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唐凯明审核:李建文
3月9日下午,湛江市东坡荔园管理处党支部、中力爱国志愿者协会麻章服务队和岭南师范学院附中东方实验学校联合开展植树活动,70多名志愿者为金康榕园添新绿。 金康榕园位于麻章区和赤坎区交界处,由荒地改造而来,现已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大树参天、绿草如茵,健身设施和服务设施齐全,深受附近居民喜爱。志愿者们在公园里栽种簕杜鹃花树,用实际行动美化公园环境,为我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出力。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记者:张劲飞 黎明新通讯员: 彭克东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赵意审核:李建文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中医进妇幼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妇幼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与妇幼健康融合发展,弘扬传统,造福广大妇女儿童,助力湛江中医药强市建设。 走进市妇幼保健院妇孺国医堂产后康复科,这里古色古香,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元素融合其中。几名新晋宝妈正在接受产后康复和保健服务,正在做头部杵针治疗的吴女士告诉记者,她从产后几个月到现在孩子已经一岁两个月,都坚持定期过来接受中医产后保健服务,效果不错。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我市高位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2019年开启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步伐。市妇幼保健院乘势而上,当年7月便筹建集中医治疗、养生、保健、康复、教学为一体的粤西首家“样板妇儒国医堂”医疗服务中心,大力引进中医高学历人才,进一步推动中医妇幼融合发展,引领带动全市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以满足广大妇女儿童对中医特色服务需求。 目前,市妇幼保健院妇儒国医堂医疗服务中心拥有中医师15人,其中研究生9人,开设中医儿科、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产后康复、儿童康复五大科室,提供艾灸、中药贴敷、刮痧、穴位放血等多种中医治疗项目,形成中医儿科、儿童康复科、产后康复科3个特色科室,对小儿哮喘、便秘,儿童智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后缺乳等八种妇女儿童常见病种,优先提供中医特色治疗,进一步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水平。 今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这为湛江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注入强劲动力,也将进一步推动全市妇幼保健机构中医工作发展,更好地服务广大妇女儿童健康需求。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记者:陈亭君 陈珏瑜 见习记者林汝婷 实习生张振钊通讯员:焦鹏涛 李玉婷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赵意审核:李建文
为打好疫苗接种攻坚战,爱国街道依托“线上+线下”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养老认证+流动车辆”等形式打通老人接种疫苗“最后一公里”,高效推进疫苗接种的全覆盖宣传和网格化排查。自3月6日开展“十日攻坚,接种疫苗”活动以来,全街道共动员60岁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疫苗第一针138人。 “线上+线下”相结合。街道班子成员下沉到各联系社区(村)深入指导,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动员60岁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疫苗第一针。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入户排查、线上宣传、电话动员,及时发布和告知疫苗接种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工作人员及时详细登记信息,并对未接种疫苗的老人进行精准跟踪,耐心解答群众各种疑虑,动员老人选择合适的方式就近接种。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众,街道及社区干部主动联系车辆上门接送,并提供全程陪伴服务,做到应接尽接。 养老认证+主题宣传。3月4日,街道联合区行政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开展养老认证工作。3月7-8日,街道开展“爱心企业助力疫苗接种,共筑新冠疫情免疫屏障”的疫苗接种宣传活动,分别在霞山骨伤科医院和解放爱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摊位,为往来居民提供了宣传和咨询服务,并开展现场抽奖活动。在疫苗接种点,前来接种的居民基本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部分存在行动或交流不便等问题,工作人员用方言或普通话细心协助老人进行信息登记、核对,耐心了解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和既往病史,认真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详细介绍疫苗接种知识,有序引导老人接种并陪同留观,大大提高了老年人接种疫苗的知晓率和接种率。 疫情仍在发酵,打苗加紧推进。爱国街道将一如既往守好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道防线,全力以赴组织动员辖区内居民接种疫苗,加快构筑全民免疫屏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赵意审核:李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