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湛江广视网,注册
新闻图片
今日辟谣(2024年12月9日)

2024年12月9日谣 言“史上最严车检来了”?真相:近日,多个自媒体账号发布消息,宣称“史上最严车检来了”“车检年限变化”“燃油车年检增加OBD检测”等。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多方求证了解到,上述说法均为不实消息,目前各地车检并没有新变化。自媒体发布的消息提到,“新政取消了9座及以下非营运载客车10年内3次上线检测的规定,减为2次”等,实际上,这一规定在2022年10月1日便已开始实行,并非今年的新政。目前,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9座含9座以下)10年内上线检验2次,第6年和第10年上线检测即可;注册登记时间超过10年的,每年上线检测一次。关于网传增加的“OBD检测”,指的是车载自动诊断系统,该系统能够随时监控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可对汽车尾气超标发出警示。实际上,车辆OBD检测早在2019年11月1号已正式实行。根据规定,2011年7月1日后生产的轻型汽油车都需要进行OBD检测。检测机构负责人表示,车检年限和标准与此前相比没有新变化。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3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检测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将正式实施,新规新增了OBD检测项目。但目前对于燃油车而言,并没有相关年检新规出台。(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误 区益生菌的几个误区你踩雷了吗?真相:关于益生菌,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常见的误区。误区一:益生菌可以包治百病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益生菌虽然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误区二:所有的益生菌都差不多实际上,不同的益生菌菌株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机制。比如,双歧杆菌可以到达大肠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嗜热链球菌可以进入小肠帮助人体消化乳糖等。误区三:益生菌可以长期服用虽然益生菌对健康有好处,但并不适合长期服用。长期服用益生菌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的依赖性,降低肠道自身的调节能力。误区四:益生菌补充是多多益善商家对于益生菌的宣传动辄含有8000亿CFU、10000亿CFU的数量,先不论拿到消费者手中真正还有多少活菌,单就益生菌本身而言,并不是补充得越多越好。过量服用,甚至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或者副作用。(来源:@央视网快看)通报云南昆明警方公开曝光一批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警示案例详情:为有效净化网络环境,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云南昆明警方全面梳理摸排各类网络谣言线索,依法严厉打击编造传播网络谣言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清朗和谐网络空间环境。近期打击处置的典型案例主要有:案例一2024年11月,网民陈某某出于吸引眼球、博取流量的目的,在网络平台发布内容为“通缉令:陈小武;罪名:越狱;悬赏金:1000万元”的虚假视频,该视频播放量上万,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安宁警方依法对陈某某予以批评教育。案例二2024年10月,网民杨某因与沈某某发生纠纷,出于报复、恐吓心理,截取沈某某父亲的人像图片后,编造配文“杀人犯逃亡在官渡,看见请打110”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发布,严重影响他人名誉,引发群众恐慌,扰乱公共秩序。官渡警方依法对杨某处以行政处罚。案例三2024年10月,网民胡某某通过社交群组发表不当言论,对革命烈士刘青莲恶意侮辱,将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污名化,影响大众认知、伤害公众情感。东川警方依法对胡某某处以行政处罚。案例四2024年10月,网民陶某某、李某某为吸引眼球,编造“某小区14栋发现拐卖娃娃的窝点”的不实言论,并在社交群组中发布,造成该不实信息被大量传播,引发公众恐慌。官渡警方依法对陶某某、李某某处以行政处罚。案例五2024年10月,网民陈某某、董某、徐某某为博取流量,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某医院医患纠纷视频,谎称患者死亡,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呈贡警方依法对陈某某、董某、徐某某予以批评教育。(来源:“云南警方”微信公众号)详情云南昆明警方公开曝光一批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警示案例

2024-12-09 17:17:53
新闻图片
市区立体绿化示范项目加紧建设 让城市绿化更丰富多彩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余楚文责编:唐凯明审核:吕小兰

