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湛江广视网,注册
新闻图片
湛江:力争主要工作指标迈入省第一方阵

字号减小字号增大1/2湛江,海在城中、城在海上,一湾两岸风光无限。张锋锋摄湛江,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位于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被国家定位为“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支点城市、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北部湾中心城市。近年来,随着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湛江迎来了腾飞崛起的重大机遇。湛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抓住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战略机遇期,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四个定位”,扎实做好“四篇文章”,取得了显著成绩。迈向新征程,湛江将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用好“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方法,以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深度融合为引领实现动力变革,以加快大园区建设、推进大文旅开发、深化大数据应用为抓手实现后发赶超,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力争各项主要工作指标迈入全省第一方阵。●林露麦思容林日清吴兴钟沛交通先行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3月24日,随着HU7043航班平稳起飞,湛江吴川机场正式试运行。作为广东四大地区性枢纽机场之一,湛江吴川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具备直航欧美的能力。这座万众期待的新机场,甩掉了那些曾贴在湛江身上的“偏”“远”“慢”等标签,带动这座城市再次起飞。近年来,湛江以打造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加快构建以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为主骨架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过去五年,全市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810亿元,是前五年的2.4倍。便捷的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了湛江与外界的时空距离,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支撑。向海而生、因港而兴,湛江凭借深水良港的核心优势,加快推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霞山港区40万吨级散货码头建成投用,湛江港成为华南和西南首个具备接卸满载40万吨级船舶的世界级深水港。全球最大的客滚轮渡码头徐闻港2020年9月建成开港,琼州海峡海上航程缩短1/3以上。过去五年,湛江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1.2亿吨,稳居全省前三名。在港口发展的强力带动下,湛江成为全省唯一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城市。与此同时,湛江加快建设高效互联的铁路网。《湛江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已获批,湛江成为广东第三个全国铁路枢纽城市,正加快构建“五龙入湛”和“县县通高铁”的大交通格局。深湛高铁江湛段2020年7月建成通车,标志着湛江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广湛高铁建设进展顺利,建成通车后将与广州中心城区实现1.5小时互达。在公路建设方面,汕湛高速、玉湛高速、东雷高速、调顺跨海大桥等一批高快速公路建成通车,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雷州半岛先行段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正在加快形成以湛徐高速、渝湛高速为干线,以东雷高速、乌石支线、调风支线等为支线的半岛鱼骨状、放射状高快速路网。此外,湛江乘着数字化的东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市5G基站数量排名粤东西北第一,实现5G网络“镇镇通”、4G网络“村村通”,光纤用户、百兆光纤用户占比位列全省前三。产业主导全力构建高水平现代产业体系2月15日,三台桩机齐轰鸣,吹响宝钢湛江钢铁基地零碳示范工厂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开工建设的号角。该项目是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也是首套集成氢气和焦炉煤气进行工业化生产的直接还原生产线。从2012年5月在东海岛正式动工开始,宝钢湛江钢铁基地拉开了湛江现代临港产业快速发展的序幕。过去五年,湛江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63亿元,是前五年的1.7倍。近两年来,湛江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速度居全省第三,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廉江清洁能源四个投资分别超百亿美元的重大临港产业项目齐聚湛江。今年初,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成为全市首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高效率建设项目的同时,湛江也在高规格建设园区。“十三五”时期,湛江全市产业园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6亿元,目前,正重点推进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园区、世界级钢铁产业园区、智能家电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约620平方公里的广东湛江临港大型产业集聚区。现代农业产业方面,湛江摘下多个全省第一——2021年农业总产值达1051.98亿元,居全省第一;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一;水产总产值连续20年居全省第一;已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21个,数量居全省第一。经过多年精耕细作,湛江农业产业亮点纷呈,享有“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对虾之都”“中国金鲳鱼之都”等美誉,徐闻菠萝成为“超级网红”,“吴川烤鱼”“硇洲鲍鱼”等预制菜品深受全球消费者青睐,2021年全市预制菜总产值近50亿元。目前,湛江正在研究制定现代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此外,文旅开发也是湛江现代产业发展的重头戏。从全国地级市最长的海岸线、世界两大玛珥湖之一的湖光岩、全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和火山岛,到雷歌雷剧、吴川飘色、遂溪醒狮,湛江拥有丰富文旅资源,成功上榜全国“十大新兴海岸休闲城市”。如今,湛江正坚持加快推进大文旅开发,全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民生为本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前走近绿塘河,人都不敢停下来,太臭了,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现在水变清了,空气也清新了,还修建了靓丽的碧道。”陈女士居住于绿塘河附近,她见证了该河涌的蝶变过程。为给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湛江通过稳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全省前三,接续揽获“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SUC项目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等新名片,一座美丽宜居生态海湾都市悄然崛起。五年来,湛江坚持办好每年十件民生实事,民生类支出累计完成2050.91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超八成。就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改善。