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态化疫情防控仍需大家的坚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线,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十条措施请牢记 第一:不麻痹、不大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疫情防控方面,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毁掉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不麻痹、不松懈、不大意,坚持做好防护,才能阻断新冠病毒传播。 第二:戴口罩、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尤其是前去公共场所、密闭空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正确佩戴口罩。 第三:打喷嚏、讲礼仪。咳嗽、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常常携带病毒,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病毒传播。因此,咳嗽、喷嚏时一定要用纸巾、手绢来捂住口鼻。 第四:勤洗手、讲卫生。勤洗手、讲卫生是保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方法。饭前便后、接触外界物品后,触摸口眼鼻之前,请务必认真清洗双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搓揉至少20秒。 第五:常通风、不可少。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每天应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尤其是密闭的空调房一定要定期开窗通风。 第六:一米距、更安全。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毒感染。守住一米线,出行勿拥挤,保持安全距离,于人于己都有益。 第七:少出门、不聚集。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大,聚餐、聚会易导致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因此人多场所不要去,拥挤场所要回避。少出门、不扎堆。 第八:打疫苗,很重要。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防控新冠病毒,接种疫苗和个人防护一个都不能少。凡是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要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为构建免疫屏障贡献一臂之力。 第九:讲科学、强免疫。饮食营养均衡、适度运动锻炼,坚持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态,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第十:有症状,早就医。主动做好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不隐瞒、不回避,并遵医嘱留观排查。 疫情防控小知识 快来认真学习吧 新冠肺炎预防措施有哪些?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需牢记防疫“三件套”、做好防护“五还要”。 防疫“三件套”:戴口罩;保持1米社交;做好个人卫生。 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继续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如近期曾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或接触过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或曾与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病例有接触史,应主动报告卫生部门,并进行健康监测和新冠病毒检测。 正确洗手方法 “洗手”是指使用洗手液或肥皂以及流动水洗手。正确洗手可以有效预防流感、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多种传染病。洗手时需采用正确洗手方法,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七步洗手法牢记这句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1.内:手掌,掌心对掌心相互揉搓 2.外:手背,掌心对手背,两手交叉揉搓 3.夹:两手夹起来,掌心对掌心,十指交叉揉搓。 4.弓:手指弯成弓状,十指弯曲紧扣,转动揉搓。 5.大:大拇指握在掌心,转动揉搓。 6.立:手指立起来,指尖在掌心揉搓。 7.腕:清洗手腕。来源:南方网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唐凯明审核:李建文






视界早报·早报世界6月19日01 我市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02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学地方党史 讲南路革命故事”——大学生与小学生手拉手迎七一党史教育主题活动03 【文明创建进行时】徒步雷州西湖水库碧道 感受青山环抱绿水绕城04 【走进红树林】红树林主题摄影展在麻章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举行05 志愿者载歌载舞与孤寡老人、困难户共度父亲节06 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 传统文化润心田全网热点 1截至6月17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6月1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4例(广东6例,福建4例,云南4例,上海2例,江苏2例,北京1例,黑龙江1例,湖北1例,湖南1例,四川1例,陕西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湖南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11例(内蒙古5例,辽宁4例,北京1例,上海1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内蒙古)。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7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1例,本土病例51例(内蒙古27例,北京11例,上海9例,辽宁3例,四川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762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39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1903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8791例,无死亡病例。来源:国家卫健委网站 2022-06-182全国已收获小麦2.75亿亩 夏粮主产区收获进度过九成农业农村部最新小麦机收进度显示,截至17日,全国已收获小麦2.75亿亩,夏粮主产区小麦收获进度过九成。分地区来看,目前,四川、湖北、河南、安徽、江苏麦收已经结束,陕西、山东、山西、河北麦收有序推进;河北小麦收获已经过半。来源:人民网 2022-06-183四部门联合发文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管理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近日,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来源:人民网 2022-06-184近十年来 中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6月17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近十年来中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封禁保护沙化土地2658万亩,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来源:人民网 2022-06-185中国科学家发现碳家族单晶新材料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郑健研究员团队在常压下通过简单的反应条件,创制了一种新型碳同素异形体单晶——单层聚合C60。这种新型碳材料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并具有适度的禁带宽度,为碳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该工作成果6月1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布。来源:人民网 2022-06-18 体育1 羽毛球——印尼公开赛:王祉怡晋级决赛6月18日,在雅加达举行的2022年印度尼西亚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半决赛中,中国选手王祉怡以2比0战胜队友何冰娇,晋级决赛。来源:新华网 2022-06-182 国象候选人赛开赛 丁立人首轮不敌涅波姆尼亚奇国际棋联消息,2022年国际棋联世界冠军候选人赛北京时间17日晚在西班牙马德里擂响战鼓,在18日凌晨结束的首轮比赛中,中国选手丁立人执白负于名将涅波姆尼亚奇。来源:新华网 2022-06-183 中日青少年在日本举行“美丽乡村越野跑”“2022美丽乡村—中日青少年欢乐跑”活动18日在日本中部的山梨县甲斐市举行,中日两国的青少年在乡村道路上奔跑的同时,也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来源:新华网 2022-06-184 中国体操队亚锦赛再获两金一银两铜中国体操协会18日消息,中国队在多哈体操亚锦赛吊环、高低杠等项目上再获两金一银两铜。来源:新华网 2022-06-18 财经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累计超2万亿元——小微企业成最大受益主体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我国已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超2万亿元;累计有15483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超过去年全年办理退税规模的两倍,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强力支撑。来源:人民网 2022-06-18推动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建设 促进交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近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发布了《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标准》),以行动为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绿色交通落下了生动的注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控制指标、碳排放量核算、评价与认定等内容,并形成相应的评价认定工作流程和提交技术材料要求。来源:人民网 2022-06-18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 加快新能源车发展生态环境部6月17日消息,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日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将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快新能源车发展。来源:新华网 2022-06-18从“618”透视中国消费复苏与升级和往年相比,今年“618”更多了一层不寻常的意义。在疫情等因素对国内需求造成严重冲击情况下,“618”不仅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更是对消费复苏“成色”的一次检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收窄4.4个百分点。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国内市场需求正在逐步改善。“从中长期看,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向品质型、多样化升级趋势不会改变,消费潜力足、韧性强的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说。来源:新华网 2022-06-18 军事 俄国防部:一天消灭乌军550多人 摧毁“亚速营”指挥部俄新社17日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当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军一天消灭乌军550多人,用高精度导弹摧毁了位于哈尔科夫州皮索钦市附近的“亚速营”指挥部。来源:新华网 2022-06-18阿富汗首都一寺庙遭袭至少两人死亡阿富汗官员18日说,首都喀布尔一座锡克教寺庙当天遭到袭击,造成至少2人死亡、7人受伤。来源:新华网 2022-06-18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 融媒体编辑:刘智健 责编:赵意 审核:李建文 吴秋亮 罗永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