2024-12-08 21:54:22
新闻图片
“广东年例村晚”系列活动系列报道之一什么是湛江年例?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余楚文责编:唐凯明审核:吕小兰

2024-12-08 21:48:18
新闻图片
湛江首家华为智能生活馆开业 开启科技智慧生活新体验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余楚文责编:唐凯明审核:吕小兰

2024-12-08 21:48:19
新闻图片
2024“鲜美湛江”舞蹈精品展演:舞跃港城 华彩绽放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余楚文责编:唐凯明审核:吕小兰

2024-12-08 21:48:19
新闻图片
医启新程 处处星火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余楚文责编:唐凯明审核:吕小兰

2024-12-08 21:48:21
新闻图片
省实湛江学校第一届体艺节点燃激情 拼搏描绘青春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余楚文责编:唐凯明审核:吕小兰

2024-12-08 21:48:21
新闻图片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大湾区篇|经济规模领先 资源代价减少——从含绿量看广东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广州12月7日电 题:经济规模领先 资源代价减少——从含绿量看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华社记者周强、周颖记者走进广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以为走错“片场”。一家燃煤发电企业烧煤不见煤,触目皆是果园和草坪,让人误以为进的是公园。公司总经理王明传说,高耸的冷却塔冒出的阵阵白烟不是烟雾,而是水蒸气,只为降低温水直排对珠江水域的生态影响。王明传还说,厂内不仅实现废水、固废的循环利用,降低了能耗,还探索了燃煤耦合污泥发电,在减少污泥污染的同时,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在广东,像广州华润热电这样持续推进绿色转型的传统企业不在少数。以往,陶瓷企业一直是污染大户。佛山市三水新明珠建陶工业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制造、清洁生产,实现粉尘全部收集、废水回收利用、废气超洁净排放。新明珠集团副总裁简润桐说,以实现环保达标为契机,企业升级设备、创新产品,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当越来越多的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选择走绿色低碳之路,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广东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连续35年居全国之首,是以约占全国7%的能源消费、5%的碳排放,支撑了约占全国9%的常住人口、10.8%的经济总量。与此同时,广东的生态环境品质还在优中向好。以老百姓最关心的空气和水为例,今年前三季度,广东PM2.5平均浓度达到19微克/立方米,在全国仅次于西藏、海南和贵州;今年前11个月,广东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3.9%,劣Ⅴ类国考断面全面清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记者调研发现,广东告别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老路,正在走一条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新路,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树立新发展理念,避免先污染后治理,成为行业共识。石化是广东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对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企业,一律一票否决,不予引进园区。“短期看是舍弃了眼前利益,但实则是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高质量发展腾挪空间。”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总工程师符国材说。推动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探索“两山”理念转化新路径。走进汕尾市陆河县,大片森林郁郁葱葱。这里的绿水青山正转化为金山银山。全县7个镇37个村组团“卖空气”,以63.61元/吨的价格成交约11.51万吨碳普惠减排量,带来700多万元经济收入。“卖空气”实际是出售林业碳汇,村里将碳汇出售给企业,后者用来抵消自身的碳排放量。碳汇,不仅能变现,还能作为抵押担保品纳入绿色金融体系,成为贷款“硬通货”。记者采访发现,广东尤其注重市场导向,通过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激发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持续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4年6月末,广东全省绿色信贷余额达3.6万亿元,同比增长26.7%,占各项贷款比重达12.9%。广东持续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增加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保森介绍,通过布局多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广州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超大城市,在推进垃圾减量的同时,实现资源再利用。以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广州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为例,其生活垃圾日均处理规模超过6000吨,占全广州每天产生垃圾的三成左右。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还可以用于发电,年供电量超过10亿千瓦时,可满足35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球说,不仅如此,公司还探索发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产业项目,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经济发展的含绿量越高、含碳量越低,含金量就越足。”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徐晓霞说,广东将坚持绿色发展,久久为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广东实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2024-12-08 16: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