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湛江广视网,注册
新闻图片
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开展跨昼夜对抗训练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郑玉君审核:吕小兰

2022-03-18 21:44:48
新闻图片
徐闻菠萝对接RCEP首次出口新加坡引关注 央视记者走进“菠萝的海”向全球推介徐闻菠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郑玉君审核:吕小兰

2022-03-18 21:44:24
新闻图片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举行“全国爱肝日”义诊活动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郑玉君审核:吕小兰

2022-03-18 21:43:57
新闻图片
湛江吴川机场将试运行 记者体验乘车线路 通畅便捷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郑玉君审核:吕小兰

2022-03-18 21:43:03
新闻图片
全面清查!学校周边不许售卖电子烟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郑玉君审核:吕小兰

2022-03-18 21:43:02
新闻图片
【视界快讯】湛江吴川机场开展投运综合演练

湛江吴川机场投运在即,为确保运行安全平稳有序,3月18日,湛江机场公司组织开展了投运综合演练。 本次投运综合演练通过模拟五个城市5个往返航班陆续在湛江吴川机场起飞、降落,模拟进出港航班10架次,由湛江市政府组织的近300名志愿者模拟进出港旅客,全面检验湛江吴川机场在安全、服务、运行等方面的全流程保障管理水平和设施设备运行保障能力,为机场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投运综合演练共设置航空器进港、航空器过站保障、航空器离港3项保障流程,按航空器离港与航空器进港分为两组人员同步进行。为确保本次投运综合演练安全顺利进行,湛江机场公司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最新疫情防控规定,对所有参加演练人员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 作为粤西交通联运枢纽,湛江吴川机场飞行区等级由4C级越级按4E级标准建设,具备起降波音777、747、787,空客330、350等宽体飞机、直航欧美的能力。航站楼面积为6.18万平方米,设19座登机廊桥;民航站坪设30个机位,其中E类机位2个、C类机位28个;跑道长3200米、宽45米。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记者:李赤通讯员:卜李冠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赵意审核:吕小兰

2022-03-18 20:27:23
新闻图片
【视界快讯】徐闻推动60岁以上老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龙塘镇105岁老人主动接种新冠疫苗 接种后身体状况良好 吃饭休息正常.随着疫情形势的严竣复杂,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迫在眉睫。为了全县老年人的生命安全,这段时间来,徐闻不断推动60岁以上老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3日15日,徐闻龙塘镇大塘村委会海仔村105岁的苏君余老人在龙塘镇卫生院接种点进行了新冠疫苗的第一剂次接种。记者3月18日了解到,苏君余老人身体状况良好,吃饭休息正常。据反映,目前徐闻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主动接种新冠疫苗,其中不乏八九十岁甚至百岁老人。近期,全国疫情形势严竣,特别对老年人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了全县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去年以来,徐闻不断加强对60岁以上老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并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响应配合,龙塘镇大塘村委会海仔村百岁老人苏君余老人就是其中典型。苏君余老人出生于1917年,今年已105岁。3月15日,在家人的陪同下,镇村干部组织车辆接老人到龙塘镇卫生院接种点,医护人员为老人进行一系列的健康检查,详细询问老人身体情况。经评估,老人健康状况良好,符合疫苗接种条件。在签署同意书后,苏君余老人顺利接种了第一针。记者18日了解到,已接种新冠疫苗4天的苏君余老人一切正常。3月16日,记者一行在龙塘镇卫生院接种点看到,现场不少老人陆续前来接种疫苗,而徐闻全县60岁以上老人新冠疫苗接种1400多针。徐闻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县疫情防控组专家杨导提醒,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没有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需尽快接种新冠疫苗,符合加强接种条件的需尽快加强。来源:徐闻融媒中心记者:李梅英 郑雅 李荣卫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赵意审核:吕小兰

2022-03-18 15:29:58
新闻图片
【视界快讯】霞山解放街道:继续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近日来,解放街道全面贯彻落实霞山区疫情防控第100次会议精神,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切实抓好重点场所、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检查,加强“扫楼”排查力度,有效保障“三人小组”工作常态化,在街道、社区(村)、挂点单位的密切配合下,超额完成了60岁及以上人群第一针阶段性接种疫苗任务。3月15日,接种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第一剂次83剂。其中,区机关事务局当天完成22剂次,近10天累计已完成50剂次,率先完成任务数;市儿童公园当天完成5剂次,近10天累计完成17剂次,率先完成任务数。3月16日,解放街道在老人较密集的霞山步行街书吧门前继续开展“暖心专车 健康苗苗”+“养老资格认证”上门送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当天流动车接种新冠疫苗共79剂次,其中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第一剂次63人。市一小校长庞可彬、市七小校长梁莉莉、市十二小校长黄怡、市十八小校长林海英等同志亲自率队伍现场“参战”,多位教职工身着“红马夹”,积极发动老年朋友和联系学生长辈前来接种疫苗。新冠疫情仍在扩散,老年朋友接种疫苗任务“压力山大”。解放街道正凝聚各方力量,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共同筑牢抗疫的堡垒。(解放街道)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赵意审核:吕小兰

