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湛江广视网,注册
新闻图片
公益宣传 | 除“四害“”科普知识之灭蚊篇

融媒体编辑:谢胜强责编:施显彪审核:李建文

2021-04-21 09:05:34
新闻图片
红领巾“党史宣讲人”讲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施显彪审核:李建文

2021-04-18 21:44:53
新闻图片
日均车流达65万!广深高速拉动湾区经济高速发展

 沿着高速看广东,今天我们来看看广深高速。  广深高速1987年正式动工,1994年试运营,1997年7月1日正式通车,全程122.8公里,由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与香港合和中国发展(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   广深高速路线图。  据广东省交通集团透露,2020年,广深高速日均车流量已达65万,被称为“中国最繁忙高速公路”。回归历史,广深高速的建成通车,对促进粤港两地经济快速发展、改变内地投资环境、保持香港繁荣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首条粤港合作兴建的高速公路  广深高速是国内第一条粤港合作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也是我国首次以项目抵押方式获得国际融资银团商业贷款的项目。1981年粤港双方就建设广深高速签署了合作意向书,1987年正式动工,1994年试运营,1997年7月1日正式通车,全程122.8公里,由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与香港合和中国发展(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  广深高速建设前,正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的“三来一补”企业正蓬勃发展,粤港运输繁忙。广东主要公路渡口多、等级低,堵车现象非常突出,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当时,广州到深圳公路干线只有107国道,全程150多公里,开车至少要半天,对两地经贸发展和民众出行极为不便。    广深高速宝安立交。南方日报记者 梁钜聪 摄  广深高速开通后,从广州到深圳的皇岗口岸,只需要1.5小时,彻底改变了广州、深圳之间“常堵塞、路程长、耗时多”的情况,促进了广州、东莞、深圳及香港四地的经济繁荣,推动了沿线地区的发展。  东莞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先生回忆说:至今还记得,广深高速刚刚开通时,能够开车走一趟广深高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广深高速一度成为反映当地经济发展机遇的标志。一条广深高速,在不同的场景下引申出不同的涵义——  地方官引进外资时说:“我们有广深高速,交通便利呀!”  工业园招商时说:“我们临近广深高速,有天时地利呀!”  企业家洽谈订单时则说:“我们走广深高速,路通财通呀!”    广深高速五点梅立交。南方日报记者 梁钜聪 摄  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  广深高速作为京港澳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带,是连接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四座重要城市的黄金通道。建成通车20多年以来,车流量高速增长,由1994年试通车时的日均3.63万车次,到2020年日均车流量达65万,对促进粤港两地经济快速发展、改变内地投资环境、保持香港繁荣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  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曾经表示:“近年富士康到深圳、广州投资,也是沿着广深高速。”从1988年富士康国内第一个项目落地深圳,到如今在广州投资610亿元建设液晶面板全生态产业园,吸引郭台铭进行大规模投资的,除了政策优惠外,最直接的就是广深高速带来的交通便捷与经济高效。    1997年,广深高速正式通车。  据相关部门2020年发布的深圳GDP总量表明,2020年深圳的GDP总量为27670.2亿元,而在广深高速开通之前的1994年,深圳的GDP总量仅为567.15亿元,增长了约49倍,可见广深高速对珠三角的经济腾飞功不可没。  专家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广深高速让广州、深圳率先跑起来,带动背后一整张珠三角城市网。广深高速对于沿线的广州、东莞、深圳,对于珠三角城市经济融合发展,就像美国的101高速公路对于硅谷一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粤港经济高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广深高速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两端连接着广州、深圳两个超千万人口的城市,中间贯穿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东莞,南行终点连接深圳皇岗口岸可直接到达香港,区域延伸辐射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依托广深高速“黄金通道”基础优势,东莞虎门、厚街、长安和深圳宝安、福田等地方政府都把客运站设置在广深高速出口附近,大型物流公司、工业园区等环绕沿线布局。通过广深高速公路,公司装货后车辆几分钟就能上高速,基本实现了半天时间对珠三角地区的物流全覆盖。广深高速对货物运输带来的便捷和高效,使得沿途的企业宁愿放弃铁路运输费用比公路运输低30%左右的优势而选择公路运输,以满足客户对物流灵活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深交所。  通车20多年来,广深高速在成为连接广深的快速通道的同时,也连接出了一条沿线创新资源的快速走廊。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两个GDP总值超4万亿级的超级都市圈正在浮出水面。其中,深圳特区GDP连年增长率在全国名列第一,GDP占广东第一名,全国城市第三位,经济发展实力巨大。同时因高速公路而发展的城市群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以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和汕尾为主的“深圳都市圈”形成,并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深度融合,环珠三角地区开发区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配套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潜力无可限量。在广深高速等高速公路的助力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进入快车道。  根据专业机构的评估,2002-2020年期间,广深高速公路对沿线区域经济贡献值超过4000亿元,在推动区域现代物流业发展和助力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崛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深圳特区GDP连年增长率在全国名列第一。  厚植文明沃土,积极担当社会责任  记者在广深高速的企业文化展厅的展墙上看到,广深高速运营方始终坚持党建促进文明创建,先后建设和完善职工之家、志愿者之家、企业文化展厅和各类文体场馆;同时,通过实施“建设一支志愿总队、一支学雷锋示范班、一个最美路姐团队”的“三个一”的党建特色活动,有效促进了党建与生产经营相通相融,还将精神文明建设与履行社会责任相融合,不断促进服务升级,推动企业良好发展,向社会展现了良好的形象,实现了精神文明创建与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双提升、双促进。  广深高速党委书记王伟表示,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后,广深高速党委发动党团员、员工志愿者等组成1900多人的应急防疫队火线请战,联合政府相关防疫部门,设立45个防疫检测点,出色完成了守护大湾区门户的使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据了解,广深高速组建的志愿者总队,服务时长累计近9万小时。10多年来,员工志愿者们通过班余时间,先后参与了北京奥运会火炬在深圳站传递、广州亚运会义工服务、“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及亚残会、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大小型志愿服务活动达300多项。2019年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13部门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多年来,广深高速先后荣获了“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文化品牌”“广东省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广东省用户满意服务明星企业”“热心教育事业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等荣誉,还涌现了不少先进典型个人,如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学雷锋岗位标兵”“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三项全国荣誉于一身的张景祥等先进典型。来源:南方Plu融媒体编辑:谢胜强责编:施显彪审核:吕小兰

