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2日19时,西部陆海新通道首列“湛江-重庆”国联水产预制菜冷链测试班列从湛江火车站货场发出,驶往重庆团结村站。这是中国铁路南宁局湛江货运中心联合陆海新通道运营湛江有限公司、国联水产集团首次发运预制菜冷链测试班列,为湛江特色预制菜冷链产品销往西南地区打通了一条高效快捷的冷链物流大通道。当天,该测试班列载有湛江国联水产公司生产的虾滑、海虾仁等预制菜产品,货值140万元,朝着重庆出发,预计9月25日抵达。这是湛江深入对接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又一重要标志,同时将推动本地特色产业加快与陆海新通道沿线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将湛江的海鲜和预制菜通过冷链运输快速呈上重庆人的餐桌。为保证班列顺利开行,铁路货运部门积极选配外挂式柴油发电机组冷藏集装箱和车辆发运冷链货物,这在中铁南宁局范围内是首次采用,可以更加灵活满足客户小批量发运需求。同时,在货物承运、装卸、挂运实行“三优先”政策,确保集装箱及时挂运,实现快速安全送达。据了解,该班列还可享受西部陆海新通道优惠政策,较传统汽运模式至少节省成本50%,这不仅降低企业成本,还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目前,陆海新通道运营湛江有限公司已陆续开通“山东—湛江港—云南青龙寺”“重庆—湛江—粤港澳大湾区”“福建—湛江—云南”“中国·湛江—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的“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线路班列,运营海铁联运班列达27条。来源:湛江新闻网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郑玉君审核:李建文



日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开学,迎来首批15名硕博士专业的新生。这是全国第3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办学机构,其余两所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均落户广东。此外,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也已批准筹备设立。 根据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将新建3—5所粤港澳合作办学机构,新设3—5所不具法人性质的合作办学机构和联合研究院。香港都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一批港澳优质高校加快推进来粤办学。来源:南方日报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唐凯明审核:李建文

视界早报·早报世界9月23日01 湛江市庆祝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启动02 中海油湛江分公司涠西南油田群伴生气综合利用项目顺利完成首口井完井作业03 共青团湛江市赤坎区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04 市质监所举行实验室开放日活动05 湛江宝宝可以接种四价流脑结合疫苗了06 今日秋分 饮食养生宜益肺润燥 全网热点 1截至9月21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9月2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6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1例(广东13例,上海9例,北京6例,云南6例,内蒙古5例,福建3例,四川3例,陕西2例,天津1例,黑龙江1例,江苏1例,山东1例),含8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北京2例,广东2例,四川2例,内蒙古1例,山东1例);本土病例114例(贵州42例,四川41例,西藏13例,黑龙江7例,宁夏4例,河南3例,天津1例,浙江1例,福建1例,广东1例),含2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四川18例,贵州3例,浙江1例,广东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7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5例,本土病例234例(四川113例,西藏27例,广东24例,海南10例,贵州8例,辽宁7例,黑龙江7例,广西7例,北京6例,内蒙古6例,山东4例,青海4例,重庆3例,吉林2例,天津1例,浙江1例,福建1例,江西1例,云南1例,甘肃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1232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7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77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357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3001例,无死亡病例。