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湛江新闻联播》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 郑玉君审核:李建文
收入自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后,至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这段时间内的重要文献,共79篇,约51万字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收入自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后,至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这段时间内的重要文献,共79篇,约51万字。其中,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稿39篇,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文稿15篇,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有关文件25篇。有15篇重要文献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这部重要文献选编,真实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这一时期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攻坚克难、化危为机,砥砺前行、开拓创新,百折不挠办好自己的事,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的伟大历史进程;集中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在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做好香港、澳门和台湾工作,坚定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及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擘画蓝图等方面提出的重要思想、作出的重大决策、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创造的新鲜经验。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的出版,为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提供了重要教材,对于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主要篇目介绍见第二、三版)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08日 01 版)来源:人民日报融媒体编辑:刘智健责编:郑玉君审核:李建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在这个国庆假期,从重大工程到公共服务项目,许许多多的劳动者坚守在岗位,用奋斗作为对共和国生日最深情的告白。 国庆佳节,清晨8时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一片繁忙景象,在这个平均每天725架次起落的机场,3万余名工作人员正在用严谨细致的服务为千家万户的欢聚与出行保驾护航。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并看望广大干部职工。 习近平总书记说:“共和国的大厦就是这样一块砖一块瓦这样建成的,我们很自信有这种雄心向前奋斗,一步一步往前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一定行,中国一定能,而这个基石是什么呢?就是你们,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个国庆假期,作为全国中欧班列发源地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的首发站——重庆市团结村火车站一派繁忙景象,每天发出的货运高达900多车。95后小伙子雷白林是站上的调车员,为确保列车准点发出,小雷上班总是在与时间赛跑。 金秋十月,也是许多重大工程项目的攻坚时刻。在江苏滨海国家重点能源项目工程施工现场,1800多名工人正在加班加点建设,不远处的海面上,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正在疏浚航道。这个项目建成后,将为华东地区提供持续稳定清洁的天然气。 眼下,北京冬奥会正在进行为期3个月的测试赛,包括有10项国际赛事测试赛、2项国内测试活动和3个国际训练周,将分别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3个赛区进行。这也是北京冬奥会前,对各项筹备工作最后一次全面实战检验。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奔走数百公里的投递员、数十年如一日的环卫工人、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劳动者。他们在平凡中孕育伟大,在耕耘中追求卓越。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这个国庆,从科研攻关前沿到乡村振兴一线,无数青年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奋斗的理解。来源:央视网融媒体编辑:谢胜强责编:郑玉君审核:吕小兰
编者按:2018年9月21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进行集体学习,主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擘画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在中华大地渐次呈现。生活有奔头、田园秀美、乡土润泽、产业现代化……一个个村庄美丽蝶变,一片片沃野展现新姿,越来越立体的乡村图景让人们直观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和乡亲们不断提升的幸福感。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特别策划《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与您一起感知新时代的乡村蝶变。 出宁夏银川市区,随贺兰山山势向西南,不到50公里就是一个被誉为中国东西扶贫协作样板的移民村镇——闽宁镇。 闽宁镇第一批移民谢兴昌至今还清晰记得新家园奠基那天的诸多细节。 那是1997年7月15日,闽宁镇的前身闽宁村在一片戈壁滩上破土动工。奠基仪式上,谢兴昌站在台下听人诵读一封福建发来的贺信,听着听着他就哭了:“虽然那时闽宁村还是一片荒凉,但我知道搬出山沟沟就一定会有希望。” 那封信,是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为奠基仪式发来的贺信。 闽宁村,是习近平亲自提议建设并命名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建设初期,移民群众在戈壁滩上开荒种田。 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对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倾注了大量智慧和心血。抓井窖工程、发展产业是当时工作的重点。另外一个大动作,就是部署推动“移民吊庄”工程,让贫困群众从“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西海固一带搬了出来,建起新家园。 习近平后来回忆:“移民吊庄投资很大,那时基本上只能搞一个试点。当时,福建搞了闽宁村,从西海固移民到银川附近,搬迁了几千户,花了上千万。” 一场跨越山海的协作,由此澎湃。修建住房、兴修水利、平整土地、引黄入滩……移民们一步一步克服着各种困难,在干沙滩上扎了根。 从福建来的菌草种植专家,挨家挨户手把手地教移民种菇;从福建来的企业家,投资兴业,带动当地发展……“福建技术+宁夏转化”、“福建市场+宁夏产品”、“福建企业+宁夏资源”,干沙滩上逐渐开辟出了一片金沙滩。 “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是习近平1997年到西海固调研对口帮扶工作时提出的要求,也是他对移民们的承诺。到中央工作后,他对闽宁协作仍十分关注。2008年、2016年和2020年,他三次到宁夏考察,每次都作出重要指示。 2020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同正在劳作的村民亲切交谈。 山海偕行,敢拼会赢。 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闽宁镇原隆移民村考察。看到移民新村建设得很规整、很漂亮,大家摆脱了过去的贫困日子,总书记“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他说:“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 搬迁之初,移民们人均年收入不到500元;到202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4961元,增长近30倍。 20多年间,闽宁镇第一批移民谢兴昌亲历了新家园的从无到有、从穷到富,用他的话说,“生活每天都在发生新变化”。来到这里的第三年,谢兴昌把土坯房换成砖瓦房,十年后砖瓦房换成平板房,现在他住进了240平方米的二层小洋楼。 谢兴昌的经历,也是6万多生活在闽宁镇的移民们,一步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缩影。 “我们现在不等不靠也不要,只要勤快不偷懒,到处是挣钱的机会。”今天,闽宁人奋斗的希望不再单纯寄托于土地,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商贸物流、光伏发电、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随着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播,一批又一批游客涌到闽宁镇“打卡”。致富带头人赵鸿灵机一动,在自家空闲的场地上还原了剧中部分场景,受到游客热捧。 同样忙碌的,还有“闽宁巧媳妇”直播带货团。带货团骨干成员马燕是闽宁镇最后一批移民,几年前还生活在大山里,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如今已在直播间里驾轻就熟,把宁夏本土特色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这是2019年9月3日拍摄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新区新貌。 今天的闽宁镇,正以一种全新姿态拥抱未来。 1997年,这片干沙滩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20多年后的今天,总书记当初的预言已经成真,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上,闽宁镇绿意盎然、民富业兴。来源:央视网融媒体编辑:谢胜强责编:郑玉君审核:吕小兰
南方日报讯(记者/林露通讯员/易华盛)笔者从湛江市卫生健康局获悉,全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报告(2021)日前发布,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不含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总指数一项中,湛江市位列第十八位。 目前,湛江已建成覆盖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专网,实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与政务外网“一网联通”。全市已有29家医院上线应用电子健康码,作为居民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的主要标识,电子健康码将逐步取代实体诊疗卡,实现“一码通用”。 湛江已有156家医院接入省远程医疗平台,并且建成了覆盖市、县、镇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网络,提供远程会议、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手术示教等多种服务,实现了远程医疗“一站会诊”,有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分级诊疗的开展提供支撑。其中,共有8家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7家医院建成互联网医院。 湛江正在加快市级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整合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全员人口、卫生健康管理资源四大数据库。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居民健康服务智能化、业务协同一体化、健康监管决策智能化、资源管控规范化,实现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联共享。来源:南方日报融媒体编辑:谢胜强责编:郑玉君审核:吕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