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深圳市儿童医院与湛江市妇幼保健院签订为期三年的结对帮扶工作协议,并联合开展义诊活动,助力湛江市妇幼保健院进一步提高儿科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更好护航儿童健康成长。深圳市儿童医院是我省唯一一家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多个学科技术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湛江市妇幼保健院将于今年年底搬迁到新院区,目前正“竞标争先、比学赶超”,积极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根据协议,深圳市儿童医院将充分发挥优质儿科医疗技术资源,通过医院管理培训、进修师承、跟班学习、专家不定期坐诊、远程会诊、手术示教、科研合作及指导、教学查房、重点专科学科建设、医院建设及项目规划指导等帮扶方式,进一步提高湛江市妇幼保健院的医院管理、重点专科学科建设和医疗技术水平,为我市广大儿童提供更加优良的医疗保健服务。当天,深圳市儿童医院与湛江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专家还联合举办义诊活动,进行小儿外科医学领域学术交流,让湛江患者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免费的名医诊疗,进一步提高湛江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诊疗技术水平。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记者:麦俊见习记者:叶莹莹通讯员:陈丽琴 郭海燕融媒体编辑:陈振民责编:郑玉君审核:李建文
过完本周端午假期就在眼前据国务院此前发布的《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端午节假日安排2023年6月22日(星期四)至6月24日(星期六)放假调休共3天6月25日(星期日)上班假期后连续上班6天不少有出行计划的小伙伴已经订好车票、酒店了而计划自驾出行的小伙伴需要注意端午节期间高速公路不免费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文件《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只针对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四个重要节假日实施7座(包括7座)以下小型客车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政策来源:广东发布融媒体编辑:谢胜强责编:郑玉君审核:李建文
虽然还有一些日子才到端午,但是大家对划龙舟、吃粽子的热情已经开始高涨起来了。不过端午前后,天气又湿又热,而糯米黏滞,较难消化,是否人人都适合吃粽子呢?我们请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科高三德副主任中医师,教大家如何对应体质来包适合自己的“养生粽”。 脾胃较弱人群不宜多食粽 高三德介绍,“端午”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书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其中的“鹜角黍”,指的便是粽子,可见端午吃粽子的习俗有着深远的历史。 一千七百多年后的今天,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粽子的馅料也更加多元与创新。糯米是粽子的主要材料,在《本草纲目》中对糯米有这样的记载:“若素有痰热风病,及脾病不能转输,食之最能发病成积。”也就是说,糯米黏滞,较难消化,易加重体内湿热。另外,有的粽子里包了肥腻的肉,容易“发痰”。因此,像老人、儿童、胃肠道疾病患者这些脾胃功能相对较弱的人群,就不宜食用太多粽子。 但没有粽子助兴端午,似乎又少了些节日气氛。高三德表示,如果实在想要在佳节品尝粽子的美味,不妨对症选材来包些“养生粽子”过过口瘾。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食疗粽子的用量应根据个人症状及体质,特定疾病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选择和使用。 1.清热袪湿粽 馅料选材:绿豆、赤小豆、莲子、薏苡仁等适量。 绿豆和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清热”食材,中医认为,绿豆有“益气,除热毒风,厚肠胃”的功效,而莲子“味甘苦寒”,孙思邈认为它能“止渴除热,补中养神,益气力”。这两味食材搭配利水渗湿的赤小豆和薏苡仁,能减轻糯米对体内湿热的加重。 除此以外,还可以食用被栀子水浸泡过的“栀粽”,栀子是一种药食两用果实,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的功效。又或者换用更易消化的黄米来包粽子亦可。 2.益气养血粽 馅料选材:蜜枣1-2枚、紫米30克、糯米10克、扁豆10-15克、葡萄干5-8克、紫薯15-20克、花生10-15克。 人体的气血与脾胃密切相关,要补益气血,强健脾胃很重要。蜜枣与紫米都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养血的功效;扁豆、葡萄干、紫薯、花生则都能补益脾胃。气血亏虚的体质可以试试用上述食材包的粽子,以健脾强胃、调养气血。 3.滋补益身粽 馅料选材:小鲍鱼1枚、干贝15克、虾仁2-3克、海参0.5条、香菇1个、板栗2枚、腊肠0.5-1条。 海鲜多有补肾的功效,如鲍鱼补肝肾、益身明目;干贝补肾;海参滋肾补血、健阳润燥;香菇开胃。肾气虚人群可以食用此类粽子。 4.抗感安康粽 馅料选材:黄芪30克、党参20克、枸杞子15克、红枣2枚、枇杷叶10克、红豆200克、黑糯米150克;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性加入红枣泥、桂花糕、豆沙、白糖等。 做法: 1. 黄芪、党参、枇杷叶共研磨成细粉;枸杞子、红枣切片。 2. 将红豆、黑糯米洗净,与药粉、枸杞子和红枣片一起浸泡3-4小时。 3. 把上述材料捞出,滤去水分;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性加入红枣泥、桂花糕、豆沙、白糖等配料,拌匀成馅料。 4. 取粽叶,将馅料装入,封口成粽子形状;蒸煮粽子约150分钟即可食用。 黄芪、党参具有补气补阳作用;枸杞子、红枣、枇杷叶等食材具有补血养气、润肺止咳的作用;红豆、黑米、糯米等营养丰富,补血健脾,富含维生素C、D、锌等,有助增强免疫力,利于体力恢复。 5.健脾安神粽 馅料选材:白术30克、茯苓20克、红枣2枚、松子10克、枸杞子15克、黑米150克、糯米100克;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加入红枣泥、桂花糕、豆沙、白糖等。 做法: 1. 茯苓、白术、松子、枸杞子共研磨成细末;红枣切片。 2. 将黑米和糯米淘洗干净,和上述粉末及红枣片一同浸泡3-4小时。 3. 将上述材料捞出,滤干水分。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性加入红枣泥、桂花糕、豆沙、白糖等配料,拌匀成馅料。 4. 取粽叶,将馅料装入,封口捏成粽子形状;蒸煮约150分钟至熟透。 适合一般人群食用,用量需依个人体质而定;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用;3岁以下儿童应避免食用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配方。特定疾病人群需遵医嘱选择配方。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科高三德副主任中医师 (记者吴婉虹 通讯员王雯玉)来源:广州日报融媒体编辑:谢胜强责编:郑玉君审核:李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