来源:国家卫健委网站 2022-09-22 2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投放今年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记者2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近期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已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为切实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本周国家将投放今年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继续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必要时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并指导各地同步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建议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决策,保持正常出栏节奏、顺势出栏育肥猪,不盲目压栏惜售,不盲目开展二次育肥。来源:新华网 2022-09-223今起北方有大风降温天气 9月下旬西南地区仍秋雨连绵据中央气象台预计,22日至23日,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自北向南将出现4-6级偏北风,阵风7-9级;内蒙古中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南部、黄淮等地部分地区日平均或最低气温将下降4-8℃,局地降温10℃左右;内蒙古中东部最高气温下降10-15℃。受大风降温影响,24日至25日早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华北等地气温将先后降至最低,日最低气温10℃线将位于辽宁南部沿海地区、河北东部和中西部、山西南部、陕西南部等地。来源:人民网 2022-09-224国家林草局负责人:今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已完成造林1546万亩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21日在2022·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上表示,今年以来,长江经济带11省市共完成造林1546万亩,石漠化土地面积与2016年同口径相比减少4233万亩。来源:新华网 2022-09-215多地出台政策抢占氢能“新赛道”近期,我国多地密集出台支持政策,积极抢占氢能发展“新赛道”,相关产业开发和应用加速落地。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国氢能产业链初具雏形,发展潜力逐渐释放。作为新兴产业,氢能产业链诸多环节还有待完善,进一步降本增效是未来重点。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2-09-22 体育1 女足欧冠资格赛:巴黎圣日耳曼胜赫根9月21日,在2022-2023赛季欧洲女足冠军联赛资格赛第二轮首回合比赛中,巴黎圣日耳曼队主场以2比1战胜赫根队来源:新华网 2022-09-222 2022澳门国际马拉松12月4日开跑由澳门特区政府体育局和澳门田径总会主办的2022澳门国际马拉松,将于12月4日举行。来源:新华网 2022-09-223 中国香港足球队热身赛战胜缅甸队中国香港男子足球队21日在旺角大球场与缅甸队进行了一场热身赛。凭借在上半场的两个头球,中国香港队以2:0战胜对手。来源:新华网 2022-09-224 中国大学生健美健身锦标赛厦门收官“赛普健身杯”2022年中国大学生健美健身锦标赛暨世界青年健美健身锦标赛选拔赛21日于厦门市海沧区完赛。来源:新华网 2022-09-22 财经国家首批省级水网建设加快推进 湖北19个重大水利项目集中开工 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按照国家水网和区域水网总体布局,统筹谋划省级水网“纲、目、结”,是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一环。近日,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等19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74.8亿元,涉及水资源配置、防洪排涝、供水灌溉等方面。来源:人民网 2022-09-22国家发改委:十年来我国新增垃圾焚烧处理厂超过500座9月22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介绍,十年来,我国新增垃圾焚烧处理厂超过500座。目前,我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超50%,已成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来源:人民网 2022-09-22农业农村部:我国秋粮已收获2.46亿亩 主产区丰收在望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目前,秋粮收获2.46亿亩,进度近两成。主产区丰收在望。来源:人民网 2022-09-22外贸大省挑大梁 多举措激发外贸潜力1至8月,浙江进出口总值达3.1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8.8%,对全国进出口、出口增长贡献率为19.7%和21.2%,均居全国首位;同期,北京地区进出口增长18.3%,高出全国平均增速8.2个百分点;山东进出口增长18.2%,高于全国整体增速8.1个百分点……陆续出炉的地方外贸数据显示,外贸大省为我国外贸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动能。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还在密集推出新举措,进一步促进外贸大省潜力释放,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增长点。受访专家指出,我国外贸大省基础较好、具备增长韧性,随着更多支持政策落地显效,有望为外贸创新发展、稳中提质提供有力支撑。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2-09-22 来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 融媒体编辑:周育宽 责编:梁春燕审核:李建文 吴秋亮 罗永强



