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湛江广视网,注册
新闻图片
湛江正大耳鼻喉医院:甲状腺B超查出结节必须手术吗?专家详解科学应对方法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唐凯明审核:傅萱

2025-09-16 20:25:48
新闻图片
湛江:“鲜味经济”激活滨海文旅消费升级 树立典型样本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唐凯明审核:傅萱

2025-09-16 20:25:27
新闻图片
守护红树林生态安全 清理非法养殖设施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唐凯明审核:傅萱

2025-09-16 20:25:00
新闻图片
儿童研学公益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唐凯明审核:傅萱

2025-09-16 20:24:34
新闻图片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6日)

2025年9月16日辟 谣网传“四川成都‘绿道自缢事件’死者为‘外卖骑手’”系谣言详情:近日,四川成都龙泉驿区大面街道辖区绿道内发生一起自缢事件,网传死者为外卖骑手,引发社会关注。经公安机关核实查证,死者黄某(女,25岁)生前系自由职业,未发现其从事外卖配送行业的相关记录与证据,网传其为“外卖骑手”的信息与事实不符。(来源:“成都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成都龙泉驿公安”微信公众号)科 普“化骨水”是一种什么物质?详情:“化骨水”学名氢氟酸,系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能够腐蚀金属、玻璃和含硅的物体。氢氟酸通过皮肤后,可溶解细胞膜,腐蚀皮下组织,进一步侵蚀骨骼,严重可导致指骨坏死。氢氟酸进入人体后,氟离子与血钙结合,使血钙降低,引发肌肉痉挛、手足抽搐、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此外,还会影响肝、肾等器官,导致肝肾功能衰竭。在日常生活当中,可做好防护措施,尽可能避免氢氟酸带来的危险,比如戴好防化手套(丁基橡胶材质)、佩戴护目镜及面罩、穿好防酸围裙、配备紧急冲淋装置、准备氢氟酸急救包。如遇到类似强酸烧伤,在有水源的情况下应使用大量清水冲洗,时间至少20-30分钟,然后根据情况可用2%-5%的氢氧化镁或肥皂水处理创面后(禁止未经过冲洗直接使用酸碱中和的方式进行处理),仍需用大量清水冲洗,以除去剩余的中和溶液。无水源冲洗污染物时,应使用干毛巾或纱布将其拭去,随后立即送医。(来源:“南方日报”微信公众号)通 报上海一男子用真照片编假灾情被行政拘留详情:上海某小区发生火灾后,赵某为制造“爆款”,刻意编造“起火的仓库存放桶装油漆,易燃易爆”等不实信息,并提供给某网络账号发布,引发公众恐慌。经消防部门核实,实际起火物仅为纸箱等可燃物,系遗留火种导致,并未涉及油漆等易燃易爆物品。公安机关认定其行为构成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依法予以行政拘留。法院二审维持原处罚决定。在此提醒:不实火情信息极易引发公众恐慌,占用社会应急资源,在网络上编造、传播谣言情节严重的,还将承担法律责任。不围观火场、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消防安全需要每一个人理性、负责地参与。(来源:@应急管理部)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025-09-16 19:03:37
新闻图片
“七天七招”+“1130”!这些防蚊要诀一定要学会→

天天被蚊子“突袭”?担心被叮出问题?防蚊也讲究方法关键是对症出招!这份“防蚊秘籍”请查收!“七天七招”+“1130行动”从清积水到灭成蚊从居家防护到出门驱蚊全方位守住健康防线这套“七天七招工作法”请市民认真学起来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七天七招1️⃣家家户户点蚊香。倡导市民群众在蚊虫活跃时段和集中消杀时段,于室内安全规范使用合格蚊香、电蚊液或电蚊拍等物理灭蚊工具。2️⃣家家户户挂蚊帐。倡导市民群众在睡眠时使用蚊帐,将其与外界环境隔离开,减少蚊虫接触的机会,从而降低再次被蚊虫叮咬感染病毒的可能性。3️⃣家家户户装纱窗。倡导市民群众在家里全面安装、修补纱窗、纱门,确保完好有效,有效隔断蚊虫入侵。4️⃣家家户户清积水。倡导市民群众勤清积水,翻盆倒罐,清空花盆底托、闲置容器内的积水;疏通堵塞的阳台地漏、空调排水管;妥善处理瓶罐等可能积水的杂物。5️⃣家家户户倒垃圾。倡导市民群众定期打扫卫生,清理家具底部、墙角缝隙、厨房水槽下方、卫生间角落等卫生死角;及时整理室内外杂物(如纸箱、塑料袋等),修剪盆栽枝叶,并清除小型绿化区域的落叶杂草,减少蚊虫藏匿空间。6️⃣人人出门涂驱蚊液。倡导市民群众在户外活动时(尤其是清晨、黄昏),主动在裸露皮肤喷涂经认证有效的驱蚊水(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有效成分)。7️⃣立体式全方位杀灭蚊虫。同时在早上7-10时和下午4-7时,实行一早一晚灭成蚊工作。同时号召大家参与防蚊灭蚊“1130行动”上/下班1分钟清积水每周1次卫生大扫除家庭每日3分钟排查孳生地积极推进“无蚊场所”建设1130上下班1分钟清积水,倡导市民在上班后或下班前,花费1分钟检查并清理本人办公区域及公共区域的小型积水容器。每周1次卫生大扫除,每周五下午或其他固定时间清理蚊媒孳生地。家庭每天3分钟排查孳生地,检查并清除房前屋后、阳台天台的积水点。转发提醒身边人一起守护健康!来源:江门发布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唐凯明审核:傅萱

