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清明忆英烈,忠魂贯长空。4月1日至5日,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策划推出“最闪亮的坐标”系列短视频,通过挖掘广东革命烈士的光辉事迹,与大家一起缅怀英烈、学习英烈。今天推出第五篇《萧楚女:永不熄灭的“红烛”》。 “做人要像火,给人以光明,以温暖。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至少应该像一支蜡烛,在黑暗中照耀别人。”这是萧楚女烈士的人生观,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萧楚女,原名萧树烈。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他为坚定自己反帝反封建的信念,依据《离骚》诗句——“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中的象征爱国志士的“女”字,取名“楚女”,开始以手中的笔为武器,纵横驰骋在舆论阵地上,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罪行,宣传马列主义和救国救民真理。他的文章不仅一针见血,而且高产,同事戏称他是“打字机”。 1922年夏,萧楚女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在湖北省立第二师范任教时,他坚信只有教育青年才能拯救这个危亡的民族。为此,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创办学校解决进步青年失学问题,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学习新文学新文化,培养自立谋生、爱国爱民的新人。学生亲切地称他为“青年人生的指路明灯”和“知识海洋的掌舵人”。 在这期间,萧楚女还担任《新蜀报》主笔,且经常给《向导》《中国青年》撰稿,发表了大量的政论、社论、时评。他的文章,笔锋犀利,战斗性强,不是指责土酋军阀,就是痛骂贪官污吏,连反动派所控制的报刊也赞叹他的文章是“字夹风雷,声成金石”。 1926年初,萧楚女受党组织委派,到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检阅干事,并先后担任农民运动讲习所专任教员和黄埔军校政治教官。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革命大屠杀,萧楚女在广州东山医院被捕。在狱中,敌人对他使尽各种酷刑都一无所获,蒋介石电令秘密处决。 4月22日夜,枪声响起,年仅34岁的萧楚女壮烈牺牲。他就像一支永不熄灭的“红烛”,光明磊落地燃尽自己,点燃了大片革命的火种。 【简介】 萧楚女(1893—1927),原名萧树烈,湖北汉阳人。参加过武昌起义。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川、渝、皖、鄂等地传播马克思主义。1925年与恽代英一起主编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1926年在广州协助毛泽东编辑《政治周报》。曾任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专职教员、黄埔军校政治教官等职。萧楚女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理论家、教育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
湛江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省外来(返)湛货车司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结合近期国内本土疫情形势,为进一步做好外省入湛货车疫情防控工作,决定对所有从省外来(返)湛货车司机落实以下疫情防控措施:一、所有省外来(返)湛货车司机及司乘人员在来(返)湛前需提前24小时向目的地作业场所主动报备车辆车牌号、计划抵湛时间,以及全部司乘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情况。上述信息由作业场所向属地社区报告。二、请所有省外来(返)湛货车司机在我市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速公路出口、国省道入口等检疫点配合完成测温、查验行程码、免费核酸检测等工作,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开展相关工作。现场查验健康码异常者需配合落实相应的排查管控措施,存在异常症状者需配合前往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排查。三、所有省外来(返)湛货车司机在湛期间如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不适症状,在做好个人防护下应立即前往临近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同时向作业场所报告,作业场所应及时向属地社区报告。四、行程码带星号的省外来(返)湛货车司机请严格执行健康管理要求。居家隔离或者集中隔离期间,有离湛作业任务的,可向作业场所提出中断隔离需求,作业场所立即向属地社区报告,由社区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引导开展离湛作业任务。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湛江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2022年4月5日来源:湛江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通讯员:梁妃忠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施显彪审核:吕小兰
青山处处埋忠骨,清明时节寄哀思。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我国已有约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万名。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在一次次调研考察途中,习近平总书记每到对我们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总不忘瞻仰遗址、追思忠魂,重温那一段段峥嵘岁月。 在2022年清明节来临之际,央视网《联播+》特推出海报,邀您一起跟随总书记的脚步,铭记历史,缅怀英烈。来源:央视网
编者按:清明寄哀思,鲜花献逝者。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清明节寄托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不忘根本的家国情怀。清明节不仅是踏青扫墓、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更是缅怀革命先烈、继承烈士遗志、激发爱国热情、学习革命精神的重要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讲述英雄事迹、致敬英雄精神,并引用爱国主义诗句言志抒怀,强调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央视网《天天学习》与您一起学习领会总书记用典。 【释义】 《国殇》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九歌》中的第十篇。国殇,即为国捐躯的人。该诗为悼念死难的爱国将士而写,讴歌了将士们英勇不屈、刚强雄毅的大无畏精神。 全诗共十八句一百二十六字,分两部分,前十句为第一部分,后八句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楚军同敌人激烈悲壮的战斗经过。第二部分是对楚军将士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热情赞颂,并表达了对阵亡将士的深切哀悼。最后四句“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作者深情咏赞死难烈士是真正英勇又威武,始终刚强不可凌辱,人已牺牲但神灵不泯,魂魄坚毅是鬼中英雄! 【解读】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回首我国近代史,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为了探求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中国的先进分子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在苦难和挫折中求索、在风雨飘摇中前进,敢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表现出了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奏响了无数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经过逾百年前赴后继的不屈抗争,付出几千万人伤亡的巨大牺牲,中国人民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正是因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不懈抗争和持续奋斗,正是因为前人们浴血奋斗和英勇牺牲,我们的国家才有了今天的独立自主,我们的民族才有了今天的发展繁荣,我们的人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烈士们建立的不朽功勋,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作者 杨立新)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