动车疾驰红土绿野。 记者 张锋锋 摄湛江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过去十年,湛江加快构建以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为主骨架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全市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约1099亿元,综合交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过去的交通末梢迈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海陆空”立体交通联通世界,今日湛江不再“远”。乘“机”起飞 打造空港枢纽近年来,国家和省重视湛江、赋予湛江崭新发展使命和机遇。2018年10月,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提及湛江,充分肯定湛江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在国家对外开放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亲自给湛江发展把舵领航,要求“把汕头、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串珠成链,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要求湛江加强与海南自贸区对接合作、相向而行。湛江发展定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新高度;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正式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明确要求湛江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2021年2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意见》。湛江交通建设迎来“高光”时刻,2022年3月23日夜晚,注定载入史册。湛江机场实现“一夜转场”,湛江吴川机场通航。这不仅改写了湛江的交通格局,进一步推动湛江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迈进,更将带动粤西经济飞跃,激活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广东四大地区性枢纽机场之一,湛江吴川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具备直航欧美的能力,预计未来通航城市将超过60个,粤西地区1500多万人口将可从这里更便捷出行,世界往来触手可及。有了新机场的加持,湛江多了新的“流量入口”,促进粤西地区人才、货物资源向核心区域聚集,进一步支撑湛江战略地位的提升和带动效应的释放。依托湛江吴川机场,湛江高规格、高起点谋划建设空港经济区,构建以新型产业为主的临空经济体系,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港产城高度融合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和生态宜居空港城,将为湛江乃至粤西临空经济发展装上强劲的“腾飞之翼”。交通体系重组,带来产业再造,也在重塑城市格局。未来湛江借“机”打造“区域性航空枢纽体系”,将规划构建“1+7+N”三级机场枢纽布局体系,即1个民用运输机场为湛江吴川机场,7个通用机场为湛江坡头、新塘、徐闻、雷州、廉江、南三岛,湛江救助飞行基地(湛江吴川机场),若干个直升机起降点根据需要灵活布局。湛江多层级机场体系日益完善,民航枢纽城市地位日益巩固,助力湛江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蓝天白云下的徐闻港。记者 张锋锋 摄全球连接 建世界级港口湛江位于广西、广东和海南三省交界处,南来北往,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强化深水港核心优势,加快完善综合交通骨架体系,推动“海陆空”协调融合发展。2020年9月28日,徐闻港开港,从此湛江对接海南自贸港迈入海上“一小时通勤圈”,轮渡过海时间仅为过去的一半。徐闻港打造了一座公路、水路、铁路“三位一体”无缝对接的现代化水陆交通运输综合枢纽,打通了一条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与海南相向而行的琼州海峡新通道,进一步促进粤琼两地港口物流合作、人员经贸往来、产业市场对接,为琼州海峡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在这里,旅客可以轻松无感支付“刷脸过海”,水陆铁一站式换乘成为可能。港口设计车辆年通过能力为320万辆,旅客年通过能力为1728万人次。徐闻港的建成,已然成为国际一流、功能齐全、具有示范性的新一代客滚运输港口。港口建设领跑,始终是湛江交通发展的“顶流”。湛江因港而生,港口建设历史悠久。湛江港是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个现代化港口、国家主枢纽港之一,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重要港口。天时地利,得天独厚。十年来,湛江港不断升级换代,做大做强。截至2021年底,湛江港已开通内贸集装箱航线27条,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外贸集装箱航线16条,并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十年来,湛江港航设施建设迈入高等级、现代化发展阶段。