系统将自动捕捉并实时推送预警,显著提升监管工作的时效性与精准度,有效弥补传统人工巡查在实时性与隐蔽性问题发现上的短板,让食品安全隐患无处藏身。来源:湛江发布编辑部
【农村大喇叭·坡头新乡音】第118期:蚊虫防疫,坡头发布,5分钟各位父老乡亲:近期,我们正在开展“万村清洁”行动,就是对自己的家、对自己的村进行卫生大清洁,改善大家居住环境。目前,气温升高、降雨频繁,蚊虫进入活跃期,很多病毒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就如现在的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是经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给人身体和生活带来不便。村里卫生环境搞好、没有乱堆乱放、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大家身体健康就有保障。所以,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请大家要马上主动并发动自己的亲人行动起来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要清垃圾、整村巷。大家要马上对自己住的地方、房前屋后、楼顶和周边草地等地方进行卫生大清洁,乱堆杂物、乱搭乱挂要及时拆除,自己家的垃圾、村内的垃圾要及时清理,垃圾整理好要投放到村里垃圾池内或垃圾桶内,由保洁公司及时清运。第二,清积水、防病菌。家家户户人人都要参与行动,全面清理积水,不给蚊子留有藏身的场所。千万要记住:花盆托盘、闲置瓶罐、废旧轮胎等容器的积水一定要彻底清理,暂时不使用的容器应倒置或加盖密封放好,避免积水滞留。清理疏通各类排水沟渠、下水道、雨水井、天台排水口等,确保排水畅通无积水。第三,勤消杀、常保洁。在全面清理干净后,还要结合蚊媒传染病防控需要配合村里开展消杀,消杀后我们要珍惜我们的劳动成果,要保持天天打扫卫生的清洁好习惯。父老乡亲们!搞好卫生环境,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孩子、老人在干净的环境健康过日子。大家一起行动,人人自觉,搞好自己家的卫生、一起搞好村内的卫生,形成习惯,保持村庄干干净净,保护自己及家人健康!来源:坡头区融媒体中心编辑部
2025年8月20日辟 谣乌鲁木齐北京北路发洪水了?假的!详情:近日,有网民发布视频并配图“乌鲁木齐北京北路发洪水了”,引发关注。经当地应急管理局和城市管理局核实:该网民所述内容不实。近期乌鲁木齐市北京北路未发生洪水灾害。当地网信部门提醒广大网民: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请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携手共建清朗网络空间。(来源:“乌鲁木齐网络举报”微信公众号)科 普这种水千万别用,容易孳生蚊虫,请直接倒在地上!详情:近日,一些地方雨水充沛,部分市民保存雨水用于浇花,其实这相当于在家里放了“定时炸弹”!大概一周后,家里就会被无处不在的蚊子“狂轰乱炸”。对此,疾控部门工作人员介绍:雨水充沛的天气为蚊虫孳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存水的水缸、水桶等更易成为蚊虫的“月子中心”。从卵变成蚊子的过程一共需要7到9天,及时清理积水就能把蚊子扼杀在摇篮里。需要注意的是已经孳生蚊虫的水,不要倒进下水道里,应直接倒在水泥地上,让幼虫自然干燥死亡。如何防止蚊虫孳生?1. 定期检查积水:每周一次,检查家中花盆、瓶罐、地漏等易积水处。雨后重点巡查阳台、庭院、屋顶,避免积水残留。2. 长期防蚊:改变积水环境。加盖密封:储水容器(如桶、缸)必须加盖,防止蚊子产卵。养鱼控蚊:水池、水缸中养鱼(如孔雀鱼、斗鱼),自然消灭蚊子的幼虫孑孓。使用生物灭蚊剂:对水生生物无害,专杀蚊幼虫。如发现长期积水地(如工地、废弃水池等),应及时向物业或当地疾控部门报告。(来源:“新华网”微信公众号)通 报假冒退役少将、中科院院士,阮某平被刑拘!详情:近日,网传阮某平冒充院士等身份行骗。经属地公安部门全面深入调查,已初步查明阮某平(男,63岁)涉嫌假冒退役少将、中科院院士等特殊身份非法获利,并多次假冒特殊身份参加社会活动。目前,阮某平因涉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通 报编造出入玉溪城区需缴费谣言,网警依法查处详情:近日,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一视频,并配文“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即日起玉溪市政府决定:凡是进入城区的必须缴纳200元的城镇维护费用,该费用可以在5年内随意出入玉溪城区!500元可以一辈子随意出入玉溪!”,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造成误导。经公安机关查明,网民李某某为蹭热度、博流量,以提升自身账号关注度,故意编造上述虚假信息发布至网络,引发大量网民的关注、讨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日前,公安机关已依法给予李某某行政处罚。(来源:“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