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口腔健康,从了解开始。当牙齿出现缺失情况,咀嚼能力会下降,容易影响身体健康。为帮助更多缺牙市民恢复口腔健康,湛江牙加美口腔医院周年庆活动推出的“进口种植牙全品牌半价”优惠正持续开展中,一起来了解。主持人:梁医生,您好!这个周年庆活动中的“全品牌半价”具体指的是哪些品牌啊?湛江牙加美口腔医院种植医生梁乔智:参与周年庆半价活动的多半是一些主流种植品牌,比如有适用人群广、愈合周期快的瑞士ITI;有生物相容性较好,稳定性较强的瑞典诺贝尔;还有德国ABT、韩国CN等十余款品牌植体。主持人:这参与半价活动的植体品牌不少啊,那市民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种植体呢?湛江牙加美口腔医院种植医生梁乔智:在选择种植体之前,首先需要评估牙槽骨状况,如果骨质疏松,可能需要更大表面积的种植体来提高稳定性;其次是根据牙位和功能需求选择,前牙区对美学要求较高,通常选择与美学设计密切相关的种植体,后牙区主要承担咀嚼功能,通常选择功能性强、稳定性好的种植体;最后可以参考医生的建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功能需求、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给出专业的建议。主持人:明白了,那关于种植牙有什么注意事项需要提醒大家的吗?湛江牙加美口腔医院种植医生梁乔智: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对种植牙的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比如早晚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等,以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滋生和牙菌斑的形成。同时,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等维护治疗,以确保种植牙的健康和稳定,延长种植牙的使用寿命。感谢梁医生的分享,此次周年庆活动直至10月31日结束,活动期间,市民除了能享受“半价”优惠外,还能享受挂号、口腔检查、拍片检查以及种牙方案设计四项全免优惠,此外,半口、全口缺牙的市民还能申请最高3万元专项补贴。有种牙需求的市民可以到院咨询了解。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时间: 2024-10-092024年10月9日 谣言:领取养老金要缴3%个税,起征点5000元/月? 真相:近期,有不少号称是律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的博主在短视频平台讲解“养老金如何缴税”的问题,其中“养老金个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领取养老金要缴3%个税”等说法备受瞩目。经向相关部门核实,前述说法均不准确。 实际上,退休人员取得的基本养老金无论是否超过5000元/月,都是不必缴纳个税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更不涉及所谓的“起征点”。 而对于“领取养老金要缴3%个税”的传言,3%个税针对的是个人养老金,而非基本养老金。个人养老金不同于基本养老金,是政府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根据个人养老金制度,在缴费环节,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120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在投资环节,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领取环节,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缴纳的税款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个人按规定领取个人养老金时,由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所在市的商业银行机构代扣代缴其应缴的个人所得税。(来源:“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误区:只要不“头痛”“头晕”,高血压就不严重? 真相:该说法不准确。实际上,高血压并不是总会让人有明显的不适感,没有症状并不意味着血压处于安全范围。高血压患者中,只有少部分人会发生头痛、头晕,没有症状的高血压反而更危险。由于没有症状发生,让很多人忽视了血压控制的重要性。高血压若长期得不到控制,会对全身多个器官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即使没有明显不适,血管、心脏、肾脏、眼睛、大脑等器官也在慢慢承受着高压带来的损伤,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否有症状,保持血压的长期稳定和健康管理至关重要。定期体检、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范用药,都是保护自己远离高血压危害的有效途径。(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提示:代下单优惠多?当心“馅饼”变陷阱! 详情:近期,代下单消费模式在网络上快速兴起。所谓“代下单”,是指顾客挑好商品,线上联系中间商下单购买,购买成功后顾客再领取使用。通过代下单的方式,消费者可以获得快餐、咖啡、电影票等日常消费优惠。而中间商日常搜罗消费者未加留意的优惠渠道,或利用掌握的商品服务的内部价和优惠,以低于官方价、高于优惠价的价格售出,赚取差价。 代下单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有的消费者通过代下单实现了“该省省该花花”,但也有人遭遇了诈骗。近日,杭州市民杜先生花7.99元购买了一张价值15元的品牌茶饮优惠券,打开链接领取后,不但没有领到优惠券,反而因绑定了银行卡、信用卡,被免密支付扣费1万余元。此外,还有人代下单买机票,到了机场却发现没有航班及座位信息;代下单订酒店,到了酒店后却发现没有预订无法入住……种种离谱、糟心的经历让消费者不仅没有获得相应商品或服务,还可能承担经济损失,直呼代下单如同“开盲盒”。 代下单服务暗藏一定的消费风险,容易引发纠纷。一些优惠权益本应仅限于特定客户,以此进行牟利属于违约,若金额较大还可能涉嫌非法经营。在代下单过程中,往往需要消费者提供姓名、电话、身份证号、地址等信息,这也给个人信息安全埋下隐患。如果出现商品质量等纠纷,消费者只能通过代下单方维权,导致维权难。建议消费者慎重使用代下单服务,不要过分贪图便宜,以免遭受损失。(来源:工人日报)统筹:屈绍辉 策划:李洪雷 董晓 编辑:吴炎 设计:肖丽丽 尹路责任编辑: 芮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