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湛江广视网,注册
新闻图片
新形势下建设网络强国的四个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植根于近20多年来互联网对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带来的深刻变化,植根于互联网领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新时代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要把握好以下四个关键。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互联网作为近20多年来兴起的新领域,其发展速度之快、影响面之广前所未有。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但与互联网相伴相生的是,网络空间鱼龙混杂,虚拟空间并不太平。一段时间以来,网络空间充斥着虚假诈骗、色情暴力等负面信息;网络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为打赢这场战争,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领导。要完善各级特别是设区市以下网信办的工作职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要求,理直气壮地唱响网上主旋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凝聚亿万网民,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把握好时度效,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旗帜鲜明开展网上舆论斗争,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是互联网大国。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6月,我国网站数量为518万个,网民规模达8.54亿,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208.07万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1.63万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光纤接入用户规模达3.96亿户。网络空间已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已成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当下形势重点应突出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让互联网成为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二是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空间内容建设,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让我国的网络空间成为风清气正的人民乐园。三是要适应人民新期待,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四是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助力精准扶贫和教育医疗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让老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必须推动治理能力提升近年来,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电子政务水平飞跃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种电子政务平台层出不穷,几乎每个国家部委都各自牵头开发了信息化工作平台如“金财、金税、金关”等,各地也通过搭建电子政务平台推动“放管服”改革,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实施社会的网格化管理,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社会治理水平。然而,在利用互联网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信息孤岛的“蜂窝煤”问题、个人信息保护、网络霸凌问题、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新业态等都亟待治理创新和制度完善。可以说,随着互联网与百姓生活的深度融合,虚拟空间的治理已与现实世界同等重要,各种互联网的顶层制度设计要尽快衔接跟上。互联网本质上就是管道、就是信息流通的高速公路,现在信息高速公路越建越宽,车辆越跑越多、越跑越快,“交规”和各层级的“交警”管控治理能力已成为短板。因此,网信部门应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继续通过信息化推进电子政务改革、让老百姓少跑路外,还要尽快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必须践行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中国数字经济渐入佳境,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其中,数字产业化规模达6.4万亿元,产业数字化的规模超过24.9万亿元。践行新发展理念既是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保障数字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网络空间应率先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一是突出数字经济的创新引领。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技术、区块链、芯片技术等深度融合,通过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与互联网的结合,加速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二是发挥互联网对平衡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在农村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补齐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短板,让农民通过电商增加收入,助力脱贫攻坚,通过实施“互联网+教育、医疗、文化”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三是强化互联网的绿色属性。互联网本身是低碳无污染产业,推动互联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促进绿色自然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四是搭建网络的开放治理体系。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五是释放网络的共享红利。让老百姓平等地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来源:学习强国

2020-01-10 10:38:23
新闻图片
网传凌晨2点43分还有余震?这些谣言不能信!

辟谣,凌晨2点43分余震消息不实 广西玉林5.2级地震之后, 包括广州在内的多地开始出现类似以下传言: 由于传言流传甚广,对此,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中国地震台网速报 接连发微博辟谣。而广东省地震局预报研究中心主任邓志辉也表示,目前关于会否发生余震的网络讨论尚无依据。 有网友也开始科普起来: 再次提醒:这种信息别传了! 早前,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12日22时55分在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北纬22.18度,东经110.51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 表示:本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广西、广东交界处,两省多地均有明显震感。 据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震中距陆川县30公里、距广东高州市46公里、距广东信宜市49公里、距博白县56公里、距广东化州市59公里,距玉林市63公里,距南宁市235公里。 受玉林地震影响,广东湛江地区震感十分明显,有市民称,可以看到桌子、床和屋顶的吊灯等强烈晃动。 不少市民来不及换穿衣服,纷纷跑到楼下较为空旷的地带避险。家住京基小区的李女士急急忙忙抱着女儿冲了出来,连鞋都没有穿。“那会我正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突然猛的震了一下,接着听到邻居喊地震了。”回忆起刚才的惊魂一刻,李女士依然神态紧张。 不少广州网友也纷纷表示有震感。 而针对不少网友反馈的广东广州、佛山、江门等多地有震感,广东省地震局预报研究中心主任邓志辉也表示,玉林与广东多地距离较近,省内部分地区有轻微震感属正常现象,市民不必过度担忧。 近期地震发生后,湛江市地震局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并及时与中国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对震后趋势进行会商,认为这次地震是孤立型地震,是正常的能量释放过程,原震区近期发生4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请广大市民群众不要恐慌。 请大家保持镇定 切勿信谣传谣!愿所有人平安!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中国地震台网速报 融媒体编辑:谢胜强 审核:李建文

2019-10-13 01: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