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湛江广视网,注册
新闻图片
繁枝点染吴屋 墙绘妆乡野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余楚文责编:唐凯明  审核:吕小兰

2025-07-12 20:58:06
新闻图片
徐闻:香蕉产业铺就乡村振兴“黄金路”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余楚文责编:唐凯明  审核:吕小兰

2025-07-12 20:58:06
新闻图片
关于举办身份证、出入境证件便民服务专场活动的通告

暑假期间,为便于群众办理身份证和出入境证件,湛江市公安局赤坎分局治安部门于7月12日、7月19日、7月26日举办身份证、出入境证件便民服务专场活动,欢迎广大市民就近前来办理身份证、出入境证件业务。一、专场时间、地址及联系电话2025年7月12日(星期六)上午8:30-12:002025年7月19日(星期六)上午8:30-12:002025年7月26日(星期六)上午8:30-12:00专场地址:湛江市公安局赤坎分局治安大队办证大厅(赤坎区椹川大道北62号赤坎区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3楼)联系电话:0759-3363111(出入境相关业务咨询电话) 0759-3339071(户政相关业务咨询电话)二、注意事项1.市民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及相关证明材料前往办证;2.请市民提前安排好个人时间,避免因等待时间过长影响出行计划;3.请市民配合好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按照相关工作流程逐一完成相关手续。特此通告。湛江市公安局赤坎分局2025年7月11日

2025-07-12 11:02:02
新闻图片
来投稿啦!百千万,我来拍!