2025-09-16 18:09:35
新闻图片
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公益宣传片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唐凯明审核:傅萱

2025-09-16 17:12:57
新闻图片
热带低压生成消息

位于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扰动于9月16日14时发展为热带低压,其中心距离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北方向约300公里,也就是北纬15.3度、东经123.7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7级(1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1005百帕。预计,其将以15公里的时速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请密切关注该热带低压的发展动态。湛江市气象台2025年9月16日16时50分发布来源:湛江市应急管理局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唐凯明审核:傅萱

2025-09-16 17:07:57
新闻图片
七招防蚊灭蚊,远离蚊子叮咬!

来源:广东疾控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唐凯明审核:傅萱

2025-09-16 16:32:57
新闻图片
工程总投资超500亿元!藏粤直流工程宣布开建

9月16日,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直流送出工程、我国“十四五”规划建设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能源输送大动脉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藏粤直流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目前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建设。2025年3月15日,南网超高压公司大理局运维人员和设计院作业人员在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开展藏粤直流工程线路终勘工作。符远征 摄藏粤直流工程于2025年6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工程输电线路全长约2681公里,自西向东跨越西藏、云南、广西、广东四省区,额定输电容量1000万千瓦。该工程2029年全面投运后,藏东南清洁能源基地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负荷中心输送超430亿千瓦时电能,约为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一半,且100%为清洁能源,可替代标煤消耗约1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300万吨。西藏作为我国的战略性能源基地,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丰富,而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大省,用电量常年稳居全国第一,用电需求旺盛,需要更大规模引入外省电力保障能源安全、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藏粤直流工程依托西藏玉曲河、察隅曲、克劳龙河等流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在送端西藏昌都、林芝及受端广东广州、深圳共建设四座±800千伏特高压换流站。送端两个换流站共汇集超过2000万千瓦清洁能源,受端两个换流站分散落点两大负荷中心,为“再造一个新广东”提供坚强的绿色低碳能源保障,进一步推动全国能源资源优化布局跨入“全国一盘棋”新阶段。工程总投资约532亿元,配套“水风光一体化”电源基地投资超过1500亿元,可有力带动一系列上下游装备、施工产业增长,高峰期预计将带动直接就业10万余人,有力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2025年3月9日,南网超高压公司大理局运维人员和设计院作业人员在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开展藏粤直流工程线路终勘工作。胡宗华 摄藏粤直流是西藏清洁电力送出的首条多端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面临4300米超高海拔直流输电新技术研发与成套新装备研制、2000万千瓦级新能源并入弱电网与直流送出核心技术攻关等世界级挑战。“依托藏粤直流工程,我国将全面攻克电网薄弱地区、高海拔地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安全并网、远距离送出和安全消纳的世界级技术难题。”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部副总经理、广东藏粤直流电力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董言乐表示,通过自主研制适用于超高海拔工程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大容量换流阀、能量自平衡换流阀、多端柔性直流控制保护、换流变压器、套管等全套特高压核心装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预计将创造多项世界纪录。“藏粤直流工程是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工程将以高水平电力科技自立自强助力绿色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积极力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部党总支书记黄勇表示,通过系列科技攻关,创新构建对大电网安全的主动支撑能力,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在国际电力工业领域的领先优势。藏粤直流工程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继三峡—广东直流工程、闽粤联网工程投产后,再次合作建设的跨经营区清洁能源送电工程,由两网联合成立的广东藏粤直流电力运营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据悉,这是我国首个跨过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工程,全线近90%为山地、30%为高山大岭。面对超高海拔、雪山冻土、地质灾害、大件运输、环境保护及无人区作业等艰巨挑战,两网将联手科研单位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少人区、无人区探索少维护、免维护设计,在建设运行全过程全面推广机器代人,发展应用先进设计、高端设备、全状态感知、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装备,着力打造国际一流数字化转型工程,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南方+记者 刘倩来源:南方+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唐凯明审核:傅萱

2025-09-16 12: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