2021-04-20 10:33:32
新闻图片
湛江:红色书籍热销 党史学习升温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施显彪审核:李建文

2021-04-18 21:44:53
新闻图片
实力强劲!广州天河、黄埔的成功秘诀在哪?

广州天河区,以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发展史,是广州城市波澜壮阔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的第一站从这里出发。  从零起步,一个发展成为华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综合配套设施最全、集聚辐射能力最强、国际影响力最大的世界级平台,另一个科技活力竞相迸发,科技创新实力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经济开发区第一,成绩斐然。在这成绩的背后,秘诀之一是不断创新,优化营商环境,让这片热土成为创业的热土。  羊城晚报•羊城派资料图  2005年12月,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天河中央商务区。伴随六运会、九运会、广州亚运会的举办,自北往南逐步发展形成。在已经建成的珠江新城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天河中央商务区坚持以高端高质高新为发展方向,构建了以总部经济为引领,数字经济和楼宇经济为支撑,金融业、现代商贸业和高端专业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目前这一地块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集聚,拥有120家总部企业,占广州全市26%。金融服务发达,拥有持牌金融机构216家,占全市70%,外资银行33家,占全市97%。2020年实现增加值超1000亿元,增长8.1%,占全市比重47%。”天河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于务实发展,不断创新的追求。如今,已经高速发展了十多年的天河中央商务区,正在积极打造新的活力,以“四个出新出彩”引领各项工作,争创高质量发展典范。  作为创新引擎,天河区在科技创新上打造了另一张新的产业集群名片——天河科技园。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这里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软件产业的策源地。从五山科技街到科韵路,再到天河科技园高唐新建区,串起了广州软件产业的发展轨迹,也见证了中国软件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变。  “玩法大胆、敢于踩坑、责任心超强、甘做摆渡人”的“科韵路精神”,让天河科技园成为中国游戏开发企业名副其实的“黄埔军校”;而随后建成的天河智慧城,目前已经汇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600多家,其中包括佳都、极飞、南方测绘等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龙头企业,成为广州加快打造城市更新和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双引擎”、构建经济“双循环”的新高地。  相较于天河区在产业集群上的长袖善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政务服务改革上成绩显著,被誉为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实验区的政务服务“第一门户大厅”,“来了就办、一次搞掂”“承诺制信任审批”“订制式审批服务”“秒批”等改革品牌成为办实事的样板,在全国多个省、市复制推广。  如“秒批”服务在2018年启动,率先全国以清单形式发布223首批事项,窗口即来即办、即来即批。“秒批”事项覆盖22个部门,涵盖户政、社会保障、交通运输等多个与企业生产经营、 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约占区依申请办理事项总数的1/4。2020年,推动“人工秒批”向“智能秒批”跨越。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广州两年来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的重要成果。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抢抓数字时代发展机遇,加快政务信息化发展,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应用,有效激发了经营环境新活力。“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黄埔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广州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局长郑为中这样介绍。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程行欢 黄婷 实习生 王翌萌来源:羊城晚报融媒体编辑:谢胜强责编:施显彪审核:吕小兰