南都君喊你来投稿!一起来拍“百千万工程”!为激励更多创作者凝聚共识,搭建高水平、开放式的视频创作交流与激励平台,7月8日,南方都市报社正式启动“百千万我来拍”视频创作激励计划,“印象百千万”主题影像征集活动也同步上线。本次南方都市报、N视频“百千万我来拍”视频创作激励计划,将向视频创作者们发起优质的内容征集,优质内容将会入选“早安南都”视频栏目,同步在南方都市报新媒体账号上进行全网传播,同时在垂直领域的粉丝群进行分发推荐,优秀的作品也会获得双重的稿酬,也就是“基础创作津贴+爆款流量奖励”。明年7月份,活动将会评出“十大优秀创作者”。征集主题、投稿方式都在这里👇点击下方海报或扫二维码了解“印象百千万”主题影像征集活动👇7月8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南方都市报社主办的“百千万我来拍”视频创作激励计划启动仪式暨研讨会圆满举行。活动现场,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同志、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代表,各地市宣传部、区县融媒、高校、互联网平台、拍客以及主办方代表共同出席,围绕如何助力“百千万”、记录广东乡村新貌,创新开展视频内容创作与传播进行了交流。聚力做好三个100融媒报道项目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编委,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副书记、主编刘江涛在活动致辞中表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2025年,南方都市报、N视频将聚力做好“100个广东古村落”“打开100个广东潮镇”“100个馆藏故事”融媒报道项目、“带海外朋友CountryWalk”国际传播项目。刘江涛表示,南方都市报、N视频同步启动“百千万我来拍”视频创作激励计划,通过双重稿酬、流量扶持、矩阵传播、有奖征集等激励机制,向视频创作者们发起优质内容创作征集,力求汇聚创作力量,以不同创作者的视角来呈现“百千万工程”的建设成就与活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编委,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副书记、主编刘江涛致辞。短视频也是“新农活”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主旨发言时指出,《“百千万”我来拍计划》是媒体系统性变革和文化、数字赋能“百千万”的鲜活实践。“农产品的物质价值有上限,农产品的文化、品牌和情绪价值空间巨大。在农产品物质价值之上增创文化、品牌和情绪价值,需要文化人才、文化团队、文化资源、文化平台,这是‘三农’所短缺的,而恰恰是媒体所富足的。省委农办、省委宣传部日前出台的《“媒体+”赋能“百千万”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为此提供了支撑。”短视频作为媒介进化的新载体,在三农领域的价值可概括为:农民以短视频连接市场,实现生产关系的重构;技术用短视频进行推广,实现技术鸿沟的跨越;市民在短视频中云游乡村,实现了乡土文明的价值变现。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同志指出了短视频在“三农”领域的价值实现路径。一是产销革命。因为短视频,农产品从“滞销”到“云销”。广东农业农村厅在2020年成立了短视频中心,为徐闻菠萝从滞销到热销立下汗马功劳。今年的茂名荔枝营销电商率达45%,其中短视频功不可没。二是技术普惠。农技推广成本因为短视频降低90%。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实施“数字+轻骑兵”项目,现场授课内容通过短视频形式再传播,一场课超过百万农户受益。中国农科院短视频账号年解答技术问题27万条,替代80%传统线下基础培训课程。三是文化价值的变现。数据反映,乡村非遗相关视频播放量增长2000%。“‘种’与‘养’加上短视频制作与传播,农产品在物质价值上叠加文化、品牌和情绪价值,手机成为新农具,短视频成为‘新农活’,短视频制作与传播为农民创造了新价值”。6位嘉宾共同启动“百千万我来拍”视频创作激励计划。【圆桌视角】在持续深耕“百千万工程”内容创作的道路上,有哪些创作视角和心得体会?研讨会现场。【编导记者说】“我们开头是融合了《英雄本色》,一个很经典的电影,熟悉这个电影的老师们肯定都知道,有一句经典台词,小马哥说'我等了3年,就是等一个机会',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刚好也是这3年,就是我们要展现‘百千万工程’这3年的成效。”通过一些非常规的解说方式去介绍一些场馆、让老百姓和受访者来替这些政策说话、多用一些不同的语境去代替原来的说法……《粤来粤好百千万——100个馆藏故事》编导代表、南都记者杨杰分享了他的一些创作思路。杨杰表示,广东省内还有很多散落的文博馆、博物馆、纪念馆、旅游点等,里面还有很多的故事和价值值得通过视频去展现、挖掘,希望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继续把广东“百千万工程”拍得更好。《粤来粤好百千万——打开100个广东潮镇》编导代表、南都记者陈诚表示,如何讲好“百千万”故事,但是又能让人看得下去,这也是团队最初定下的一个很踏实的目标。