2021年,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霞山港区40万吨级散货码头建成投用,湛江有了通航40万吨级船舶的世界级深水港和码头。湛江加快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并成为广东省唯一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城市。当前,湛江港航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正迈向亚洲重要的大型快速综合客运枢纽,世界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货运输网络主要集散中心之一,奋力实现由“大港”向“强港”的转变。“五龙入湛” 出行更便捷2013年,茂湛铁路通车,拉近湛江与珠三角时空距离。2018年,东海岛铁路建成,盘活海岛与产业活力。2018年7月1日,湛江首条高铁——深湛高铁江湛段建成通车,从此结束粤西地区不通高铁的历史,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陆路“3小时交通圈”。2019年,《湛江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获批复,湛江成为继广州、深圳之后,广东第3个进入全国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的城市。“广湛高铁”“五龙入湛”“湛江湾海底隧道”等呼之欲出,从此被收入湛江交通建设热词榜。……十年来,湛江铁路建设不断翻开新页,给港城注入新动力。2022年9月13日,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成功穿越湛江湾主航道,标志着广湛高铁建设取得新突破。“十四五”时期,广湛高铁将建成运营,实现湛江真正意义上融入全国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网。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陆路将再次提速为“1.5小时交通圈”。加之当前合湛高铁、湛海高铁、张海高铁玉林至湛江段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五龙入湛”把湛江与国家高铁网络连接在一起,高铁新时代大步迈进,“高铁短板”即将变身“交通长板”。畅想未来,广湛高铁、合湛高铁、湛海高铁、桂湛高铁建成运营,“五龙入湛”格局全面形成,高速铁路里程预计达到431公里。廉江、吴川、遂溪、雷州、徐闻等市县均规划有高铁站场,湛江全域将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铁”目标,铁路枢纽地位日益巩固。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力争实现“零”的突破,疏港铁路全面建成,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铁路网总规模朝着1000公里进发。“桥”见未来 筑起“腾飞之路”一桥飞越海湾,缩时空,战乾坤,描绘湛江发展宏图。昔日湛江海湾大桥一枝独秀,十年建设马不停蹄,今日的湛江海湾之上跨海大桥各领风骚。东海岛特大桥为东海岛大工业发展赋能,调顺跨海大桥让调顺与海东新区握手发展,通明海特大桥将雷州市与东海岛的时空折叠……湛江城市发展新格局“桥”见未来。穿越红门,风调雨顺。2021年6月28日,调顺跨海大桥正式通车,成为国内首座以中国文化和地方文化为设计理念的桥梁。这座“实力与颜值担当”的新地标如浩然长虹屹立海湾,与湛江海湾大桥遥相呼应,从根本上拉开城市骨架,改变一湾两岸交通格局。一桥跨海,一路拓东。在湛江的发展版图之上,调顺跨海大桥、湛江机场高速、吴川支线连接成一条自西向东的交通大动脉,穿越海湾,穿越海东,穿越吴川,未来联通湛江吴川机场,联通空港经济区,联通高铁快捷路网,奔向粤港澳大湾区,筑起湛江迅捷通达全国、连通世界的“腾飞之路”。正在建设中的南三岛大桥是一座“新势力”。它南北飞跨南三水道,主桥合龙在即,将于明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将补上湛江高速公路“湾区成环”的重要一段,可实现出入岛提速约30分钟,让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乃至湛江滨海旅游跑出加速度。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座座跨海桥梁,联通一湾两岸,也联通了湛江崛起的大动脉,联通粤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新机遇,联通中国发展的加速度。立体交通 赋能强市之路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湛江位于“长三角—粤港澳主轴”“二湛通道(二连浩特经大同、太原、洛阳、南阳、宜昌、怀化、桂林至湛江)”两条重要通道的最南端,湛江在重大区域中的衔接作用不言而喻。纵观湛江的对外交通,从方式看,高速、高铁、城际铁路、航空、轮渡全面升级;从区域看,向东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向南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向西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向北补齐北上通道短板。放在湛江全市发展的态势看,机场、高铁与港口的全面升级,将进一步增强其对高端要素的集聚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从石化、钢铁等现代临港产业集群,到“粤西数谷”大数据产业园,再到依托滨海旅游资源、非遗文化、“红树林之城”美名的大文旅产业,无不需要更加现代交通的支撑。随着海陆空齐发力,湛江正在形成机场、高铁、高速路、快速路、农村公路并举的立体交通格局。十年间,不仅吸引了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三个大项目落子湛江,更把鼎龙湾国际海洋度假区、“菠萝的海”、南极村、天成台度假村等众多名胜景区串珠成链。