美丽宜居生态海湾都市,还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湛江以现代化理念和绣花功夫建设管理城市,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综合平台,推动“数字+”与城市运营管理深度融合,让城市治理更精细。再将眼光投至广袤乡村,自2020年全市81680户贫困户、23373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18条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以来,如今湛江正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入了近年来农业现代化进程最快、乡村环境最美、乡村经济发展最活、农民生活最优时期。随着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全面进驻并顺利开展帮扶工作,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湛江全域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每个县(市、区)建成1个乡村风貌示范带,全市共建设“四小园”4.63万个,1713个行政村中90%达到干净整洁标准,共建成文明村镇1646个,覆盖率达95.7%,农村基层治理和文明创建进一步强化。此外,湛江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工作,先后打赢吴川疫情防控攻坚战、雷州疫情防控攻坚战。全面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平安创建”集中打击清源百日行动、“春风利剑”行动等,2021年警情数为近12年最低,坡头区成功创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区”。亲历者说湛江廉江高桥红树林管理站站长林广旋:“红树林之城”彰显绿色发展决心南方日报:您工作以来,湛江红树林保护发生哪些变化?林广旋:1990年,广东省政府批准成立湛江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管理站设在廉江高桥。1993年我被分配到保护区,成为保护区第一个正式工作人员。1997年,广东湛江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更名为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扩大至整个雷州半岛沿海主要红树林,并实行“局站点”三级管理,原设在高桥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则成为其中一个站。如今在湛江,红树林保护海岸、守护耕地的作用已家喻户晓。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湛江地区虾塘养殖兴起,部分群众趁着晚上潮水退下,在海边滩涂上围起虾塘进行养殖。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大力推进退塘还林。去年,高桥保护区核心区内的非法养殖场全部完成清退。南方日报: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红树林系统里的生物多样性情况怎样?林广旋:工作之后,我们跑遍了整个雷州半岛,进行沿海植物调查。雷州半岛潮间带植物共有30多种,红树林植物便有25种。去年,我们发现雷州半岛上生长着近20亩珍稀的小花老鼠簕纯林。原本以为在雷州半岛很难找到这个品种了,却没想到发现了我国大陆珍稀红树植物小花老鼠簕最大的野生种群。这对植物资源本底调查来说非常珍贵,是一次颠覆性的发现。就鸟类而言,2005年,红树林里共观测到194种鸟类,目前这个数据已经增加到311种,湛江数量最多的水鸟是红嘴鸥、黑腹滨鹬。我们不仅负责资源监测、生态保护等工作,也要进行科普宣教。高桥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在红树林资源管护、科研发展和环保宣传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已建立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国家红树林种植攻关基地、中荷红树林合作项目实验基地等,每年接待5万多访客。南方日报:湛江正举全市之力打造“红树林之城”,对此您怎么看?林广旋:去年年底,听到湛江要打造“红树林之城”,我非常振奋,也非常支持。我们对红树林要做到保护、修复、发展,既要恢复、增加红树林面积,不断提高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更好发挥它的生态功能,为老百姓提供更美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要依托我们独特而丰富的红树林资源,发展更多可持续的生态项目,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奋进故事绿色生态“循环岛”云集工业“巨无霸”滚滚海潮席卷着白色浪花,从遥远的海平面上翻腾而至,冲刷着金黄而绵长的沙滩,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海岸线展示着海岛的壮丽。这个如翩翩蝴蝶停落在茫茫大海上的岛屿,就是广东第一大岛——湛江东海岛。曾几何时,这里只是一个宁静安逸的边陲“小渔村”,如今已蝶变为拥有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的现代化工业园区。1993年以来,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因地制宜,发展城郊型农业。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无论是种植香蕉、饲养禽畜,还是海水养殖、海洋捕捞、高位池养虾、沉箱养殖鲍鱼,都搞得有声有色。随着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三个超百亿美元的重大临港产业项目落地,东海岛走上了现代化、工业化之路。三大巨头产业带动配套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形成了以钢铁、石化、造纸、生物医药、机械、电器、海洋高新等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新格局。中国宝武、中国石化、中海油、广东太古可口可乐、中国诚通、中冶集团等世界500强工业企业接踵而至,东海岛的工业园区高歌猛进,逐渐展露出世界级绿色高端沿海临港产业基地的轮廓。东海岛工业企业的欣欣向荣,加快了进出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东雷高速和玉湛高速东海岛特大桥的建设进一步密切了岛内外的联系,既推动了岛内企业“走出去”,又吸引着岛外企业“走进来”。此外,岛内主干道路建设也加快推进,基本形成了“一环三横四纵”的公路网。与此同时,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东海岛发展的鲜明特征。宝钢湛江钢铁先后投入节能环保资金超过100亿元,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中科炼化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控制技术,外排废水及有控废气均实现100%达标排放。湛江还统筹推进东海岛红树林保护性开发和园区生态治理,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和正在加快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及东海岛6万亩红树林保护区等,为把东海岛打造成全国最大的绿色生态低碳园区提供了有力支撑。5月的东海岛,绿意盎然,白鹭在天空成群飞翔,白海豚在近海结伴嬉戏……与旁边静静矗立的厂房、高炉相映成趣。这座云集工业“巨无霸”的广东省最大岛屿,正成为一座绿色生态“循环岛”,成为湛江在“双碳”实践上的生动展现。五年掠影●湛江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63亿元,是前五年的1.7倍。●累计完成重点交通项目投资810亿元,是前五年的2.4倍。●粤西唯一干线机场湛江吴川机场试运行。湛江港升级为华南地区唯一通航40万吨船舶的世界级深水港口;全球最大的客滚轮渡码头徐闻港建成开港。●湛江5G基站建成数量在粤东粤西粤北排名第一,成为全球首个全光VR商用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双千兆”建设示范城市。●外资、外贸年均增长49.6%和11.2%,跻身“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国际友好城市和国际友好交流城市达到18个,数量居粤东粤西粤北第一。●累计完成民生类支出2050.91亿元,比前五年提升65.3%,占全市财政支出比重超过八成。●圆满完成全省最重的脱贫攻坚任务,218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81680户、23373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来源:南方日报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施显彪审核:吕小兰

