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印度尼西亚运载70200吨煤炭的中国籍“新东莞11”轮靠泊湛江雷州大唐电厂码头,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湛江边检站采用“无接触”作业模式,安全高效完成该船舶通关手续,有效提升企业生产能源保供能力。在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雷州大唐电厂用煤量较前期增加约2.5倍,国际运煤船舶减少滞港时间、提升通关效率便显得尤为迫切。针对国际航行船舶非生产性停时长等难点问题,湛江边检站优化前期“人货分离”查验模式,积极与口岸联检单位协调沟通,创新提出“无接触”作业模式,通过远程操作作业,实现作业全流程无接触,有效防范疫情传播风险。7月15日,湛江市疫情防控专班《湛江口岸国际航行船舶“无接触”作业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方案印发实施后,湛江边检站7×24小时通关保障,船舶从靠泊到开工较以往压缩50%以上,减少约10%的在港停时间,帮助企业出入境船舶压降滞期费,确保了企业电量抢发期的“口粮”安全。今年以来,湛江边检站在服务便利涉外企业生产经营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快检快放”“赶潮优检”“雾散启航”等特殊勤务模式,推出生命救助 “绿色通道”、重点船舶查验“便捷通道”等举措,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移民管理方案。来源:湛江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记者: 梁恩助通讯员: 岳振华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唐凯明审核:李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