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湛江广视网,注册
新闻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宁凌建议支持湛江创建国家级“红树林之城”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施显彪审核:李建文

2022-03-09 23:22:22
新闻图片
在湛全国人大代表建言新能源产业发展 助力“双碳”目标落地见效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施显彪审核:李建文

2022-03-09 23:22:22
新闻图片
徐闻县消防救援大队“拼命三娘"陈小雅获评广东省“三八红旗手"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施显彪审核:李建文

2022-03-09 23:22:22
新闻图片
打造湛江与海南联动发展先行区 徐闻党政考察团问计珠海江门寻良方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施显彪审核:李建文

2022-03-09 23:22:22
新闻图片
刚刚通报!阳江一确诊病例5-7日在广州活动

3月9日“阳江江城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通告江城区发现1例新冠确诊病例具体通告如下↓ ↓ ↓阳江市江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城区居民群众:2022年3月9日,江城区发现1例新冠确诊病例。为进一步精准科学实施疫情防控,根据当前疫情防控需要,现就有关疫情管控措施通告如下:一、严格划定封控管控区。将伴湖豪庭小区1栋、碧桂园钻石湾小区1栋、东汇城商业区设为封控区;将东汇城(除商业区外)、盈信广场、伴湖豪庭小区、碧桂园钻石湾小区设为管控区;将东至新江东路、西至阳江市体育路、南至高凉路、北至新江北路设为防范区。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控措施;管控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管理措施;防范区实行需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出行。二、严控聚集性活动。江城区暂停大型会议、活动、论坛、培训、演出、展销促销等聚集性活动。强化重点场所防控,江城区娱乐场所以及网吧、电影院、健身场所、酒吧、足浴店、棋牌室等密闭场所暂停营业,餐饮场所取消堂食。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三、配合核酸检测。江城区将视情况有序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其中防范区内从2022年3月9日起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请全体市民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遵守采样检测点的现场秩序,做好个人防护。四、广大市民群众非必要不离开阳江市,确需离开的,自2022年3月9日起,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江城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带头落实非必要不离开阳江市的要求。五、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少聚集,不扎堆,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洁、用公筷等良好生活习惯。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减退等不适症状,立即就近到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上措施自公布之日2022年3月9日6时起执行,后续将根据我区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咨询电话:江城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组:3101223。江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2022年3月9日//广州部分区域开展核酸筛查//3月9日广州疾控发布通告外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曾于3月5日—7日在广州市活动为做好疫情防控即日起广州市在相关区域启动人群核酸筛查工作具体通告如下↓ ↓ ↓关于在我市部分区域开展人群核酸筛查的通告3月9日,外地通报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曾于3月5日至7日在我市活动。为做好疫情防控,即日起我市在相关区域启动人群核酸筛查工作。请市民朋友配合做好街道、社区、单位采取的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前往核酸检测点请携带身份证,并做好个人防护,遵守检测点的现场秩序,不交谈、不聚集,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加强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28号)要求,请广大市民朋友及来(返)穗人员进一步配合做好以下防控措施:一、密切关注政府和疾控等部门发布信息。密切关注个人健康码状态以及手机短信提醒,按照指引配合做好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二、中高风险地区来(返)穗人员主动报备。来(返)穗后请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单位、酒店主动报备,配合落实好健康管理措施。三、做好个人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报告所在居委(村委)、所在单位或所住酒店,及时就近至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居史,就诊过程中请做好个人防护并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四、强化防护意识。持续做好个人日常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出入公共场所,配合做好扫码、亮码、测温等防控措施。//广州多个场所暂时封闭//3月9日广州天河城、广州动漫星城广场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接广州市政府部门通知因疫情防控需求采取“暂时封闭,不进不出”的临时管控措施3月9日上午11时许广州越秀区环市路的广州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及一楼的友谊商店暂时封闭大楼暂时“不进不出”来源:广东发布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施显彪审核:李建文

2022-03-09 16:17:10
新闻图片
总有一种精神催人奋进——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半程综述