2021-04-20 10:29:15
新闻图片
湛江市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成立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施显彪审核:李建文

2021-04-18 21:44:53
新闻图片
“文化沙龙”滋养人文精神 助力文明创建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施显彪审核:李建文

2021-04-18 21:38:23
新闻图片
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南沙港: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字号减小字号增大  从广州市区出发,沿着广州南部的主要高速公路——南沙港快速路一路向南,大概一个多小时车程,南沙港区已经渐入眼帘,已经沿途见得最多的就是一辆辆拉着集装箱的货柜车。它们要么就是刚从南沙港出来,要么就是正在朝着南沙港进发。来到港区后,一艘艘大型集装箱船已经靠岸,高耸的大型桥吊繁忙而又安静有序,而操纵它们的人,却安坐在几百米远的中控室里,对着电脑屏幕,用手轻轻地拨弄着操纵杆就可以把集装箱搬上搬下了。  这是4月14日,记者跟随“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主题采访活动时,在南沙港三期码头看到的一幕。  南沙港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位处珠江水系内河网络与深水海港相连结的重点节点,同时港区与铁路、高速公路和内河等立体交通网络无缝联接,具有独特的江海联运、海铁联运优势,集疏运体系完善,多式联运高效便捷。南沙港区2020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16.5万标箱,位列全球单一港区前列,占整个广州港集装箱装卸总量73%。近五年来,南沙港区的集装箱吞吐量以平均每年超100万标准箱的速度增长,其中外贸集装箱量平均实现双位数增长。2021年一季度南沙港区净增10条外贸班轮航线,截至3月底,外贸航线总数达130条,成为联通非洲、地中海和亚洲地区的重要枢纽港。  广州港股份生产业务部副部长范建文介绍,南沙港区是广州港的龙头港区,占了广州港集团的集装箱总量的3/4。  为什么南沙港区占了整个广州港这么大的市场份额呢?主要有几方面,就是“三地”。南沙港区这里是政策高地、成本洼地和风水宝地。  首先是政策高地,因为南沙港区在国家级新区也是自贸港区,也是保税港区,等于是三区叠加有这么一个政策的高地。  第二个就是成本洼地,粤港澳大湾区是9个内陆城市,再加上澳门和香港。如果在地图上一看呢,南沙港区是正好在11个城市里面的几何中心,所以更靠近货源,那么它的综合物流成本是最低的。还有一个叫风水宝地,也是跟它的地理位置有关。那么正因为有这三个地,那么促使了南沙这一块的发展非常快。  值得一提的是,南沙港的高速公路疏运成本低。高速公路作为南沙港区多式联运体系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在推动南沙港区经济发展,降低进出企业物流成本,提升广州营商环境方面落地了实际举措,在此前已试行三年(2017-2019 年)集装箱车免费通行的基础上,从2020年1月1日零时起,在南沙港快速路(苏十顷—南沙港区段),对经新龙收费站进出的4类及以上并采用ETC支付的货运车辆,实施全天全额免收该路段的通行费。  到2024年,连接深圳和中山的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将有一条支线通往南沙。对南沙港又会带来一波利好。范建文介绍,现在南沙港区是珠江西岸唯一的深水港,所以南沙港区更多的是服务珠江西岸的这些生产企业,因为它离南沙这边更近,但是珠江东岸这一块我们一般来说是不去考虑,因为东岸那块有更近的盐田港和蛇口港。但是如果深中通道一通,它有可能因为航线不一样,有各自的特点,像南沙港跟深圳的港口,最大的特点就是非洲航线南沙港是最强的,东南亚航线也还可以,但是欧美航线现在深圳还是要比我们要强,如果说珠江东岸这一块的客户,他可能是要去到非洲的话,他可能会通过深中通道来到南沙。对南沙来说应该也是一个利好。对珠江东岸的企业来说也是降低成本的一条路径。  目前,广州港正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广州港南沙四期工程,打造全球首例“单小车自动化岸桥、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集卡、堆场水平码头布置、港区自动化”模式的“广州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南沙四期工程关键技术均由我国民族品牌企业打造,项目预计于今年下半年进行实船调试,全面投产后,将为广州港新500万标准箱的集装箱吞吐能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力夫  图片:新快报记者 孙毅来源:新快报融媒体编辑:谢胜强责编:施显彪审核:吕小兰