2022-05-22 10:40:39
新闻图片
广东这五年,他们这样说!

五年初心如磐,五年砥砺前行。五年来,广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在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上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五年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南粤大地上得到生动践行,千千万万奋斗者在这片热土上追逐梦想、勇往直前,共同描绘出了一幅五彩画卷。五度春秋,五彩岁“粤”心之所向,载欣载奔风雨兼程,笃行致远奋斗者赋予时间意义汗水浇灌出甘甜恒心托举起梦想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他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让中国无人船艇驶向世界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全国第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全国居首七个产业集群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2万亿新台阶连续33年领跑全国从0到1,从1到N广东,创出新活力,创出新未来一句承诺,一份“医”靠他辗转城乡为父老乡亲带来温暖和健康滴水可观沧海广东坚持“全省一盘棋”奏响协调发展“交响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走深走实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本科院校、高水平医院等全面覆盖21个地市聚力实施“六大工程”开创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守一片竹海,引万鸟归林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入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正式建成万里碧道串起秀美山川省内天然气初步实现“市市通”绿色石化、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升级壮大……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美丽广东建设蹄疾步稳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探路者在这座不断创造奇迹的城市他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稳步向前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连续3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被全国工商联评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第一外贸规模首破8万亿元跨境电商综试区覆盖全省各地市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连续8年全国第一一批百亿美元级重大外资项目落户或动工广东,奋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自助者,人助天助好生活,共建共享他们辛勤耕耘,努力脱贫致富161.5万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GDP创新高,突破1.5万美元“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累计带动就业创业247万人次广东用心作答“民生考卷”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五彩广东你我共绘奋斗者不孤实干者不惘搏击者不惧以梦为马让我们向着未来逐光前行!来源:网信广东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施显彪审核:吕小兰