2022-03-18 15:21:58
新闻图片
【视界快讯】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盾构机今日掘进入海

3月18日,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永兴号”盾构机掘进至1400米,穿越东海堤进入湛江湾海域,标志着全线唯一盾构隧道开启穿海旅程,掀起大干热潮。湛江湾海底隧道是广湛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9640米,单洞双线,其中明挖段1148米,U型槽段1140米,盾构段7352米,开挖直径14.33米,管片外径13.8米,内径12.6米,采用一台世界上最先进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开挖掘进,是我国目前独头掘进最长的大直径穿海高铁盾构隧道。此次下穿湛江湾的“永兴号”盾构机,将穿越将近2.5公里的湛江湾海域,横穿湛江湾主航道,与湛江湾大桥并行,侧穿大桥匝道2处桥墩桩基,距大桥桥桩最近距离仅1.2米。海域段盾构最大埋深31米,最大水深20.8米,最薄覆土16.7米,盾构机底部最大压力达5.4巴(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受力5.4公斤)。盾构掘进过程中长距离穿越全断面粉质黏土地层,刀盘极易结泥饼,施工中废弃泥浆量大,泥浆处理难度大。据中铁十四局项目部盾构经理王浩介绍,为降低海底换刀施工风险,项目部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在进入海域前进行了盾构机检修,进行了优化改造提升,更换了耐久性刀具。同时项目部精心组织,统筹施工,邀请业内专家对穿海域段专项施工方案了进行了论证和条件验收。将充分利用智能指挥系统实时监控盾构机掘进姿态,严格控制掘进参数,实时掌握相关数据,切实为穿越湛江湾保驾护航。项目部还对施工人员进行方案技术交底,组织开展了盾构施工涌水、涌砂应急演练,提高了全员应急抢险能力,为盾构安全下穿海域段奠定坚实的基础。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记者:许翠燕通讯员:张朋飞 胡安江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赵意审核:吕小兰

