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走失人员的背后都有一群心急如焚的家人每一次及时找到亲人的背后也都有一个暖心的故事3月4日患有老年痴呆的75岁老人不慎从家中走失在经开区公安分局梧阔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仅用1个多小时就将老人安全找回3月4日19时许,梧阔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求助称,其75岁的老父亲,当天下午16时许在家中走失,家人在附近找了三个多小时仍然无果,随即向警方求助。接到警情后,梧阔派出所民警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经了解,事主的父亲敖老伯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俗成的老年痴呆,平时很少让其出门。当天下午因为家人都去上班,无人在家,没想到敖老伯自己就走出去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了解情况后,民警一方面向110指挥中心反馈联动兄弟单位留意有无走失警情,一方面组织人员到走失地点周边走访寻找,同时发动附近村委会联防力量在各大工作群协助查找。民警在走访过程中,获悉一条线索,有群众曾在体育南路附近一条小巷里看到过敖老伯,随即到附近搜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民警在梧阔村内一条小巷子里找到了一名老人正独自前行。民警上前询问其名字,老人便拿出身上的证件。经查,正是已经走失多时的敖老伯。民警见老人家精神萎靡,看起来很劳累,随即将老伯接回了派出所并告知其家人到派出所认领。因走失时间太长,老人看上去已经筋疲力竭,但幸好安然无恙。没多久,老人的家属赶到派出所,当见到老人安然无恙后,紧紧握住民警的手,激动地连连表示感谢。民警叮嘱老人亲属要加强看管,妥善照顾好老人,防止再次发生走失。3月7日,老人的家属特意来到梧阔派出所将一面印有“真心为民办实事神速办事暖人心”的锦旗送到民警手中表示感谢。警方提醒家中如果有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应积极将老人送医治疗,患病老人外出时,应随时给老人准备一张卡片放在其口袋内,或准备一个胸牌挂在老人衣服上。卡片和胸牌上注明老人的姓名、家庭住址、亲属联系电话等信息,以便好心人帮助联系或送其回家。来源:湛江开发区平安在线融媒体编辑:谢胜强责编:施显彪审核:李建文
外地游客来湛旅游一不留神遗失了贵重财物抱着试试看态度向民警求助在失主放弃查找后民警不放弃点滴线索希望历经10小时终于在游客离湛前找回其丢失的价值万余元财物近日,正在社区推广“粤居码”的民警接到外地游客冯女士的求助,其前一天晚上刚从海南来到湛江,在经开区某酒店准备住宿一晚,因赶着投宿忙乱中将自己刚刚购买还没拆封的2双价值1万余元的“古驰”休闲鞋遗失,次日早上才发现东西不见了,几经查找都没有找到,于是向附近的民警求助。随后,民警在冯女士的带领下前往事发地点周边查找。经过走访附近群众,观察周围环境,均没有找到任何线索。民警一边安抚冯女士,一边联系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协助查找。经过研判,民警发现前一天晚上有一位拾荒的老太太曾经在附近捡拾物品,会不会是老人家把冯女士的物品当废物收走了?民警经过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当晚拾荒的老人,经过核查比对,发现老人家捡拾的并不是冯女士遗失的。见老人家捡到的箱子并非自己丢失的物品,异常焦急的冯女士一下子失望起来,放弃了追踪。然而,民警却没有放弃希望,仍旧坚持寻找,最终在案发现场附近的奶茶店获取到一条线索。当晚,曾有一个到店内喝奶茶的男子捡到一个箱子带走。民警一路追踪,经过多方查找,获取了男子的联系方式,并联系上了他。民警表明了身份,并说明了来意,向其进行了法制教育。最终,男子于当天晚上19时许,将捡到的物品送到了乐华派出所。经冯女士辨认,正是其遗失的财物。见到失而复得的财物,冯女士激动不已,连连向民警表示感谢,“本来我想着百分之九十九是找不到了,没想到,民警还继续追了下去,竟然还找回来了!公安民警不仅抓小偷打击犯罪厉害,寻找失物也毫不逊色,湛江公安永不放弃的精神让其钦佩!”法律链接《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警方提醒看到别人遗落的财物时不要贪心应该及时归还失主或者联系警方如果拒不归还财物就可能构成侵占罪面临刑事处罚来源:湛江开发区平安在线融媒体编辑:谢胜强责编:施显彪审核:李建文
3月22日,由广东省科协、广东海洋大学主办,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湛江市科协承办的“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原创话剧 《熊大仁》广东巡演在广东海洋大学启动。该话剧由广东海洋大学团队主创,讲述广东海洋大学奠基教授之一,中国现代珍珠之父—熊大仁教授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我国珍珠养殖业和水产教育事业的故事。巡演活动旨在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引导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朋友科技报国、创新为民,努力让我国科技界的优良学风和精神气质薪火相传。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台记者:陈亭君 李赤通讯员:梁缘融媒体编辑:陈振民责编:施显彪审核:李建文
2023年3月21日是第十二个“世界唐氏综合征日”,主题是“倡导适龄婚育,孕育健康宝宝”。为进一步加强唐氏综合征等出生缺陷防治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市妇幼保健院积极开展相关宣传活动,提升公众优生优育知识水平和健康素养,引导孕妈妈做好孕期保健,科学孕育健康新生命。一大早,在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许多孕妈妈在等待做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中心主任林青为孕妈妈讲解唐氏筛查的重要性并给出针对性的专业意见。 在儿童康复科,医护人员则守候在“唐宝宝”身边,为他们做康复治疗,给家长举办健康讲座,加强“唐宝宝”早期干预,提升康复效果。据了解,唐氏综合征又叫21三体综合征或先天愚型,是人类足月新生儿中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占染色体疾病的90%以上,如不加干预,每600~800名新生儿中就会有一名唐氏儿出生。唐氏综合征的发生风险与母亲分娩年龄有关,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母亲年龄大于35岁,患病风险明显升高。唐氏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智力障碍、生长发育迟缓和特殊面容,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确诊。医生介绍,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偶发性疾病,每对夫妇都有生育唐氏儿的可能。因此,建议每位孕妇都应在孕早期或孕中期到医疗机构知情选择进行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评估唐氏儿的妊娠风险。通过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可实现早发现、早干预,避免唐氏儿出生,是预防唐氏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今年我市把免费为孕妇提供唐氏综合征等产前筛查列入市十大民生实事内容,希望广大孕妈妈尽享政府健康礼包,做好产前筛查,孕育健康宝宝。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台记者:陈亭君 陈冠宇实习生:叶莹莹 黄境明通讯员:焦鹏涛 陈丽琴 李玉婷融媒体编辑:陈振民责编:施显彪审核:吕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