2022-05-22 10:52:05
新闻图片
视界早报·5月22日

视界早报·早报世界5月22日01 【众志成城战疫情】今年高考考生须提供考前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02 【众志成城战疫情】吴川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坚守防控最前沿 做最美的逆行者03 南部战区海军探索水面舰艇指挥军官培养新路径04 【劳模风采】黄岳南:风电场维运“技术工匠”05 【文明创建进行时】霞山区总工会联合各街道社区建设“环卫工人爱心驿站” 为一线“城市美容师”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06 【乡村振兴最前线】吴川长岐:“一村一品”橘红飘香带富一方07 【文明创建进行时】湛江小伙创意用蚝壳作画 助力擦亮湛江海鲜美食之都名片 全网热点 1截至5月20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5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0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0例(福建9例,广东4例,江苏2例,广西2例,四川2例,浙江1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浙江);本土病例181例(上海84例,北京58例,四川32例,天津6例,河南1例),含6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上海49例,四川15例,北京2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上海;无新增疑似病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9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2例,本土病例379例(上海257例,北京46例,浙江43例,广东9例,青海6例,吉林5例,山东4例,河南4例,山西1例,黑龙江1例,湖南1例,重庆1例,四川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8355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2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00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1848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8281例,无死亡病例。来源:国家卫健委网站 2022-05-212“十四五”时期 中国将推进11项交通运输重大工程项目包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交通运输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的工作方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适度超前开展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实施一批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基础性的交通重大工程项目,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作出积极贡献。来源:人民网 2022-05-213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启动 预计大部分时段天气条件较好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20日正式启动。中央气象台20日发布今年首份《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预计夏收夏种期间,大部分时段天气条件较好,利于夏收夏种。来源:人民网 2022-05-214退役军人事务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退役军人名录和事迹载入地方志实施办法(试行)》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印发《退役军人名录和事迹载入地方志实施办法(试行)》。来源:人民网 2022-05-2153颗低轨通信试验卫星发射成功北京时间5月20日18时3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3颗低轨通信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低轨通信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在轨通信技术试验验证。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21次飞行。来源:人民网 2022-05-21 体育1 NBA西部决赛:勇士逆转独行侠再下一城2021-2022赛季美职篮(NBA)20日展开西部决赛第二场的争夺。主场作战的勇士队126:117逆转战胜独行侠队,总比分2:0领先。来源:新华网 2022-05-212 西甲:皇马战平贝蒂斯5月20日,在2021-2022赛季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第38轮比赛中,皇家马德里队主场以0比0战平皇家贝蒂斯队。来源:新华网 2022-05-213 国际奥委会官宣:中国田径男子4X100米接力队获奥运铜牌2022年5月19日,国际奥委会在洛桑召开执委会,宣布中国田径男子4X100米接力队递补获得东京奥运会铜牌,由苏炳添、谢震业、吴智强和汤星强组成的中国队共有六种方式获得这枚迟到的奖牌。来源:新华网 2022-05-214 陈雨菲、李诗沣晋级泰国羽毛球公开赛四强泰国羽毛球公开赛20日进行了四分之一决赛的争夺,中国队选手陈雨菲和李诗沣分别打入女单和男单半决赛,女双和混双也均有中国队选手晋级四强。来源:新华网 2022-05-21 财经2021年平均工资公布!IT最赚钱,这些行业“不如意”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出炉。其中,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首次超过10万元。而从行业来看,不管是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IT业均为最高。教育和水利环境行业平均工资增速则明显放缓。来源:人民网 2022-05-21国家外汇局提出五方面举措 服务市场主体管理外汇风险国家外汇管理局20日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有关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五方面举措,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发展与开放,更好服务各类市场主体管理外汇风险。来源:人民网 2022-05-21我国吸引外资结构持续优化 前4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0.5%今年前4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8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总体来看,取得这样的成绩难能可贵。多位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引资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市场对外资仍具有强大吸引力,利用外资工作要进一步用足有利条件,积聚有利因素。来源:新华网 2022-05-21税务总局:更新发布税费优惠政策指引 确保税费优惠政策精准落地为进一步落实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深入推进接受中央巡视期间的自查自改、边巡边改工作,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更新发布了《“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税费优惠政策指引》《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税费优惠政策指引》《支持乡村振兴税费优惠政策指引》(以上统称《指引》)等四个税费优惠政策指引。来源:新华网 2022-05-21 军事 应对北约“北扩” 俄将在西部新建军事基地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20日说,俄罗斯将在俄西部地区新建军事基地,以应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扩张。来源:新华网 2022-05-21叙利亚国防部:以色列导弹袭击造成叙3人丧生据卫星社莫斯科5月21日援引叙利亚国防部消息,以色列对叙利亚大马士革省的导弹袭击造成3人丧生,叙利亚防空系统击落了大部分导弹。来源:参考消息 2022-05-21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 融媒体编辑:刘智健 责编:赵意 审核:李建文 吴秋亮 罗永强