更重要的是,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与当地产业经济产生深度联动,对人才、技术等要素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拉近时空距离,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确定性。对湛江来说,交通升级带来的每一次时空效率提升,都弥足珍贵。未来已来 “一核五廊”架起综合交通主骨架昔日交通蓝图已绘就于红土大地上,当前湛江正以更大手笔擘画更为壮阔的交通蓝图。《湛江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 2025年末,力争空港国际化、高铁枢纽化、高速网络化,海港枢纽功能强化,形成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2小时高铁交通圈,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迈上新台阶,内联外畅的交通网络基本建成,交通综合服务功能齐备,运输结构明显优化,运输服务品质大幅改善,交通区位显著提升,有力支撑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展望2035年,市内通勤便捷、周边联通高效、国内外快速通达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区域性货运枢纽港地位得到巩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功能显著提升,综合交通支撑湛江与国家重大战略联动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彰显。今年6月,在国家和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指引下,结合未来交通运输发展和空间分布特点,《湛江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公开征求意见,提出湛江市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一核五廊主骨架”的布局。交通是城市发展“大动脉”,是民生福祉的“红地毯”。下一个十年,湛江“123小时出行交通圈”基本形成,基本实现中心区与邻近副中心间30分钟通勤,湛江市区1小时可达各县(市、区),各县(市、区)1小时可达县域所有乡镇;基本实现湛江市区陆路2小时可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周边省会城市;基本实现湛江与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湛江不再“远”,未来走更远。“一核五廊主骨架”一核:按照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进一步提升以港口、机场、铁路枢纽为内核的湛江枢纽体系能级,完善主要枢纽节点集疏运网络,打造以湛江市区为核心的高能级枢纽体系,高标准建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五廊:细化落实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的西部陆海走廊、广昆沿海走廊和二湛通道,规划建设以湛江为枢纽节点,东融粤港澳大湾区、西联广西北部湾、北接成渝城市群、南拓海南自贸港、东北向联通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多方式、多通道、便捷化的交通走廊,支撑湛江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北部湾城市群、成渝城市群、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中游城市群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走廊1:湛江—粤港澳大湾区走廊。湛江市区经湛江吴川、茂名电白、阳江至广州、深圳等大湾区核心城市。走廊2:湛江—广西北部湾走廊。湛江市区经湛江遂溪、廉江、广西北海至南宁等广西北部湾核心城市和昆明等滇中城市群核心城市。走廊3:湛江—成渝城市群走廊。湛江市区经湛江廉江、广西玉林、桂林至成渝城市群。走廊4:湛江—海南自贸港走廊。湛江市区经湛江雷州、徐闻至海南自贸区。走廊5:湛江—长江中游城市群走廊。湛江市区经湛江吴川、茂名、永州至长江中游城市群。来源:湛江新闻网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唐凯明审核:李建文

9月21日15时整,湛江机场高速一期工程先行段正式通车。9月21日下午3时,湛江机场高速一期工程先行段正式通车,实现从湛江市主城区经高速公路直通湛江吴川机场,可节省时间约10分钟。当天上午9时,湛江机场高速一期工程先行段“决胜通车”劳动竞赛表彰暨通车慰问仪式在湛江机场高速主线收费站举行。此次通车的项目一期先行段长约5公里,起于云湛高速机场枢纽立交,经吴川市塘㙍镇,终于湛江吴川机场环路。新高速路的开通,实现了湛江吴川机场与云湛高速、汕湛高速吴川支线的连通,加强了湛江空港经济区和地方路网的联系,沿线群众前往机场有了新路线,走高速直通湛江空港经济区较以往可节省约10分钟。据介绍,湛江机场站出入口共设有14条车道,其中ETC专用车道6条,ETC人工混合车道8条。湛江机场高速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由广东交通集团承建,于2021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起点起于山塘立交,连接湛江市区的调顺大桥,途经吴川市塘㙍镇、通过六庙枢纽互通向北与已建汕湛高速公路共线至机场枢纽互通,终于湛江吴川机场航站楼前机场环路。该项目全线长约25公里,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分为一、二期工程实施,一期工程长约18公里,二期工程长约7公里。来源:湛江新闻网融媒体编辑:周育宽责编:唐凯明审核:李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