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本人或具有我国国籍的监护人提交父母非婚生育证明、我国公民一方的居民户口簿、亲子鉴定证明及复杂情况民警实地走访调查的方式,着力解决跨国跨境非婚生育的孩童“我是谁?”。
秉持“发现一例,解决一例”的思想,主动上门为各类父母去世、失踪、孤儿、无出生证明等复杂案例,提供“特事特办”渠道,上门“补”证。
加强宣传教育,打消村民不懂法律政策、害怕打击的心态,使一部分情况简单的“超生黑户”按照政策主动前来申请入户。
“补”遗忘遗失之缺,着力解决“你是谁?”
通过开展上门走访“四类特殊群体”活动,通过走访查阅原始档案资料、调阅档案馆历史文书、补充完善入户档案资料等渠道,为神经神病患者、户口丢失多年等“遗忘”人员找回“身份”。
针对高考生、出行不便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开辟绿色通道,优先简化办理和主动上门服务,为群众证明“身份”。
“补”系统不全之漏,着力解决“他是谁?”
警务前移,开展“错峰预约办理”“户政便民服务车”“企业服务日”等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解决流动人口管理和企业员工办证的需求。
通过建立企业联动核实机制和务工人员实名登记制度,深入排查清理人口管理隐患。
小小的一张身份证,薄薄的一本户口本,从“0”到“1”,不仅是从无到有的突破,更是实现了人民群众从“1”到∞的无限可能。据了解,公安“小补丁”机制运行以来,在解决户籍“疑难杂症”问题上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解决黑人黑户1389人,办理各类证件、证明1.3万余份,协助抓获违法人员300多名,成果惠及辖区近40万人民群众。
来源:湛江开发区平安在线
融媒体编辑:谢胜强
责编:施显彪
审核:李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