2022-05-22 08:00:00
新闻图片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湛江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唐凯明审核:吕小兰

2022-05-21 21:20:35
新闻图片
曾进泽检查隔离场所管理工作 看望慰问防控工作一线人员 全力做好管理服务保障工作 筑牢集中隔离场所疫情防线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唐凯明审核:吕小兰

2022-05-21 21:20:14
新闻图片
市领导慰问遂溪县抗疫一线工作人员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唐凯明审核:吕小兰

2022-05-21 21:19:18
新闻图片
我市本轮疫情第四批治愈患者出院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唐凯明审核:吕小兰

2022-05-21 21:18:27
新闻图片
今年夏粮最低收购价全面提高

今年国家继续在部分主产区实行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全面提高。国家粮食和储备局19日发布信息称,今年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分别为每50公斤115元、124元、129元、131元,较上年分别提高2元、2元、1元、1元。夏粮以小麦为主,约占全年产量1/4,预计旺季收购量1300亿斤左右,与常年水平大体相当。综合各方面信息,今年粮食生产保持总体稳定,有望继续获得好收成。分品种看,小麦长势与常年相当,丰收有基础;油菜籽播种面积扩大,产量有望增加;早籼稻插秧基本结束,预计产量稳中有增;春播已过七成,进度快于上年。目前,小麦、油菜籽已有零星上市,收购工作陆续展开,早籼稻收购将于7月中旬开始,收购持续到9月底结束。国家粮食和储备局日前联合有关部门印发通知,要求提高认识、强化举措、优化服务、加强监测预警、严格执法监管;随后召开全国夏季粮油收购工作视频会议,再动员再部署。预计夏粮收购仍将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导,大范围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可能性不大,预计收购量稳中有增。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要求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各地要按党政同责要求,多措并举开展市场化收购,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有关企业要切实履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责任,不折不扣抓好预案落实,发挥好政策托底作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将开展调研督导,会同有关方面协调解决收购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来源 :新华社融媒体编辑:谢胜强责编:唐凯明审核:吕小兰

2022-05-21 10:15:39
新闻图片
16个班共800人 湛江第一中学恢复初中办学

根据湛江市教育局《关于恢复湛江第一中学初中部的批复》(湛教函【2022】66号),我校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恢复初中办学。1.办学性质全日制公办完全中学初中部2.招生时间2022年秋季学期。3.招生人数16个班,共800人。4.报名资格具有湛江市赤坎区小学学籍的应届毕业生,均可报名。5.招生方式按照免试就近入学原则,采取“多校划片、 电脑摇号”的方式招生。具体报名时间与操作办法由湛江市教育局另行公布。湛江第一中学前身是创建1937年11月11日的培才中学,办学至今85周年,是全市唯一一所广东省重点中学,素有“南路学府”的美誉,办学历史悠久,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育人成果卓著。2007年,湛江一中参评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按参评标准要求初高中分离,因此,初中部停止招生,改为合作办学方式办湛江一中培才学校(民办)。现在,湛江一中恢复公办初中是一中人期盼已久的喜事。特此公告。 湛江第一中学 2022年5月20日附:湛江市教育局批复文件来源 :湛江第一中学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郑玉君审核:李建文

2022-05-20 23:30:52
新闻图片
“520”婚姻登记预约火热 防控措施不放松

来源 :湛江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陈振民责编:郑玉君审核:李建文

2022-05-20 19: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