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注:工作队下沉疫情防控第一线参与抗疫
面对湛江“0506”疫情,广州市派驻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闻令即动、奋勇争先、冲锋在前,由乡村振兴驻镇工作队就地转为疫情防控工作队,与麻章区湖光镇党委、镇政府勠力同心,坚决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工作队勇当“疫”线领头雁
5月8日,在收到上级政府关于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大规模全员核酸筛查的通知后,工作队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在队内紧急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会上,工作队队长钟洪国决定将工作队队员分成三组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由三名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分管队员下沉至那柳村、旧县村以及外坡村三个核酸检测点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驻村第一书记成战“疫”守卫者
用智能手机扫码、亮码,是参加核酸检测的常规操作,但这也成为不少老年人的烦恼,不少老人因为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懂使用而导致无法亮码。为便于“银发族”参加核酸检测,驻旧县村第一书记张祥跃与工作人员在核酸检测采样现场设置无码老人区,前来采样的老人只需提供身份证,由志愿者现场录入信息,即可领取自己的核酸码卡片,暖心的服务让老人们可以轻松完成“亮码”,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
考虑到村里有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与高龄老人,为了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一人”,驻外坡村第一书记朱一鸣与医务人员、村干部组成了核酸检测小分队为村内的这些特殊人群开启上门服务,让他们足不出户就顺利完成检测。这支穿梭在核酸检测小分队用奔忙的脚步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担当与温度,同时也赢得了村民们的交口称赞。
驻外坡村第一书记朱一鸣(右一)带领核酸检测小分队上门为高龄老人做采样检测
红马甲、核酸码指南、口罩、小喇叭……这是驻那柳村第一书记陈庆璋最近的标配。一来到那柳村采样现场,陈庆璋便迅速投入工作状态,主动承担现场秩序维持、核酸人员核酸码登记扫码等工作,“请保持安全间距,戴好口罩,相互间保持一米距离,按顺序排队等候检测”“麻烦您先扫码登记一下,然后在这边排队等待检测”“请大家准备好核酸采集码,不会操作的可以找我”……这些成为了几天以来他一直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嗓子沙哑已经成为了常态。一声声的贴心叮嘱,换来的是村民们的理解和认可,秩序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工作队队员“疫”线逆行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由于村民们初次接触这样的大规模核酸检测,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质疑和误解。面对种种疑问,队员们都不厌其烦进行耐心解释。队员们在等候区指导群众提前准备核酸采集码,引导群众有序前行;在登记区协助群众录入信息,提醒群众注意事项;在采样区帮助行动不便的群众,并维护检测现场秩序。在检测现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队员们奔忙的身影。在这过程中,队员们犹如一支逆行军,和村民们逐渐亲近、熟悉,沟通也更加顺畅,村民们也更加理解、配合。每当遇到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步履蹒跚的孕妇或者怀抱婴儿的母亲,队员们总是急其所急,想其所想,为他们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检测。一声声的感激和赞许的眼神都化作一股股暖流,让队员们疲惫的身体瞬间充满力量。
工作队队员孙明炎在引导村民出示核酸采集码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工作队将继续践行乡村振兴驻镇工作队的初心使命,凝聚力量共识,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湖光镇筑起坚固的抗疫防线,用实际行动擦亮“驻镇帮扶工作队”这块名片,彰显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广湛对口帮扶指挥部宣传部 驻麻章区湖光镇工作队
作者:沈智航
融媒体编辑:陈振民
责编:唐凯明
审核:李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