2021-04-20 10:27:34
新闻图片
人民银行湛江市中心支行:畅通金融服务稳企业保就业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第一视线》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施显彪审核:李建文

2021-04-18 21:38:23
新闻图片
“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首站走起!看广州城市新中轴线

 春光正好,一起出发!4月14日,“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主题采访活动在广州启动。活动第一条线路即为:广深高速、京港澳高速广澳段及珠三角环线高速港珠澳大桥段。上午10时许,活动第一站来到广州市天河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天河CBD飞速发展的缩影,见证着广州跃升国际大都市的腾飞历程,是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极高显示度的“经济坐标”。  首站走起,看广州城市新中轴线  14日上午10时许,“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采访团来到天河珠江新城CBD管委会、红棉心语党群服务站进行参观采访。  十年来,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总部企业纷至沓来。天河CBD以强劲的发展动能,重新定义广州城市中轴线和“天际线”,再造空间和区域经济格局,成为广州最具代表性的世界级城市名片。  天河中央商务区是广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主要承载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主要的中央商务区之一。目前已有以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和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为代表的120座甲级写字楼,总建筑面积达1300万平方米,其中税收超1亿元的楼宇71栋,税收超10亿元的楼宇17栋。汇聚了超过200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和超过100家总部型企业,以及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53家外国领事机构,德国商会、日本商工会、意大利商会等11家境外商会,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等32家外资银行地区总部,服务范围覆盖全广东甚至华南地区多个省份。  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市天河中央商务区的发展历程以及获得的成就。越仲怡城党总支书记、天河中央商务区南区联合党委兼职委员张劲介绍,红棉心语党群服务站给市民及企业提供了各方面的服务,其中包括规范党建工作、互相组织活动等,做到真正把党员融合在一起。  首条线路串联五城 看大湾区发展历程  据介绍,“沿着高速看中国”主题宣传活动将以高速路为经纬,探访广东21个地市经济社会发展亮点,中央和地方媒体沿着高速公路全程报道。本次活动是“沿着高速看中国”系列活动之一,将持续至6月下旬。  此次主题宣传活动紧扣建党100周年主题,选取22条经典高速线路,通过直播互动、采访报道、纪实游记、文化活动等多元形式,从历史纵深、地理人文、发展变迁、民生改善等视角,全景展现建党百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生动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广东高速建设取得了骄人成绩。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0公里,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高速公路密度达8.9公里/百平方公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500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到28条,与陆路相邻省区各开通5条以上高速公路通道。内联外通、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主题宣传活动,将探访珠三角“黄金走廊”广深高速、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广东首条建成通车高速公路广佛高速、“中国最具挑战性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境北段等8条经典线路,通过采访报道、直播、vlog互动等方式,以高速公路重点线路为经纬,生动展现充满发展活力的广东。  沿着高速,探寻南粤改革开放的足迹。活动第一条线路即为:广深高速、京港澳高速广澳段及珠三角环线高速港珠澳大桥段,走访团队将沿着该线路走进广州、东莞、深圳、中山和珠海五个城市,以此展示由高速串起的发展脉络。  活动期间,南方都市报将在报端及移动端发布最新报道和互动vlog。趁着大好春光,一起沿着高速行、跟随镜头走,感受广东发展的勃勃生机。  采写:钟丽婷 代国辉 李宛真 蒋臻 实习生 朱笑千 钟梓悦来源:南方都市报融媒体编辑:谢胜强责编:施显彪审核:吕小兰

2021-04-20 10: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