她观察到,短视频推送机制,是快节奏、高密度、年轻化,因此,作品首先确定的形式是2分钟内要讲完内容,能让观众有代入感,有足够的时间看完这个故事,能够有情绪上的递进,但是不拖沓。她分享,作品统一使用4:3的比例,使用非常强烈的风格化构图,3秒之内把视频的基调、氛围完整地展示和传递给观众;尽量避免看图说话,文案更加简明、清晰,并且与画面信息形成互补。初级拍摄者,可以尝试什么角度?作为一名返乡青年,长期驻扎粤东进行驻地报道的南都记者李佳滢表示,自己的视频更多是以重新认识家乡的角度来创作,从而去引起返乡青年的共鸣。她认为,“百千万工程”短视频的核心,更多是用真实的细节来唤起大家的情感共鸣,一台手机、一台电脑就可以做一个最简单的创作。在她看来,市井生活、田间劳作、工厂生产、市集交易、村民闲聊,这些非常真实的场景,都是非常适合“百千万我来拍”的内容,“比起形式创新更动人的,对于初级的拍摄者来说,我觉得是镜头背后的那份质朴。”【地市代表说】韶关武江区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主任骆伟杰表示,“百千万”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宏大的叙事,也是视频创作的富矿沃土,南方都市报、N视频搭建的这个激励计划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遇。揭阳普宁市委新闻秘书、新闻办副主任罗凯瀚分享,短视频制作在“百千万”的宣传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这几年我们依靠短视频创作以及借助时代的风口,成功把普宁英歌带火,火出圈、火出中国、火遍世界,特别是这几年春节期间,普宁英歌的巡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以及短视频制作者到普宁进行拍摄。”他表示,目前普宁英歌的流量在网上已经超过200亿。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省人民医院、省烟草专卖局驻化州市纵向帮扶组团队员赵安分享了日常工作的感受和心得。作为帮扶队的队员,她常常被乡亲们的智慧、坚韧所打动,“比如说我们有七旬的阿公几十年如一日地去照看自己的果园,又或者是返乡青年将传统农业和新时代的技术相互融合,碰撞出激烈的火花。”这些非常有感染力的故事、鲜活的故事,如何生动地表达出来呢?赵安表示,作为宣传者应该做到扎根土地、聚焦科技、传递温度,镜头应该有生活气、烟火气和接地气。“可以把镜头去关注在各级农业部门或者是科技特派员,如何用现代的科技帮助农户们去智慧地种养,这展现了我们‘百千万工程’的硬核力量。”【专家学者说】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系副主任朱立芳表示,高校可以做到更好的生态共建,高校赋能,把“百千万”的素材引入到课堂。她介绍,从2023年的暑假开始,每年的暑假,学校累计派出去超过150支队伍,去到当地,服务当地的“百千万”。她表示,这几年的“百千万”实践充分展现了人间烟火就是最大的流量。她分享,自己也和已经毕业的学生联动,去到各地拍摄视频,“这既是我们的实践成果,其实也是‘百千万’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媒体或者高校能够做的一些成绩。”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教师武会园表示,“百千万”视频讲故事需要处理四组核心关系:宏大叙事和微观切口关系——可以微中见著、以小见大,通过一些小人物、小物件、小场景,甚至是小变化去承载的这种大主题。记录现象与挖掘内涵的关系——镜头不仅仅停留在了美景和设施新貌上,更多挖掘的是有故事的人。客观呈现和主观视角的关系——既有真实,又有温度。发现“真”,辨识“真”,表达“真”,在这种客观记录中融入个人的观察和我们自己的一种情感的关怀,以我的视角去讲述的是我们的故事。技术应用与内容的关系——技术和设备的加持,会对视频观赏性带来极大的提升。武会园认为,“百千万工程”,其实它不是一个华丽的宣传片,它是用我们这种镜头语言、用真情的方式,描绘的是千千万万个变革的故事。这个故事里面有人的故事,那么拍人的时候,有各样的表情、各样的情感,“他需要的更多是我们去倾听。一定不是景点式的、打卡式的拍摄,它需要充分的、集聚大家共同的力量,带着这种好奇心去发现、同理心去倾听、责任感去记录,这样才能拍出更多有深度、有温度且有热度的作品。”【拍客代表说】在百千万内容创作中,如何出爆款呢?南都拍客代表、摄影师王志坚认为,拍摄“百千万工程”就是拍“人”、拍“变”、拍真实的生活与希望,用我们的镜头讲好一个个有血有肉、充满泥土芬芳的故事,让政策的宏大叙事化作普通人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点滴,“这样的内容自带流量,也最有价值。”听完嘉宾们的分享大家心里有没有拍摄的方向了呢你身边都有哪些“百千万工程”故事?赶紧拍下来投稿给我们吧!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执行策划:王佳 陈伟斌总统筹:李湘莹 李绮雯执行:柯晓明 李冠祺 林舒萍 杨舒婷 林瀚韬 曾甜宇陈艺丹陈志刚 丁治加 李佳滢 陈诚 杨杰视觉:关键明 张博 陈芳 欧阳静 蔡沐晗 梁雪儿宣发:陈成校 任磊斌 张驰 梁炜培 许乐 杜银龙 刘苗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5-07-11 21:41:18
新闻图片
今日辟谣(2025年7月11日)

