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湛江广视网,注册

今日辟谣(2025年8月11日)

创建时间:
2025-08-11 19:21:02
编辑:
许婧
图片

2025年8月11日

图片
 辟 谣  网传“内蒙古乌兰哈达火山景区有黄金”系谣言

详情:近期,网传视频显示,有人携带铲子在内蒙古乌兰察布乌兰哈达火山群区域挖掘,声称发现“玛瑙和黄金”。对此,乌兰察布市自然资源局正式回应并明确:当地不具备黄金成矿条件,不存在黄金矿藏。游客禁止携带铲子、镐头等工具进入核心区。挖掘行为会在地表留下坑洞,严重破坏脆弱的草原生态,严禁任何挖掘行为。景区呼吁:保护火山草原,人人有责。发现破坏行为,立即举报。(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乌兰察布云”微信公众号)

图片

 误 区  牙刷和淋浴喷头上有大量病毒,要经常消毒以免危害健康?

真相:最新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牙刷和淋浴喷头上均发现数百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对此,网上流传“要对牙刷和淋浴喷头经常消毒以免威胁健康”的说法。实际上,这种说法是对该研究的过度解读。

虽然牙刷、淋浴喷头隐藏着令人意想不到的病毒群落,但多为噬菌体,它们能感染和杀死细菌,但并不会攻击人类细胞。可能是因为很多疾病都与微生物有关,这让大家一听到“细菌”“病毒”就容易紧张,将这些微生物看做是危害健康的危险分子,欲除之而后快。然而,人体本身就承载着比这些微生物数量多得多的共生菌群,并且大多数对我们的健康是有益的。我们只需要定期更换牙刷、清洁淋浴喷头,以及保持合理的环境卫生,并不用天天消毒,更不必过度恐慌。(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图片

 通 报  防汛抗灾不容谣言添乱:网警公布四起典型案例

详情:在防汛抗灾的严峻时刻,每一条关于灾情的信息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然而,一些网民为了博取关注、发泄情绪或达到其他不良目的,故意造谣夸大灾情,这种行为看似只是 “随口一说”“随手一发”,却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危害,成为防汛抗灾路上的 “拦路虎”。对此,公安机关网安部门第一时间依法处理发布不实信息人员。

案例一:近日,甘肃天水网警在工作中发现,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天水大雨积水淹没道路车辆”的视频,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对防汛救灾工作造成误导。经核查,天水市范围内未发生该险情。公安机关依法对视频发布者顾某给予行政处罚。

案例二:近日,甘肃临夏网警工作发现,一网民在网络媒体平台连续发布多条视频,视频显示“发生山洪灾害,损坏了道路”,并配文造谣称“临夏县地区发生山洪,损坏了道路交通”。经核查,视频发布者将网络上的其他地区受灾视频通过软件剪辑“移花接木”并进行配音后,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意图获取网民关注、吸引眼球,却对当地防汛救灾工作造成误导。公安机关依法对视频发布者马某给予行政处罚。

案例三:近日,甘肃天水某网民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山洪自然灾害视频,配文称“甘肃陇南康县受强降雨影响引发山体滑坡已致2人死亡”,引发社会关注。经核查,近期康县未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人员死亡情况,该视频来源于网络,系网民为博取流量、吸引眼球,剪辑配文发布的不实信息,该信息对当地救援工作造成误导。属地公安机关依法对视频发布者崔某给予行政处罚。

案例四:近日,网民周某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称“宁夏特大洪水灾情,养殖户损失惨重”。视频中涉及多地洪涝灾害内容,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对当地防汛救灾工作造成误导。经核查,网民周某为博取眼球、吸引流量,全然不顾事实真相,恶意虚构并传播不实信息。目前,公安机关对周某处以行政拘留6日的行政处罚。(来源:“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

图片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精彩评论

表情包 发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暂时没有评论。。。
请用手机观看