冬奥会余温尚未消散,冬残奥会再次引燃冰雪激情。在皑皑冰面,在高山之巅,全世界刚刚见证了最为巅峰的竞技,旋即又为一个个坚韧不屈的灵魂而感动喝彩。  3月8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出现在主媒体中心。新华社发(胡星宇摄)  8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赛程过半,中国军团表现优异,共收获8金8银11铜,27个“金容融”被中国代表团揽入囊中。金牌与奖牌双榜稳居第一,多数项目实现历史突破,中国冬残奥运动员用自己的拼搏与奋斗告诉我们,总有一种精神催人奋进,总有一种力量打动人心。  此次是中国第六次组团参加冬残奥会。与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相比,本届中国队在参赛项目上实现了6个大项的全覆盖。这也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广泛的参与人数与众志成城的竞赛热情,让众多纪录在这里不断“作古”。3月5日,中国选手朱大庆(左)和引导员闫寒寒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5日,惊蛰,位于延庆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开赛不久便传来喜讯。中国选手朱大庆在残奥高山滑雪女子滑降(视障)比赛中,以1分21秒75的成绩夺得亚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本届冬残奥会首枚奖牌。  奖牌榜已经“破荒”,更多喜讯接踵而至。就在同一天,刘子旭在残奥冬季两项男子短距离(坐姿)比赛中以18分51秒5的成绩摘得金牌。这枚金牌对于中国队来说意义特殊——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残奥会上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国残疾人选手获得的冬残奥会首枚雪上项目金牌和首枚个人项目金牌。刘子旭、郭雨洁在比赛中。新华社发  刘子旭顺利“开张”,队友也不遑多让。在随后的比赛中,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幕式旗手郭雨洁在残奥冬季两项女子短距离(站姿)比赛中成功夺金。这是中国首枚冬残奥会女子个人项目金牌、首枚女子雪上项目金牌。  首日已足够惊喜,而中国队“收割”纪录的脚步并未停歇。6日的比赛里,张梦秋在残奥高山滑雪女子超级大回转(站姿)项目上取得金牌,成功实现了前一天“让奖牌换个颜色”的诺言,这枚金牌也实现了中国队在残奥高山滑雪项目金牌“零的突破”。随后梁景怡摘得残奥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站姿)金牌,郑鹏和杨洪琼则包揽了残奥越野滑雪男、女长距离(坐姿)冠军。本届赛事之前,中国运动员从未在冬残奥雪上项目夺得过奖牌,因此每一枚金牌的背后都代表着一次突破。3月6日,中国选手张梦秋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7日,中国队上演冬残奥“名场面”,纪立家、王鹏耀、朱永钢、张义琦分列残奥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冠亚季殿军。当五星红旗闪耀冰天雪地之时,中国残奥单板滑雪没有冬残奥会奖牌的历史,以这样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被改写。  除了各项目奖牌的突破,冬残奥赛场上,中国残疾人运动员自信顽强、乐观坚韧的品质更为打动人心。这种对于生命的生动诠释某种程度上早已超越了比赛本身,这也让他们赢得了世界的尊重。3月6日,中国选手孙鸿胜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在冬残奥现场,我们见证了太多生命的奇迹:当两臂空荡的孙鸿胜冲下高山,他用22年与命运的顽强抗争证明,自己也可以站在冬残奥的舞台上;当无法行走的闫卓稳稳将冰壶推入“靶心”,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如果我可以,你们也可以”;当失去右腿的刘思彤如精灵般滑过旗门,她早已放下胜负,只想“享受比赛、享受人生”……尽管生活曾阴云密布,尽管命运曾遭遇不公,但每一位参加冬残奥会的中国运动员,用一次次艰难的跳跃、一次次激情的冲刺与一张张真挚的笑颜,把人类坚强不屈、永不放弃的进取精神定格成为一个个具体而感人的瞬间。  赛程已经过半,故事远未结束。在接下来的五天,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轮椅冰壶队能否成功卫冕?残奥冰球队首次冬残奥之旅能否实现突破?残奥高山滑雪在迎来优势项目后能否继续“摘金夺银”……这场自强不息、讴歌生命的乐章仍将继续谱写。来源:新华网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施显彪审核:李建文

2022-03-09 11:05:38
新闻图片
学习进行时丨“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感受总书记深厚的民生情怀

来源:新华社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施显彪审核:李建文

2022-03-09 11:05:38
新闻图片
学习进行时丨坚定信心 迎难而上,连续两天,总书记为我们定心!鼓劲!

来源:新华网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施显彪审核:李建文

2022-03-09 11:05:38
新闻图片
让世界爱上广东味——高州“水果姐”两会分享家乡藏粮之“技”

简介:“藏粮于地,藏粮于技”。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重点讲了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温锦玲表示,近年来,广东茂名市依托农业大数据、农业机械、农业技术指导,荔枝实现丰产又丰收。得益于技术赋能,再加上直播带货的“翅膀”,“茂名农货”逐渐飞往全球各地。来源:触电新闻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施显彪审核:李建文

2022-03-09 1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