2022-03-18 11:58:06
新闻图片
百姓心中永远的“光影”——“焦裕禄式”女干部在湾区书写不朽篇章

  新华网广州3月17日电(黄玫 王浩明 陈雪莹)“影姐是真的不在了吗?”“她还说,很快从医院出来,会再和我们在一起。”“我们还是希望有一个活着的梁艳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荷塘社区原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梁艳影因病去世已近3个月,但许多关于她的动人事迹依然在大湾区百姓中间口口相传。  梁艳影病逝,年仅46岁。新华网发  开发横琴是国家战略。2009年以来,一批党员干部从“蕉林绿野、农庄寥落”开始,敢闯敢试、先行先试。梁艳影是服务琴澳居民、助力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好粤澳深度合作这篇大文章的“小人物”。她十余年如一日为社区居民守护平安祥和,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坚持在防疫一线,像一抹“光影”,默默奉献,温暖人间,用真情实感在新时代践行了“焦裕禄精神”,在大湾区热土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梁艳影“与百姓想在一处、干在一起”的先进事迹,对激励全体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新时代赓续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新华网融媒体采访团队走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聆听梁艳影用丹心印证初心、用生命兑现使命的事迹,读懂“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探寻“大湾区 大未来”。  海岛蝶变 基层干部“刚柔并济”在湾区热土挥洒汗水  21世纪初的横琴,蕉林绿野、农庄寥落,是个边陲小岛,有11个自然村,以原居民为主,多数人以养蚝、打鱼为生。  梁艳影出生在珠海市区,2000年来到当时被认为是“乡下”的横琴。2006年,31岁的梁艳影成为荷塘社区工作人员,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这片改革热土扎下了根。  “刚嫁到横琴时,别人笑我笨,现在都夸我有远见。”梁艳影生前总是自豪地说,这是横琴的巨变带给她直观的感受。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横琴岛。当时,居民不清楚开发前景,征地补偿是基层最难的工作之一,被扫地出门、被阻止测量是家常便饭。时任社区两委委员的梁艳影不管白天黑夜,挨家挨户做工作,一个月内就谈妥了100多个种植户,完成了95%的工作。  开发建设是承诺,更是责任。在横琴开发的过程中,曾因乡村道路建设施工造成路面泥浆淤积,孩子们上学总是弄得满身是泥。梁艳影发现后,风风火火找到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出要优先整改的建议。  正如焦裕禄所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  横琴蝶变。新华网发  梁艳影经常早出晚归、走村入户,帮助居民解决问题,大家都习惯了她那沙哑的嗓音。久而久之,“有事找影姐”成为群众的共识。斗转星移,如今走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大道纵横、高楼林立,面貌日新月异。  小云(化名)是四塘村居民,遭遇家庭变故,情绪低落。梁艳影知道情况后,找她聊天谈心。“每次在路上碰到影姐,她都会鼓励我。”小云说,影姐就像亲人一样。  以“刚”护发展,以“柔”促和谐,从2006年至今,从普通工作人员到社区书记,梁艳影的脚步从未停歇,不是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大堂里协助居民办理业务,就是骑着车巡村串户。  “社区里原住村民的门牌号,她都熟记在心,我来办事的时候,一报我的名字,她就知道我是哪个村、谁的家属。”石山村居民廖佳燕说。  “梁艳影是在国家战略‘大舞台’上成长起来的基层干部,她就像是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敢于担当,善于把大政方针转化为群众语言,传达党和政府声音;另一方面心系百姓,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广东省委横琴工委委员、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牛敬说。  荷塘亮影 共产党员“可感可敬”用生命守护琴澳安宁  横琴岛地处珠海南端,与澳门一水一桥之隔,距离最近处仅约200米,琴澳两地人员来往密切,疫情防控面临较大压力。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梁艳影带着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排查、登记。尽管身体不适,她坚持走访了辖区727栋楼的4800多户居民。一个多月后,横琴防疫形势趋缓时,她入院治疗,确诊为乳腺癌。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手术后经过短暂休息,梁艳影又返回岗位,继续投入紧张的防疫工作中。  党性的深处是人性的光辉。广东省委横琴工委副书记李军晓说:“梁艳影日复一日的工作,让‘共产党员’这四个字在琴澳居民中可见、可感、可亲、可敬。”  梁艳影在工作一线。新华网发  2021年10月,台风“狮子山”“圆规”相继来袭,处于康复期的梁艳影冲在一线,冒着风雨巡查,扛沙包、劝离临险人员……“她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只要能扛得住,她都会来社区继续工作。”荷塘社区两委委员梁倩莹说。  可铁打的身体也熬不住长期的艰辛劳累。2021年12月,梁艳影身体不支再次入院,她体内的癌细胞已经扩散。“梁书记生命中最后一刻还在惦记工作。”荷塘社区两委委员梁浩源含着眼泪说,当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社区工作委员会开展选举工作,讲话吃力的梁艳影在医院打电话了解工作进展,叮嘱注意事项。  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业。在横琴干部群众眼中,梁艳影身上,有着“焦裕禄精神”的传承——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2021年12月20日,梁艳影经抢救无效病逝,年仅46岁。这个冬天,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现场,这位党代表“缺席”了。  平时硬朗乐观、风风火火的“影姐”离开了。讣告上满满的留言,琴澳居民提起她的名字会感动地说:“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代你负重前行罢了”“永远怀念,我们的荷塘社区梁书记”……  光影律动 奋斗者“继往开来”赓续“一国两制”伟大事业  春天里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阳光明媚。横琴荷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人来人往,“梁书记”离开了,一场接力却在这里进行。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出台。“在这里工作,我能感受到党中央对这片土地的关注和期待,有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梁艳影生前如是说。  横琴开发以来,越来越多的澳门同胞到横琴工作和生活。在梁艳影的推动下,澳门街坊总会进驻荷塘社区,仅2021年就开展了数百场琴澳交流活动,在社区努力实现内地和港澳居民的融合。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梁艳影在基层用水滴石穿的力量让荷塘社区常住的近200名澳门居民,听到了共产党员的心跳,触碰到了共产党员的温暖。  “梁书记常说‘横琴和澳门是一家’,要促进双方相互了解、交流融合。”澳门街坊总会荷塘部负责人董文伟从全民核酸筹备现场赶回,满头大汗对记者说,梁艳影生前总是带着他在社区走访调研。如今董文伟仍在继续探索,让居民享受“琴澳融合”的多元化服务。  讣告里的部分留言。新华网发  荷塘社区的街头,越来越多居民自发自愿、主动踊跃加入志愿服务队,守护家园。  梁艳影的女儿谢敏禧回到横琴,成为一名社区网格员。“妈妈虽然不在,我会去接力,把她没有完成的事继续完成下去。”谢敏禧说,母亲常提到党的先进理论,在潜移默化下,她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是一名预备党员。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委会秘书长、执委会副主任,省委横琴工委副书记、省政府横琴办主任聂新平表示,梁艳影在言行中体现忠诚、在平凡中折射伟大、在质朴中展现真挚、在敬业中诠释宗旨,正是像她这样的基层干部,让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得到体现和落实。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上,无数“追梦人”还在接力奔跑、在奋斗奉献;从基层党员干部到广大群众,无数平凡英雄正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来源:新华网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施显彪审核:吕小兰

2022-03-18 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