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获悉,中海油服油化湛江作业公司公在文昌某井首次成功设计并应用“废弃油管+一体式注水泥塞工具+水泥伞”管柱结构,单趟钻完成超1500米的弃井水泥塞作业,相比传统注弃井水泥塞方式,节约弃井工期超40%,大幅降低作业成本。
目前,我国海上超长裸眼段水泥塞作业,一直沿用传统方法,即在井底泵注一段水泥浆后上提钻杆柱至水泥塞顶部,循环排混浆。采用该方法作业时间长、作业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若一次作业中上提钻杆柱太长,容易引起井下压力大幅波动,导致井底漏失或诱导地层流体侵入井眼,造成井下复杂情。
为助力海上钻井平台实现一次性泵注超长段水泥塞施工,湛江作业公司研制出一体式注水泥塞工具,下部连接废弃油管或者低成本纤维管柱,上接钻杆柱,整套管柱下入井底后进行注水泥作业。在该井施工中,湛江作业公司通过钻杆投放水泥伞隔离裸眼段水泥塞的同时,安全完成上部250米的水泥塞泵注,一趟钻完成弃置作业,大幅度节省作业成本。
该井弃井的高效完成是中海油服力行技术革新、攻坚降本增效的重要体现,该弃井工艺也将成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助推器。(中海油服:覃庆波 吴晓婷 杨浩)
来源:中海油服
融媒体编辑:刘智健
责编:施显彪
审核:吕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