2025年7月11日谣 言山东菏泽龙卷风已致五人死亡?临沂大风冰雹砸烂果园?真相:7月11日,有个别自媒体账号发布信息称“昨天下午,山东菏泽龙卷风已经导致五人死亡,八十三人受伤”并配发相关图片,引发关注。经核实查证,菏泽市7月10日并未发生龙卷风,网传消息系谣言。此外,另一自媒体账号近日发布“临沂遭‘冰弹’突袭!8级狂风卷积水,冰雹砸烂果园设施”等信息。经向临沂市气象部门核实,近期临沂市未发生大风冰雹天气,上述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确为谣言。请广大网民以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为准,勿轻信、勿传播非正规来源或未经证实的信息。(来源: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谣 言新疆伊犁恰西环线全面通车?真相:近日,有网民发布新疆伊犁“恰西环线全面通车”的消息,引发关注讨论。经相关部门核实,该信息为谣言。目前,恰西-库尔德宁西沟环线临时开通,恰西-塔里木环线部分开通,限制驶入车辆类型,且每日19点后限制通行。(来源:“新疆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科 普如何预防和应对热射病?详情:近日,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有关“热射病”的话题冲上热搜。如何预防和应对热射病?如果遇到热射病患者,要做到“降温第一”,应第一时间将患者移动到凉快的地方,并采取措施降温。相关注意事项可用六字诀助记:“已(移)经(净)将(降)脸(联)喂方(防)”。转移环境:立即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比如大树下、通风的房屋内、有空调的房间内,让中暑者以最快速度脱离热源。脱净衣物:将中暑者衣服、裤子全部脱下,去除一切保温措施。体表降温:用冰袋、冰块、冰冻饮料等物品置于中暑者额头、太阳穴、颈部、腹股沟等处进行血液散热,可用纱布、薄衣物包裹冰袋以免冻伤。联系医疗:救助病患的同时,其他人可就近向医疗机构和卫勤人员求助,寻求后续治疗。喂食液体: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每小时补充500-1000ml含钠、钾的低温饮品。防止窒息:出现抽搐、恶心、呕吐的现象,要注意采取侧卧姿势,及时帮助清理口腔、鼻腔,防止呕吐物塞住呼吸道引起窒息。另外,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预防热射病,做好防护,如用湿毛巾擦拭手、胳膊和后颈降温散热;提倡在高温的环境下适当多喝淡盐水;常备有防中暑功效的药品;在高温环境中及时观察体征或是查询热指数表等。(来源:中国青年报)通 报编造散布“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谣言的4名网民被依法行政处罚详情:近日,一张名为“倪四道”院士的聊天截图在网络上流传,内容涉及“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等不实信息,引发当地居民恐慌。7月7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回应来了》一文及时辟谣,澄清事实真相。目前,该事件有了后续处理结果,罗某良等4人因编造散布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据公安部网安局7月11日消息,罗某良(男,32岁)于6月30日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了所谓的“倪四道”院士的聊天截图,内容涉及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造成该谣言信息传播扩散,造成当地居民恐慌,扰乱公共秩序。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对罗某良作出行政处罚。此外,匡某(男,34岁)、胡某成(男,31岁)、张某(男,52岁)在未核实真实情况的条件下传播相关谣言信息,造成谣言信息继续扩散,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匡某、胡某成 、张某作出行政处罚。(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关 注中国银联发布声明!详情:近期,有机构或个人假冒中国银联名义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侵害商家、消费者财产及个人信息安全。中国银联对此发布声明。凡以“中国银联工作人员”“中国银联某产品”等名义开展招股募资、高利率理财、财产担保、信用卡逾期账单处理、办理POS机和信用卡等业务及经营活动的,或电话要求下载不明APP,索要提供银行卡信息、个人身份信息、支付密码等行为的,都是假冒银联名义。中国银联从不以这些方式从事该类业务或经营。中国银联提示公众提高警惕、注意风险,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如需查询确认相关信息,可以拨打中国银联官方客服热线95516。如有发现冒用银联名义从事非法活动的情况,欢迎举报。(来源: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025-07-11 19:22:45
新闻图片
湛江文化中心开放倒计时 记者探访湛江新地标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许婧责编:唐凯明审核:吕小兰

2025-07-11 18:59:36
新闻图片
霞山:“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产业综合体项目建设提速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许婧责编:唐凯明审核:吕小兰

2025-07-11 18:59:35
新闻图片
广东医科大学携市级非遗“药线灸”下乡 为遂溪乡村医疗注入新动能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许婧责编:唐凯明审核:吕小兰

2025-07-11 18:59:34
新闻图片
聚焦中小学心理健康 搭建专业成长平台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许婧责编:唐凯明审核:吕小兰

2025-07-11 18:59:32
新闻图片
创新资源化利用技术 变废为宝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许婧责编:唐凯明审核:吕小兰

2025-07-11 18:5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