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过完了,一切回归正轨,大家陆续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新一年的征程,而骗子们也开始“复工”,快来get这份节后反诈指南,别让红包钱不翼而飞。
一、购票类诈骗
春节后,返程购票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办理,谨防售卖“打折低价票”的虚假售票网站、加价帮抢购的“黄牛”、非正常渠道下载的“抢票”软件。同时,接到“退票改签”的来电,做到“不轻信、不转账”,多从官方渠道核实。
二、招工诈骗
1、张贴“招聘广告”。诈骗分子在街头繁华路段张贴招聘启事,吸引应聘人员。
2、发短信招聘诈骗。诈骗分子通过伪基站群发垃圾短信息,诱使受害者电话联系,再以收取报名费、体检费等名义诈骗钱财。
3、网络招聘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在招工网站、论坛等发布虚假招工信息,诱骗打工者前来应聘,通过电话联系、汇款等方式诈骗钱财。
4、“找关系”招聘诈骗。诈骗分子谎称关系广,可为求职者打通关系找工作,再以花钱“打点”的名义骗取钱财。
5、非法中介招聘诈骗。诈骗分子借招聘公司的外壳,骗取求职者信任,与求职者签署协议,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后,即携款潜逃。
三、冒充快递客服类诈骗
由于春节期间快递公司放假、大量快递积压等待派送,信息更新缓慢,骗子假冒快递公司客服称快递丢失或损坏,承诺退款获取信任,诱骗受害人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盗刷或转账。接到此类电话,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要扫描陌生二维码,更不要未经核实直接转账。如有快递不发货或丢失等情况,可以向快递公司官方客服咨询。
四、异地消费诈骗
“这里是某某银行,您2月2日在某地消费5000元,如有疑问请马上与我们联系。”这种异地消费的诈骗短信在节后较为常见,因为有部分人会在春节期间外出旅游、刷卡消费,所以不少市民会上当,拨打电话后,对方会要求把钱款打入指定银行账户。
五、游戏交易类诈骗
平时喜欢玩游戏的朋友注意了,要小心虚假的游戏充值、装备买卖之类的诈骗。广大学校和家长们要加强对孩子的防诈骗教育,告诉他们不要轻信网上的游戏充值、游戏交易广告,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守护好他们的“压岁钱”。
针对高发案件类型
小编带来反诈公式大全
牢记公式+关键词
让你轻松
识破“花式”诈骗套路
什么?
文字太长看不下去?
别急
小编这里还有图文并茂的
防骗指南
警察提示:
网络骗子无处不在
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
不要随意扫码
看好自己的手机钱包
有疑问赶紧和家人商量或者报警~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澎湃新闻、广东发布、搜狐新闻
融媒体编辑:朱姗娜
责编:施显彪
审核:李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